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袁金秋/文 7月5日,因未披露股票异常交易公告,ST狮头(600539.SH)停牌一天。此前的十个交易日,这只个股正遭遇“四个涨停后又冲出上市以来最高价——两日停牌——三度触及跌停”的戏剧性逆转。
这一悲剧的起源,是狮头股份6月28日停牌,29日突然公布其在太原市西山地区的主要水泥生产设施因搬迁而被限期停产,该股因此2011年预亏并被实施ST。
非年报业绩原因且毫无征兆地被交易所实施特别处理,这在A股市场上屈指可数,尤其是又伴随着股价的涨停到跌停的牛、熊突变。
在6月28日停牌前,狮头股份还是一个领涨者。因发改委关于解决保障房建设专项融资难题的利好在6月14日附近释放,水泥板块逆市而起,狮头股份频现涨停,股价涨幅超过50%。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
而另一边,山西太原,四五月份狮头太原地区水泥生产线就已入列整体搬迁名单,5月底,当地媒体就对太原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报道,6月23日,太原人代会常委会对城乡清洁工程做出了相关决议,这都直接涉及狮头股份停产搬迁事项。
但对于这个主营业务收入将影响逾60%、还要大额计提减值准备的事项政策动态及进展,狮头股份竟然只字未提,没有发过一篇公告。在该公司股价连续涨停时,6月24日其还公告称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
6月25日,狮头公司收到停产文件。即便如此,其也没有立即上报上交所,而是直到27日(周一)才与交易所沟通,且未申请临时停牌,28日才真正停牌并后续披露了停产及2011年预亏事项。ST狮头解释说因要提供一些资料和数据才29日公告。
该公司一位人士还对媒体称,“我们当时虽然明白此事对于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大,但并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化得这么突然,以为只要发一个公告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上市已近十年的老牌上市公司,应深谙信息披露事宜及重要性,如此一席敷衍之词,绝不足以说服广大投资者。
该股于6月21日至27日疯狂上涨,江浙、深圳地区营业部游资大举杀入,至今还有被套牢者无法脱身。这也怪不上游资。他们从公开信息上只能看到:保障房政策利好提振水泥股,以及狮头本身的资产注入概念。这些游资,与太原相距甚远,公司不公告,没有“鸿信传书”,自然不会知道上述“噩耗”。
然而,公开可见的是,在5月底之后,狮头股份出现的前三个涨停日,6月14日,两个机构席位分别卖出930.97万元(约94万股,以当期均价粗略估算,下同)和866.74万元(约88万股);6月14日、21日24日、太原当地三个营业部的资金合计卖出1587万元(约130万股)。根据该股一季度末持股情况,可见上述减持已是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基金和基金以外的股东的体量。
上述三个涨停日中,狮头股份搬迁停产相关事项都还尚未报告给上交所。
游资“敢死”冲入并追高被套,机构和其他股东从容离场,该股出现连连涨停到跌跌不休的极端走势……这场逆转大戏,终其本因,乃是信息不对称所致。
那些在该股股价刚有所启动就开始撤退的资金,肯定是对公司将出现的重要转变有所了解,才会如此大手笔减持,而且由于这个转折非常重大,所以手中大量的筹码,一定是要趁早、逐渐进行减持,这样不会过分影响股价走势。
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拖延迟滞,给一些资金以时间量来提前动作——6月21日至27日,狮头股份的换手率达107.59%,资金换防程度令人咋舌。
如今,机构仍未停止出逃的步伐,而且这次来得更为猛烈和坚决!
交易所最新交易席位显示,7月4日,在ST狮头连跌两日后稍有打开过程中,一个机构专用席位占该股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之首,卖出6146.71万元(约合500万股)。从一季末信息推测,持899.96万股狮头的长盛同庆股票基金可能是在甩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