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企业制度上的官本位回潮
导语:在这一轮的国进民退浪潮中,金融业也明显受到了国资的青睐,进而在企业制度上出现官本位回潮。

[新闻]12月16日,徽商银行临时股东大会召开,选出徽商银行第二届董事会,里面没有出现行长李和的名字,离开已是不争。在成立四周年之际,徽商银行的变化显著。这种变化中有徽商银行高速增长的业绩报表,还有几乎换了一茬的董事。事实上,去年底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后,徽商银行并没有加快靠近其成立之初设定的 “减少经营层官本位的意识”的目标。如今,这家曾被誉为城商银行改革“破冰之作”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升格为安徽省“正厅级”单位。而去“官本位”本是当初改革的目标之一。类似徽商银行的问题在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商行或多或少地存在。徽商银行,只不过是一个标本而已。[全文]

[点评]随着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中国银行业给人的感觉是已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但在这一轮的国进民退浪潮中,金融业也明显受到了国资的青睐,进而在企业制度上出现官本位回潮。徽商银行的增资扩股中,地方国资占据7成比例。当然,国资未必意味着企业制度上的落后,但在当前经济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融资冲动的大背景中,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担心,地方银行有可能成为地方融资的钱袋。而一个“过度”强调市场原则的行长,显然是不受地方政府欢迎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