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死后,利比亚走向何方
导语:卡扎菲的死会不会令四分五裂的过渡委各派感到如释重负,从而放心大胆地展开权力斗争?

经济观察网 陶短房/文 

真的死了么?

卡扎菲被打死的消息最初由半岛台和英国几家媒体传出,消息来源则是过渡委前线指挥官阿卜杜勒.马吉德.穆雷加(Abdel Majid Mlegta),尽管矛盾和出入处不少,但看来他的确是死了。

最初的消息,是他乘车逃亡时被北约空袭击中,双腿负伤被俘,穆雷加更一度表示,被俘的卡扎菲正送往后方,一同被抓获的还有卡扎菲的表弟兼政治顾问易卜拉欣(Ahmed Ibrahim)等人,但随后的消息却是他“当场死亡”,并有未证实来源、真伪的照片流出,而消息源同样是穆雷加。

 

而另一些传闻则出入甚大,如一位名叫里斯(Mohamed Leith)的过渡委员会官员称“他身受重伤但仍有呼吸”,而一个叫比比(Mohammed al-Bibi)的前线士兵则煞有介事地对英国《太阳报》称,卡扎菲挥舞一支“金手枪”负隅顽抗,“被战士们从洞里活捉”,然后不知怎么就死了
 金手枪和地洞的照片,如今已在网上广为流传,几个版本的“击毙卡扎菲”传说也被大事渲染。

而另一些传闻则出入甚大,如一位名叫里斯(Mohamed Leith)的过渡委员会官员称“他身受重伤但仍有呼吸”,而一个叫比比(Mohammed al-Bibi)的前线士兵则煞有介事地对英国《太阳报》称,卡扎菲挥舞一支“金手枪”负隅顽抗,“被战士们从洞里活捉”,然后不知怎么就死了 金手枪和地洞的照片,如今已在网上广为流传,几个版本的“击毙卡扎菲”传说也被大事渲染。

 

一开始公布的照片、尤其“死亡标准照”的真伪尚难断定,鉴于此前这类照片也曾出现过,而利比亚冲突爆发以来,双方都无数次释放出事后证明不确的信息,因此各国媒体最初多仍用“卡扎菲或许已经死亡”的口径来报道。

但随着后续照片、视频的次第公布,以及过渡委执委会主席贾布里勒的正式宣布,他的死讯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政治生命早已完结

不论他是否真的死了,卡扎菲时代都早已完结。

他乌托邦式的“绿色王国”已灰飞烟灭,宏图大志付诸流水,大多数国家和政府组织都承认了对手——过渡委,邻国也早已不愿接受他入境。不管他是否死了,大本营苏尔特已基本易手,最后一片“国土”也将不复存在。

早在示威开始之初,他的大使、部长们就纷纷远离,他的军队也随着战事发展分崩离析,只能靠“阿拉伯军团”和部族子弟兵咬牙硬撑;他的民众对他早已厌倦,不久前,不知躲藏何处的他,还通过电视录像呼吁利比亚民众“走到大街上去”,用示威抗议来反抗新政府,可响应号召的,不过寥寥数十人而已。

即便他真的没死,他或他的替身再放出个录像带来蛊惑人心,但也没用太多意义了:自年初至今,他无数次声嘶力竭,亲身演讲,可围绕在他身边的听众却越来越少。利比亚已翻过了“卡扎菲时代”这一页。尽管新的一页究竟会写些什么,谁也说不清、说不好,但利比亚未来的历史,将注定不再由这个政治上业已死亡的前专制者来书写。

一死解决大问题

卡扎菲死亡,而非被抓获,对各方而言恐怕都是最愿看到的结果。

对于北约而言,一旦卡扎菲被抓获,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战争法庭,这个著名的“大嘴”将再难被封住,届时或许会令各国尴尬不已,而倘无法引渡,盟国颜面将不免受损。

对过渡委而言同样如此,如果卡扎菲被抓获,在国内受审固然可以解气、可以因“第一个在本土俘获并审判独裁者的阿拉伯国家”而自豪,但不判死刑心中难免惴惴,判处死刑势必引来国际非议;如果将他交给海牙,则“因人成事”、“傀儡政府”的阴影,恐怕要纠缠一阵子。

不管是怎样死的,甚至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死了,总之目前的结果,是令当事各方皆大欢喜的结局:盟军和新当局都不必为如何处置这个麻烦人物而绞尽脑汁、左右为难。

甚至对于卡扎菲及其为数恐怕不多的死忠又何尝不是如此:前者一死了却无限事,无须庭对刀笔吏,对于一个失败者而言,未尝不是最痛快的一种解脱;至于后者,一个死人可以做偶像、做烈士,可以附加无穷的说辞和演绎,反正他已经死了,再做不出任何更丢脸的事。

利比亚未来将如何

自8月22日过渡委武装基本控制的黎波里至今已经近两个月,获得联合国、非盟、阿盟和大多数国家承认的“利比亚新政府”却迟迟无法成立一个正式的过渡政府,这不仅不便于国内的稳定,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不安,因为根据8月初“全国过渡委员会”公布的长达70页的“后卡扎菲时代过渡方案”,和多达37款的“宪法文件”,利比亚的过渡期为8个月,期间由过渡政府领导,8-12个月后举行立法大选,成立“民主、法治、具有代表性”的利比亚全国正式政府,过渡政府的“无限期难产”,意味着8个月过渡期一直无法正式开始,民主政体也就一直无法真正 落实,“利比亚之春”的成果就仍然是空中楼阁。尽管事实上,过渡政府的难产,更多是过渡委内部权力分配不平衡的结果,但“卡扎菲未平”毕竟是放到台面上的冠冕理由,如今卡扎菲“平”了,于情于理,过渡政府都必须尽快成立。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北约的干预,是卡扎菲王朝覆灭的决定性因素。如今欧美各国均深受金融危机困扰,长期维持在利比亚的“大投入”,不仅不符合其战略利益,也会因越来越大的消耗和代价,带来更沉重的负担,和更多国内反对声浪。如今卡扎菲已死,对于北约而言获得一个绝对可以交代过去的“阶段性成果”,预计北约各国将以此为契机,减少对利比亚的投入,甚至提前终止原定12月23日结束的对利比亚军事干预进程。

利比亚改朝换代的另一大推手——海合会各国尽管无财力之虞,但利比亚对其毕竟是遥远的癣疥之患,近在肘腋,就有没完没了的也门、叙利亚乱局,紧张的沙特-伊朗矛盾,暂时平息但隐患犹在的巴林、阿曼危机,以及老大难的巴以问题,借卡扎菲之死,将更多精力转回阿拉伯半岛和小亚细亚,恐是顺理成章的选择。设在卡塔尔的“利比亚紧急援助基金”日前表示,不再承担向利比亚难民提供援助的义务,就已释放出某种抽身信号,如今“大功告成”,抽身速度可能更快。

卡扎菲的死会不会令四分五裂的过渡委各派感到如释重负,从而放心大胆地展开权力斗争?在的黎波里易手后就已跃跃欲试的部族割据势力,会否借机向新政权“狮子大开口”,从而令未来的利比亚变得更加松散、分散,缺乏凝聚力?必须承认,利比亚作为统一、现代国家的基础不稳,卡扎菲时代的独裁,却并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有序的行政体系,而是近乎乌托邦式的无政府状态,部族主义、分散意识本就存在,卡扎菲生前无法解决,他的死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