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829
导语:月饼税 二三线城市限购 “读书无用论” “ 人耳鼠”造假

月饼税

行政事业单位更是不少发,只对企业的月饼征税,而对行政和事业单位放一马,行政事业单位不管在月饼的档次上,还是在房补、饭补、交通补助等方面,恐怕比一般的企业要高很多,但税法似乎和这些人并无关系,这样的歧视性规定,要说让老百姓没意见恐怕也不现实。
                                                                                                              ——《南方都市报》

民众持有不满,除了当下整体税负较重、纳税人享受权益不足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收税不确定感”———大家不知道,到底在哪些环节“有些部门”还可以见缝插针地坐地收税;可不可以收税、按怎样的比例收,解释权又到底在谁手里。
                                                                                                              ——《新京报》

在提倡民生、向往福利社会的社会形态下,税务部门不去思考依法收这些税是否符合民意所期,是否符合发展潮流,无异于在通向公民福利的道路上半路劫道。制度和法律并非一成不变,关键是制度漏洞和法律滞后不应成为与民争利的借口和契机。
                                                                                                              ——《重庆时报》

不少国家与地区纷纷采取减税、退税政策,扩大内需、还利于民,我们却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民众个税负担,显得不合时宜。税务部门对税收滴水不漏,相关部门为何不对应出台一些减税措施呢?
                                                                                                              ——《环球时报》

只要我们赞成应当对个人所得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征税,那么所谓“月饼税”其实就是征收个人所得税,法理上并无瑕疵。不过,虽然将单位发放给员工的月饼作为实物所得征收个税并无不妥,但是以什么数额为基数进行征税却存有疑问。
                                                                                                              ——《齐鲁晚报》

税收,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需要严肃对待的公共事务。谁可以被授权、应该怎么确定收税范围、怎样监督使用、怎样向纳税人负责,都是一连串需要理清楚、讲明白、宣讲透明的重要命题,大家不能容忍它神神秘秘地被视为专业性机构的专业性行为——可以被选择性使用,可以被选择性解释。
                                                                                                              ——《扬子晚报》

二三线城市限购

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是靠限购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但通过限购政策的降温作用,可以为下一步出台制度化的、市场化的解决方案赢得时间。
                                                                                                              ——《新京报》

“限购令”只是从供求链上部分抑制房价,不是治本之策,甚至会带来报复性的“逆涨价”。正因为如此,在不要对二三线城市限购令抱太大预期的同时,它的施行必须要更注重“可预期性”与“务实性”,避免重蹈一线城市限购令的负效应与“软调控可能。
                                                                                                              ——《重庆商报》

在行政重压下,地方政府虽出台限购令,但倘若财政收入结构不经历一番伤筋动骨的蜕变,土地出让金收入的降低,很可能让其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提取量也相应降低,保障房建设任务也难完成。
                                                                                                              ——《华商报》

“读书无用论”

建立在“除了读书没有别的出路”这种认识下的“读书无用论”,不仅折射出悲观和失落,更透着一种绝望。这表明部分底层民众不仅没有选择,甚至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华西都市报》

对农村学生来说,高考仍是改变命运的首要选择,但面对大面积的放弃,我们看到的就是控诉,就是不满,更是生存理性压垮“知识改变命运”的必然结果。
                                                                                                              ——《珠江晚报》
资源不均衡,竞争不公平,社会流动被迫停滞,社会资源被人为固化,表面的盛世可能就因为这一次次个案的冲击而暗流涌动:眼看他人迫不及待、肆无忌惮“拼爹”的时候,无爹可拼的人们除了“坑爹”的慨叹,还能做些什么?
                                                                                                              ——《南方都市报》

“人耳鼠”造假

学术中伤已击穿学界底线。既然曹谊林已被证清白,现在的矛头就应该指向质疑者,到底有没有学术中伤?这不仅是对曹谊林落选院士的一个交待,也是保持公众对学术圈基本信任的一个前提。
                                                                                                              ——《华西都市报》

必须依照学术管理规则启动学术调查,方可给公众以交代;同样,对于被检举的当事人,还其清白的唯一途径,也只有学术调查,如果没有学术调查,其将永远背着“学术造假嫌疑人”的身份,难再有学术的尊严。
                                                                                                               ——《新华每日电讯》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