跨越两岸关系的“政治浊水溪”
陈季冰
2011-02-25 11:49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陈季冰文 2月23日,在严阵以待的台湾安保人员的簇拥下,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一行终于跨越浊水溪,开始了对南台湾将近一周的访问。众所周知,这是绿营的牢固“地盘”,所以他感慨良多:这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宿愿。 

在度过了两年多的“蜜月期”之后,两岸关系现在也面临着新的跨越,而一条难以触碰的“政治浊水溪”日渐清晰地浮现在出来,恰如陈云林甫抵高雄便遭遇的激烈抗议一样。 

其实,这一点在去年12月21日于台北举行两岸第六次“江陈会”上已经一览无余,如此前外界普遍预期,那次“江陈会”对外宣布了放宽陆客赴台观光的有关共识,其中包括增加每日陆客赴台人数及自由行的政策安排等,双方还敲定了下一次会谈的议题。不过,正如台湾海基会在“江陈会”正式会议之前已经向媒体通报的那样,双方对ECFA后续协议——包括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及争端解决机制等四项协议——的签署取得了一致,同意尽速展开两岸ECFA后续4项子协议协商,但除了其中的投资保障协议力争在第七次“陈江会”完成签署外,其他协商将不确定具体时间表。未来任何一项取得成果,即可列入两会会谈议题。而从那次“江陈会”十分宽泛的议程来看,出于一些关节细节问题上的争执,双方将推迟解决一系列棘手的议题。 

例如,两岸谈判代表没能签署涉及到诸多敏感问题的投资保障协议;双方看来暂时也无法就解决争端的机构达成一致,因为台湾方面希望这将是一家国际机构,而大陆方面则坚持认为,任何与台湾相关的事务都属于中国内政。有关成立一个经济合作委员会的细节显然也不在议程之中,纠结点仍是那个绕不过去的老问题:这是个官方机构吗?总部应该设在大陆还是台湾、抑或第三地?此外,虽然去年6月签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ECFA协议已经降低了800多种商品的关税,但接下来的数千种也在降低关税计划中的商品,却因为涉及更为敏感的领域,其具体实施至少要推迟到今年以后。 

上述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两岸协商中的“经济红利”正在逐渐枯竭。而随着经贸融合难度的增加和热度的下降,未来两岸关系似乎将进入一段艰难的“瓶颈期”。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就曾明确表示,两岸协商先易后难,现在已进“难”的阶段。他还说,未来两岸若无协议可签,就不必开“江陈会”。这也意味着自2008年以来两岸一年举行两次正式会谈的模式将被打破。 

长久以来,大陆方面一直希望以经贸融合的方式扩大与台湾的交流,进而实现政治上的突破。基于这种立足点,大陆官方经常慷慨地给予台湾许多经济上的优惠。看得出来,这种政策取向是能够得到了向往国家统一的绝大多数大陆百姓支持的。 

应该说,经济利益的确是维系相互交往的重要纽带,但就像我在一年多之前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日益庞大且不可分割的共同经济利益使两岸间爆发战争或其他激烈冲突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但这仅仅意味着彼此相安无事而已,并非情感上的相互拉近和认同。假如经济利益就能使合作双方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的话,那么一个与日本有密切的进出口生意的上海商人应当对日本怀有比对中国其他地方(例如江苏南京)更深厚的感情,然而这是极端不符合事实的。 

眼下的真实情况是:对于大陆方面一直想要讨论的两岸政治——如军事互信与和平协议等问题,民选的(且民意支持度正在滑坡)台湾国民党当局受制于其内部体制而不得不一再回避。并且可以预计,只要马英九政府在尚未找到对其执政基础比较有利的政治议题之前,它将被无限期拖延下去。现在看来,这种有利议题在短期内不是双方有智慧和有能力寻找到的。而正因为政治僵局迟迟不能打开,两岸之间原本大有潜力的经贸关系也就失掉了进一步融合的空间。顺便提一下,这颇类中国大陆当前的改革事业——政治体制上难以突破的僵局业已严重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因此,如果双方想要突破眼下的僵局,将两岸关系推向一个更高、更紧密的层次,就需要找到下一块双方民间共同认同的敲门砖。在我看来,这块敲门砖只能是文化交流,因为海峡两岸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共同继承人。 

马英九的国民党政府在这方面显然有着相当深入的考量及布局。2010年初,因“8·8水灾”而引咎辞职的台湾前“行政院长”刘兆玄取代马英九本人出任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在随后的一年里,这位国民党内重量级人物的身影多次出现在中国大,总会与大陆方面的合作也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同双方一起搞的“中华语文资料库”等等。事实上,过去按惯例由“总统”兼任的时候,台湾文化总会碍于其特殊身份,很难在推动两岸交流上有更多作为。卸任高官刘兆玄的到来,既无损它的行政资源,又为它大大地松了绑。 

按照雄心勃勃的刘兆玄的说法,两岸在取得包括签订“ECFA”在内的经济层面的沟通成果以后,可以先谈一些共同性更高的东西。“今天去问台湾人民,政治上谈‘一中’谈不下去,经济上谈‘一中’都很困难。可是我今天即使到南部去演讲,我讲‘中华文化是两岸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没有人反对……这就是所谓文化“一中”,是比ECFA层次更高的东西。” 

刘兆玄去年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马英九常讲一句话,他相信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两岸可以找出一条出路。”根据刘兆玄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这个出路,就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所推崇的王道理想。不仅如此,在他看来,这还是中国未来在世界上崛起的重要精神资源和价值依托。 

2010年12月24日,西方的圣诞节前夜,刘兆玄在《中国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一个“文艺复兴”,台湾有条件在其中扮演最关键的“尖兵”及“催化剂”角色。文章说,过去3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崛起的过程可说一步步都有“台湾经验”的影子,中国大陆如果想在文化上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则必须从固有的中华文化中寻求精髓,也必须从与21世纪的新潮文化的接轨及融合中吸取经验;不可否认的,在这两方面台湾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因为中华文化在台湾的搭配较好的保存;台湾数百年的历史是一部面向海洋的移民史,也由于移民文化中先天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因而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多样文化的良性互动及融合的过程及经验,成为台湾文化中宝贵的成分。刘兆玄在文章中呼吁台湾人民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契机,他认为,中华文化要对全人类文化做出更重大的贡献,此其时矣。而在未来的中华“文艺复兴”中扮演“尖兵”及“催化剂”角色,则是台湾在世界文化中能做出的最大贡献。 

在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大陆官方的意愿一点也不比台湾低。去年9月初,文化部长蔡武高调访台,这是大陆第一位正式赴台访问的部长。期间,他参观钱穆故居、访问“中研院”和“国立”历史博物馆、凭吊胡适纪念馆、拜会台南孔庙、拜访星云大师、学做台湾漆盘……所到之处一时间掀起了一股“文化热”。在蔡武参加的那次两岸文化论坛上,他提出了包括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平台拓展交流领域以及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等四点建议,并明确主张未来要签署ECFA一样的两岸文化合作协议。 

然而,非常令人遗憾的是,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在台湾方面的坚持下,不仅是第六次“江陈会”,下一届第七次“陈江会”也已确定不纳入文化协议。看得出来,内热外冷的马政府对于“文化ECFA”的议题比经济更加小心翼翼。 

海峡那边的担心显然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对于两岸现阶段存在的分歧,台湾文化大学陆研所教授蔡玮对《中国时报》指出,大陆方面对文化议题虽然热衷推动,但双方对协议涉及的内容、意涵、协议种类等问题,都仍未有深入全面的分析,严格来说,目前只是处于“各自宣扬政策理念”的阶段。海基会前副秘书长李庆平则认为,大陆方面只是想把文化协议“工具化”,因而对文化交流的真谛并未充分理解。 

近年来,两岸不少单位在文博展览、图书出版、高校教育等许多领域都已开展了成绩斐然的合作,其中最突出包括两岸故宫间的多次成功的联合展出等。但大陆与台湾毕竟分割了60年,俗话说,文化就是软政治,两岸人民对不少文化问题——特别是历史问题——的看法依然存在着难以弥合的隔阂。但只要双方尽量淡化意识形态分歧,更多地采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就一定能够在大多数问题上求得很好的沟通与相互理解。 

文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东西,它有时有明确的载体,有时又仿佛摸不着边际,蕴藏在寻常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之中。因此,当下最急迫的问题在于,台湾方面需要放下历史形成的对大陆借文化交流从事“宣传统战”的戒心和成见,而大陆方面有必要采取与经贸和政治交流迥然不同的方式去推进两岸文化合作。而其中的重点,在我看来恰是放松管制,让大陆民间对台文化交流迸发更大的活力和创造力。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并不是政府有能力包办的。首创“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教授甚至认为,政府的有意识行动经常对“软实力”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届时两岸乃至整个国际华人文化圈都将举行一系列盛大的活动,以纪念这一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事件。我们非常希望这一大事件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成为推动两岸文化融合迈上更高层次的催化剂。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