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927
导语:副县长千金“炫富” 清查评比表彰项目 普京参选俄总统 遏制强拆

副县长千金“炫富”

舆论敏感之处其实不仅仅在于“炫富”,更多表现为对官员财产不透明等深层问题的焦虑。舆论之所以对“尤美美”如此关注,归根结底是因为官员财产不公开引发的种种联想
                                                                                                           ——《新京报》

尤副县长要证明自己的清白,不应只是纠缠在包包真伪和女儿是否懂事上的澄清,麻烦虽然因女儿炫耀而起,但在舆论围观之下,那已不再是尤异希的麻烦,而是副县长自己的问题。要说清楚问题,唯有公开透明和事实真相才能打消公众疑虑。
                                                                                                           ——《重庆时报》

女儿是否炫富,副县长爸爸即便说了,恐怕也是不能算的,它需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倘若回应只到尤成华这里为止,尤成华父女的“清白”恐会永远成迷。
                                                                                                           ——《新文化报》

清查评比表彰项目

如果“政绩政治”、形式主义、腐败贪污等等深层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的现象还有可能出现反弹。
                                                                                                           ——《经济观察网》

清查评比表彰,不应止于减少数量,而要斩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利益链,建立长效机制,预防和杜绝乱评比、乱表彰。
                                                                                                           ——《华西都市报》

在注水表彰下,“榜样”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成为权钱交易的对象和工具,一切就如刻意营造出来的歌舞升平,散场后必定一地鸡毛。那么最后要问的是,剩下的4218个项目,怎样保证不会被注水?
                                                                                                           ——《东方早报》

清查评比项目很有可能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出一茬。这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弥漫着功利性的心态和异化的考核标准,而且对行政权力、垄断权力等还缺乏有效约束;尤其是,对半官半商的行业协会改革不彻底。
                                                                                                           ——《珠江晚报》

偌大社会,如此多相关的机构和个人,有没有勇气向那些道德上虚假的评比、达标、表彰说不?没有对抗的条件,无法实现积极自由,那么至少可以不合作,守住消极自由。我们,或我,有没有勇气从陈词滥调中跳出来,不参与虚假繁荣?
                                                                                                           ——《中国青年报》

评比活动的泛滥,说明政府的功能发生了错位,管了不该管的市场资源配置,却放弃了应该肩负起的监管职责。政府机构代替了无形之手去分配资源,政府组织的、或权威部门背书的评比活动,代替了市场评价,由此造成了市场与社会信任体系的双重混乱。
                                                                                                           ——《光明网》

普京参选俄总统

舆论越是怀疑梅普之间关系将要崩盘,越是预言梅普之间必有一争,甚至于表现出对于梅德韦杰夫的同情和支持之时,我们越是应该从相反的方面来考虑梅普‘矛盾’被故意夸大的可能性。
                                                                                                           ——《东方早报》

由普京重新出任总统仍是一种倒退,也是高风险的一步。至少在口头上,梅德韦杰夫坚定支持政治和经济议程的现代化。尽管他未能打造自己的政治团队或支持基础,但他至少与志同道合的顾问们为伍。
                                                                                                           ——《FT中文网》

遏制强拆

在国家有关部委严厉问责之下,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还须更多地保障公民合法权利,通过公民权利来对抗滥用的公权,才可能有效和及时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求助于事后的问责。
                                                                                                           ——《经济观察网》

一次猛烈的问责风暴,对作为个体的官员也许有相当的震慑力,但如果权力和责任、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清晰可见的逻辑,将难以彻底断绝一个阶层的行险侥幸之心。
                                                                                                           ——《南方都市报》

四部委的联手动作,旨在捍卫国家法律尊严,捍卫国家政令威信。如果在“有法可依”之后,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那么法令政令就都在现实中成为壁上挂的风景画而已,就无法规范和建树新的法律秩序。则国家威信何存,法律颜面何存?
                                                                                                           ——《京华时报》

刑罚的效果主要不在于它的严酷性,而在于必然性。如果违法强拆被处理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更低,那么拆迁者就不会把相关法规当回事儿。事实上,此前也曾有违法强拆者被处理,之所以未被引以为戒,主要是因问责的“小概率”。
                                                                                                           ——《新闻晚报》

对违法强拆,只有依法多动用刑罚手段,才能真正遏制官员的政绩冲动和胡作非为的放任心态,从而催生正当、合理的征地拆迁秩序。
                                                                                                            ——《人民网》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