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用票房印证儿童动画电影新模式
导语:

中国电影报》的《7月25日-7月31日中国市场每周电影排行榜》统计数据显示,《赛尔号之寻找凤凰神兽》自7月28日至31日上映4天,放映场次27,218场,观众人次960,170,赚得2,700万元票房。作为国内第一部儿童网游题材动画电影,赛尔号的成功引发了电影界乃至儿童娱乐领域的思考。

一、谁更贴近观众,谁更接近成功

对比今年暑期档已经上映的三部儿童动画电影的首周票房,《赛尔号》的优势非常明显:

“中日合拍首部动画影片”《藏獒多吉》首周票房70余万;

“中国最严谨的玄幻动画”《魁拔》首周票房135万;

而“代表我国动画最高水平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和天津北方电影集团联合投资1.2亿、历时三年拍摄的”《兔侠传奇》首周票房最高,也只有1,200万而已。

以上三部电影均酝酿已久,也称得上特点鲜明、制作精良,更有各类专业人士打出“民族”大旗不遗余力地广泛称赞和推荐,却被“非主流”的《赛尔号》轻松超越,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对儿童观众的尊重、了解和把握。

孩子掌握选择权,看不懂的就不看

暑期的动画电影主要目标观众群是儿童及陪同他们的家长,在选择影片时儿童有较大的主动权。受年龄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儿童对于深刻的民族情感、密集的文化符号和曲折复杂的剧情接受起来有难度,而更倾向于简单、轻松、鲜明的色彩和剧情。这是给儿童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提出的挑战——不能仅沉迷于自身的艺术追求,要把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服务意识摆在第一位。

简单剧情需要长期沉淀

动画电影不可避免地是由成年人为孩子创作,那么孩子喜欢什么,愿意看到什么都要靠这些成年人换位思考后设计、取舍和实现。简单的剧情反而意味着内容要非常充实、到位。在这方面,曾经长期从事过儿童文化娱乐消费的企业无疑更有优势。《赛尔号》的信心和成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淘米与儿童市场的长期的、时时互动。

熟悉的形象更易获得认可

儿童对于品牌的认可源于他们对安全感的需要和追求,这在低龄儿童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喜羊羊》通过动画片电视反复播出、《赛尔号》通过相对成熟的网游在目标观众群体中先混得了“脸儿熟”,不仅可吸引忠实拥趸,也让“边缘”消费者提前对影片有了直观的了解。

二、喜羊羊VS赛尔号,相同中的不同

在赛尔号之前,喜羊羊系列是公认的最成功的国产动画电影。以下是《喜羊羊》与《赛尔号》的票房数据对比:

 

贺岁档VS暑期档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的上映日期全部选择在贺岁档,如《喜羊羊1》上映日距2009年春节相隔10天,《喜羊羊2》上映日距2010年春节相隔16天,《喜羊羊3》上映日距2011年春节相隔13天。由于公司上市等方面的安排,《赛尔号》将上映时间选择在了暑期档。从目前的票房数据来看,尽管与《喜羊羊》系列的首周票房成绩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考虑到其同档期的竞争对手是《变形金刚3》,这个成绩已经算得上相当不错。

电视VS互联网

动画电影的核心是内容和人气,而这两方面都要靠长期的积累和磨练。《喜羊羊》系列电影的成功主要就来自于连续几年电视动画片的反复“培养”。互联网的普及和儿童网游的兴起给《赛尔号》提供了进军动画电影的可能性。相对于电视作品,互联网题材作品有传播性强、时间短、成本低、时时互动、调整便捷等优势。互联网缩短了品牌建

立到取得成功的时间,在大众文娱领域,网络文学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例子已不鲜见。

另外,凭借线上线下的互动,网游题材动画电影的销售策略也相当灵活。《赛尔号》在出售电影票的同时附赠点卡,不仅能刺激票房,对网游业务也能起到新用户推广及增强用户粘性的作用。

可以说,《赛尔号》动画电影开辟了儿童动画电影运做的崭新模式。如果按照《喜羊羊》系列取得的票房成绩简单推算,《赛尔号》最终票房有望超过8,000万元甚至更高。在优异的票房成绩背后,也应该注意到,《赛尔号》的制作品质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腾讯《洛克王国》动画电影计划在今年10月上映,网游行业竞争延伸至动漫领域将不可避免。

(作者系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