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中投1号”
导语:

本刊记者 王洁露/文  公司成立时间上不到两年,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人名单上的名儿都是VC圈里排得上号的。

2011年5月18日,聚胜万合宣布完成第三轮融资,该轮投资由索罗斯(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旗下的量子策略基金(Quantum Strategic Partners Ltd,以下简称量子基金)领投,光速创投(Light Speed Venture Partners)和纪源资本(Granite Global Venture Capital)联合投资,融资金额为5000万美元,这是量子基金首次在华投资,也是中国互联网广告领域最大的单笔投资。

公司成立时间上不到两年,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人名单上的名儿都是VC圈里排的上号的。聚胜万合,凭啥?

我要做后石村人

聚胜万合(以下简称MediaV)成立于2009年初,公司定位于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创立了一个叫MediaV的智能营销平台。他的创始人是自称内向的杨炯纬。

高中毕业时,杨炯纬依然认定自己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所以他的高考志愿表上一溜儿的计算机专业。1991年,他考上上海复旦大学,这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年考上大学的所有莘莘学子,在开始文化教育课学习之前,必须先经过长达一年的军训生活。在部队军训,大家轮着做值日班长。被逼无奈,杨炯纬只能和人打交道。真正打通他任督二脉的是一次拉练训练。

“我们有一次经过一个地儿,并排有两个村,前石村和后石村。前石村特别穷后石村特别富裕。为什么?因为后石村的人很多做生意。虽然没多少文化知识,但他们和前石村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愿意突破,而不是老老实实种地。”杨炯纬讲起这经历,两眼兴奋地放着光。

决心做后石村人的杨炯纬军训结束后,便在学校里卖起了3M、5M电脑软盘。

大学毕业前,杨炯纬已经是软盘商的高级代理。复旦、财大、同济都有他的点,他成了小卖家们的供货商。他还在学校里为软盘做广告,想了不少推广手段。“比如,如果你买了假盘到我这里可以换真盘。”

杨炯纬是好耶网的第一个员工。它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

计算机和广告,目前看来,这好像是杨炯纬的宿命。

2003年开始,在杨炯纬眼里,好耶开始变成了一个卖广告的公司,不再坚持以技术为导向。2007年好耶被卖给分众,广告业务已经占到总业务的80%。销售为导向的广告代理公司的角色在成为分众子公司以后更加强化。

“我喜欢的公司是一个技术、产品为导向的,我更希望它是互联网公司不是广告公司。”2009年杨炯纬离开好耶。

他和好耶时的同事郑晓东、郭海决定创业,MediaV面世。

像卖软盘一样卖技术

MediaV以对海量用户的行为挖掘、广告效果评估及优化技术作为核心,为广告主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管理及优化执行支持系统。

杨炯纬说:“聚胜万合首先是一家拥有技术背景的互联网公司,其次才是为客户做专业化的营销传播服务。”

对中国网络广告发展的现状,杨炯纬觉得很厌烦,第一年和第九年没什么区别。“中国广告的点子就是挖脑髓,挖一勺给你看,你满意就买回去,不满意我放回去再挖一勺出来。”这显然是不可规模化的,是一次性的。

能不能让广告变得像软盘一样可以规模化地被生产和售卖呢?

所谓广告就是找到合适的人把合适的话告诉他,点子是什么,是让你听到合适的话。大家都在想怎么去讲合适的话,却忽视了找到合适的人。杨炯纬要专做帮人找对人的事儿,通过什么方式?当然是计算机技术,而且是固定的可重复利用的技术。

这就是杨炯纬对宓群说的“故事”。光速创投董事总经理宓群,曾任谷歌大中华区投资并购总监,杨炯纬和他是复旦校友其实是老相识。

宓群听完故事,光速创投爽快地给了杨炯纬400万美金。

这第一笔资金的作用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它让员工对公司的未来有了信心,至少不会“分分钟倒闭。”其次才是物质的,他们购置了十几台服务器,租了比较好的办公室。剩下的钱都投进了研发。不过,因为广告是个需要不少流动资金的生意,2009年,公司亏损了一百多万美金。

风投追着给钱

杨炯纬做的就是互联网精准营销。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按天计算,广告主会按照目标人群的大致分布买下若干网页广告位,可登录这些网页的并非都是目标人群。MediaV的技术就是用来寻找被浪费掉的部分,通过精准投放,让一个广告位能承载更多的广告主。

这不是一件容易做成的事儿,技术的门槛需要人才来踏平。所以他们历经艰辛挖来了前谷歌技术总监胡宁担任CTO。但不能把单子都压一人身上,公司还需要聘请更多计算机、数学方面的人才,研发费用也需要不断地被投入。

2009年第一轮风投刚完成时,杨炯纬说,就有三四家公司上门表示:“你什么时候需要第二轮,我们想投。”

“他们看中的是公司的团队,我们有经验、有理想、并且诚信。”第一次融资时对光速承诺的事情他们做到了。

第一轮融资之前杨炯纬和光速说公司预计2010年能做1亿。2010年第一季度末,MediaV说预计1.6亿,最终做到了2.5亿。“其实我是生性保守的人,扒拉着手里的订单有这么多才敢说1亿。所以,我讲出来的话基本都是超额做到的。”杨炯纬说。

二轮融资时,宓群带来了自己的朋友纪源资本的管理合伙人符绩勋。第二轮融了1200万美金,GGV占70%,光速跟投。

流动资金多了,基本都用来投入了研发,把研发团队增加到七十个人。

索罗斯投了我们

2010年MediaV没有盈利,杨炯纬说自己愿意把投入加大,不急于盈利。

去年夏天,杨炯纬认识了量子资本的戴霁昕先生。两人聊了半个小时,“我和他展望了一下未来。”今年年初戴霁昕又来中国考察互联网公司,所以在春节前后两人又聊了聊。戴先生发现,这家公司在半年时间里发展得很快,基本翻了十倍。这燃起了对MediaV的兴趣。

接着,量子资本就派来了分析师。并问杨炯纬是否有兴趣再融资。“我也挺兴奋的,因为索罗斯要投资我们。”杨炯维和核心团队成员本来就在探讨要不要融资,计划是下半年的。但后来,考虑了一下,没有回绝量子,只是说正在考虑。

等了一个多月,上门来的VC越来越多,杨炯纬发现如果再等下去,他得把VC圈里的人得罪完了,因为只可能再选择一家,他自然选择了量子。

其实,第二轮的钱还剩了不少没用完,再加上刚融的第三轮资金,MediaV现在的资金很充裕。杨炯纬的打算是,除公司正常运营投入外,寻找并购的机会,投资一些互补性的公司。还得存些钱过冬。“资本市场不会一直热,需要有些钱在手里。”

对于上市,杨炯纬觉得,一个上市公司需要具备的条件MediaV还没有全部做到。他觉得,如果公司经历了挫折并且成功地站了起来,他就能比较放心公司去上市了。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