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户籍,就没有上学的权利
导语:关闭打工子弟学校,伤害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从为政者的角度而言,也伤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谢良兵 媒体报道的两则消息吸引了人们注意:一是自6月中旬起,北京大兴区、朝阳区、海淀区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3万名外地户籍学生;第二则是,“希望工程”计划在10年内为非洲募建1000所希望小学,每所拟定150万元人民币。

一方面是集中关闭打工子弟学校,另一方面却是为了所谓的国际形象不惜重金让“希望工程”走出国门。有哲人曾说过:“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或“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话放在这两件事上,却怎么都不是滋味。

在昨日的朝阳区某打工子弟学校被强拆现场,满是受伤的外地心灵。但显然,关闭打工子弟学校,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些外地户籍家长以及他们的随迁子女,还有作为首善之区的首都北京的城市形象,更有民众对于政府的信心。

“我们也为北京做了贡献,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接受教育?”这是强拆现场一位家长的疑问。《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但囿于现有的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随着父母来到另一个地方的孩子们,却难以真正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数据显示,中国有2亿多流动人口,全国约有116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打工子弟学校是民间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

如今,这种自我教育手段因独立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而在北京遭遇灭顶之灾。秋季开学在即,孩子们怎么办?政府解释,这些孩子会被分流到公立学校,然而经历过此的家长却深知,种种条件限制如“五证齐全”等,最终还是会将孩子关在学校大门之外。

北京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年初开始的“调控人口”的延续。诚然,北京近2000万的人口规模的确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承载力难题。但一味地依靠行政手段将外地人赶出北京,却不应该是一个极力要求别国承认自己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所为。

更何况,关于人口承载力的问题,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多国际化大都市诸如纽约、东京、伦敦等人口规模远甚于北京,但这些城市并未发生类似以行政手段拒绝所谓外地人进入的行为,因为他们的为政者深知,自由迁徙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样的,在居住地接受教育,并且在就读地参加中、高考也是人的基本权利。

户籍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利益纠葛和矛盾。这种矛盾在今年显得尤为突出。此前在广东省增城等地发生的两起本地人和外地人冲突事件,让当地政府意识到,如何让外地人真正融入当地,是件相当重要并且刻不容缓的事情。

因此,关闭打工子弟学校,伤害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从为政者的角度而言,也伤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吸取教训,避免广东冲突的再次发生,是此番主张关闭打工子弟学校所在地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