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王勇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这个夏天,这位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第33届学生会主席的辽宁小伙子在校方等相关组织的引导下,为远道而来参观清华大学的中小学生们做了20余场演讲,主要谈的是高考备战经验、大学学习和生活等励志话题。不过每次活动结束后,王勇都会问这些同学都是从哪里来的,感觉如何——他十分希望能看到来自他们家乡辽宁省阜新市的朋友。
“遗憾的是整整一个暑假过去了,我没有看到来自家乡的同学,更多来到这里的是一些来自广州、江苏、山东等地的孩子们。他们不仅可以游览故宫等名胜古迹,还可以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在清华、北大与更多的老师、朋友一起沟通交流、开阔视野。每次听完励志报告,他们都显得那么兴奋、开心、斗志昂扬,我真希望我们家乡的孩子们也能在这时来到北京,参加这样的夏令营。然而我却没有看到一个这样的身影。”
从母校做起
在之后的那个暑假到来之前,王勇回到了中学时的母校。“我把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告诉了校长,希望他
虽然校长最初也有顾虑,谁都知道让孩子多参加些好的夏令营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校都有好处,但毕竟由学校牵头动员和组织,要担很大的安全责任。很多校长最初的想法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我们的教育不能因噎废食呀,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不去努力,止步不前。在美国有成熟的、并受法律认可的夏令营协会(ACA),有着100多年的历史,每年会有800万青少年参加。包括日韩、港台地区,夏令营行业也都发展得很好,只有我们大陆的中小学生,是生活在枯躁、机械的知识技能培养体系下,说实在的,我们很着急”。
任何一个产品和服务,要想推销给别人,首先最根本的一点是:别人需不需要它,或者说你能不能让别人意识到他们需要它;第二点就是在确认需求之后,打消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顾虑。
“校长们担心最多的是安全方面的顾虑,一开始甚至会有一种比较保守甚至抵触的情绪,尽管他们也十分认可这个需求。这时,你只要把组织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说清楚,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现在你让我接触一个学校,只要我和这个校长呆上几分钟,一般都会打动他”。
2002年的那个暑假,王勇作为一个倡导者和组织者,终于在清华看到了来自家乡母校同学们的身影。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与夏令营结下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
开拓新兴产业
“之后每年的暑假和寒假我和清华的朋友们都一起组织夏(冬)令营,直到我后来毕业到清华紫光工作,我们也没有间断。夏令营把旅游和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户外体验式教育,我越做越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新兴产业。目前中国有1.2亿中小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知识和技能,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目前中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空缺,但需求非常旺盛。让我感到非常开心的是,以前我们阜新市考上清华北大的,一年也就一两个。但在2005年,我们一年就考上了17个,这其中有好几个都是参加过我们夏令营的学生”。
2006年11月,王勇正式辞掉了在清华紫光的工作,和另几位清华毕业的朋友正式注册北京世纪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东门的紫光大厦租了间房子,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办起励志修学夏(冬)令营活动。从2002年到现在,他们已经成功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500多所重点小学、初中、高中的营员近7万人次。
“这7年我们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我们在一开始就给每个营员准备价值8万,保期为10天的人身意外伤害及医疗保险,和家长也签了规范严格的安全协议,夜间住宿区有专业的保安值勤,车队和司机都经过严格筛选,基本都是和首汽这样级别的单位合作,每45位营员配备一名高素质的清华北大高年级学生作为辅导员,管理规范化、流程化”。
打开市场三板斧
在与校方沟通的时候,世纪明德尤其注重用过去的优良记录和专业化、规范化的流程和协议来打消对方的疑虑。
“同时我们会给学校一些相应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比如安排校长们参加一些全国中学校长论坛;派教授和高考状元赴地方中学做公益报告等等”。
去年9月,世纪明德还开创了一个中学生实名制网络社区“下课啦”(xiake.la) ,是中国第一个专门面向中学生的实名制校园SNS社区,目前已开通全国各地2万余所中学,拥有5万注册用户,以此为线上互动平台,扩大在目标客户群中的影响,同时增强学校、营员和公司之间的黏性。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推广产品,公司在网上公示准备赞助北京各大高校学生会及校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社团协会,赞助金额从2000到1万元不等。
“我们现在的主要销售方式是团购,直接和校方合作签订单,不接收散客。一来可以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来可以请营员所在学校协助指定带队老师,由带队老师代表学校约束营员,家长也会比较放心。我们现在开始逐步开发其他主题的夏令营,比如军事夏令营、吃苦夏令营,城里的孩子甚至可以到农村去参加社会实践,产品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而逐渐多样化”。
成长的烦恼
世纪明德现在有全职员工近60名,办公面积也从原来的一间小办公室扩大到100多平方米。同时公司的励志夏令营组委会目前已储备了800名的经过3轮面试、3次培训后选拔出来兼职的辅导员,还通过网上招聘等形式聚集了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4000多名“高校代表”做兼职销售,这些高校代表和兼职辅导员一样,基本都是在读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每年3月到5月,是我们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这时需要我们处理大量的订单,为夏令营做好充分的准备。2007年公司的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今年预计会超过5万。以前我们的主产品是到北京来看清华、北大。从去年开始,公司逐渐开发了到上海看同济、复旦大学,到杭州看浙江大学,到美国去看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等产品,不过主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大学的文化去引导、激励中小学生的梦想和理想”。
不过,最近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在网上发布的“关于北京世纪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办学等活动与我校无关的声明”给公司带来了些不大不小的麻烦,校方严正声明将对该公司有关活动保持密切关注,并会以有力手段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夏令营的较量》的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在去年的一次中国夏令营教育研讨会上指出:目前中国夏令营的现状是垃圾夏令营多、好的太少,社会上有很多旅游部门也在组织夏令营,但缺乏专业性。
“对于一个初创型的公司来说,每天都会面临各种问题,而目前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没有得到清晰的认可,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也还没有制定。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资金、研发、人才的多元化也不够,如果说上市的新东方是一个刚满18岁的青年,那么我们现在仅仅是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需要去学习、弥补的能力太多了。世纪明德最终是否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取决于行业的发展”。
“坚持、执著,当别人不看好的时候,也不轻易放弃,我希望能通过成立研发中心,把这几年的实践、工作经验等沉淀下来,同时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做出贡献,去推动成立中国夏令营行业协会,做好自己的品牌”。王勇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