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8年,在证券投资市场享有盛名的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涉足一级市场。2008年3月26日,同威创投(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与新华信托共同推出“新华信托*同威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为人民币2.737亿元,该信托资金投资于Pre-IPO项目,并在资金闲置时,参与证券投资和银行存款。
《投资者报》:同威创投的成立是否预示公司投资开始偏向一级市场?
汪姜维:无论是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我们投资的原则始终是一致的——要符合价值投资,也就是“用4毛钱的价格去买一个1块钱的好东西”。我们之所以成立创投公司、发行股权投资信托这样的产品,是因为我们认为目前一级市场机会相对较多,估值相对合理。
我们过去几年也做了不少一级市场股权项目投资,譬如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太平洋保险、金风科技等法人股投资,回报非常不错。总结这些,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所以专门成立了创投公司。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视二级市场。同威公司从去年8、9月份退出A股市场后,几个月来一直在等待,但等待不等于没做事情。在该期间,我们更加重视一级市场投资。现在,随着二级市场从6000多点迅速下调至3000点以下,“同威一号”信托计划的投资目标也由一级市场增加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我们认为,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正在出现。
类似于同威这样的机构很少,我们可以说是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混血儿”——“同威一号”信托计划是国内首个既可投资一级市场又可以投资二级市场的基金产品。而一些之前专门做证券投资的机构想向一级市场转,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没做过。
《投资者报》:由二级市场转向一级市场是否是一种大趋势?
汪姜维:应该说,是各种因素在共同推动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与二级市场有关系,但是否是二级市场的下跌推动了一级市场的发展,很难说。
我们看到,“新华信托*同威一号”信托计划募集得不错,说明很多人对一级市场感兴趣。据我所知,深圳至少有十来只股权投资基金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募集。另外,国内最大的几只此类基金也在今年诞生,譬如方风雷的厚朴基金,据说募集了25亿美元;社保也分别给弘毅、鼎晖出资20亿参与各自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
相反,公募基金现在募集资金很难,最低的只有2、3个亿,和高峰时的300、400亿相比,明显看出投资者对于二级市场缺少兴趣。
《投资者报》:目前二级市场估值降低,是否PE的回报也会逐渐回落?
汪姜维:任何市场只要存在暴利,一定会有更多人去做,最后一定会达成一个均衡。
对于二级市场估值变化对股权投资的影响,我认为不大。最重要的影响是,参与人越来越多,好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的回报率也会下降。所以,PE的回报一定会往国外的平均水平靠拢,这是一个规律。
现在,国外的VC和PE的回报已经均衡了,大约每年20%。但国内投资者会期待获得几倍、十几倍,将来这种机会很少了,而且也不可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