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北京回龙观幼儿园的“灰色”生态
2011-12-13 17:03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赵捷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灰园”没有资质但又相对自由的状态,部分得益于回龙观学前教育资源巨大的缺口。对于大多数“灰园”业者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是大家都别出事。因为任何一家出事,都可能导致“灰园”的大规模关停。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赵捷 由几位家长发起建立,近一年来被广泛报道的北京回龙观幸福之家“自助”幼儿园,目前仍没能取得正规的办学资质。45名3到6岁孩子生活成长的幼儿园,目前只能用早教中心的身份打着擦边球。

幸福之家的窘境代表着回龙观地区数十家“灰园”的常态。

回龙观作为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中最大的集中住宅区,拥有超过30万居民,其中适婚年龄段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大。赶上2007和08年的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井喷,近两年入托难,入托贵正成为他们在北京安居乐业的另一道槛。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回龙观幼儿园的入托费用在每月2000元以上,同是四年时间,孩子3岁到6岁的幼教花费远远高于上大学。父辈把自己供到毕业工作,然后长吁一口气的情形,在许多回龙观家长的身上可能要调过来。

花费昂贵部分缘于回龙观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匮乏。拥有近万名学前儿童,回龙观的公立幼儿园只有3家,有资质的私立幼儿园约13家,剩下能够提供日托服务的幼儿园,全部为没有正规办学资质的早教机构。类似情况在北京并不罕见,与回龙观相邻的“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由于规划用地被占用,2011年前居然没有一家公立园。

2010年底,学前教育问题在政策层面激起了波澜。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单独列入,计划在2012年前投资新建118所公办幼儿园,未来五年共投入50亿新建、扩建600所幼儿园。

但在回龙观幼教网的站长李江生看来,这项政策来的太晚。北京幼教的问题固然始于投入不足,新建幼儿园投入运行可能在数年之后,彼时07、08年出生的孩子已经升入小学,洪峰已过,“不如将钱投到小学”。缺乏预见性,教育政策似乎总是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无论学前教育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解决,他们都等不起了。

进亦忧退亦忧

目前,可供回龙观家长们选择的幼儿园分有三种:公立园、配套园和纯私立园。

仅有的3家公立园费用低廉,每月只需数百,硬件设施和环境一流,师资力量强大。但几位受访家长众口一词:“根本不用想,没关系进不去。”对于回龙观的绝大部分孩子来说,公立园犹如“传说”。

配套园指开发商按小区规划修建的幼儿园,拥有正规资质的在回龙观约有13所。同属私立园,配套园一般享有房租上的优惠或者“公助”,规模一般在四百人以上,办学正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也比一般私立园有优势。即使是私立性质,在许多家庭仍是公立园外的第一选择。

但配套园同样不好进,往往超编后仍供不应求。李女士正在为三岁的儿子四处寻找幼儿园入托,不久前她才发现周围同龄的孩子,早在一年前就在幼儿园挂了号。一些热门配套园甚至需要排上两三年的队,也就是说,孩子还没出生,就需要先去幼儿园挂号。

即便如此,配套园相较公办园在收费上已经有了较大的飞跃,每月从1500到2500不等。以回龙观的红白蓝幼儿园为例,据家长说一月即需2400元的学费,其他的一些兴趣班等等费用还要另收。

第三种纯私立园,绝大部分是没有开办日托幼儿园资质的“灰园”,收费从几百元到五、六千元一月不等。在这个庞杂的梯队中,收费最低的被称为外来务工子弟幼儿园,收费最低每月220元,600元一月即算“贵族”园。规模最小的是四五个孩子家长共同雇一老师的家庭园,多集中在一些小区民宅中。四千以上的豪华园数量较少。

其余大多数是规模小于百人的中小私立园,由于运营成本较高,学费多在每月1500到2000元不等。其中一些私立园租用小区底层的商铺作为场地,空间狭小,有的甚至用屋顶天台作为户外活动场地。

选择看上去很多,但家长们还是很难找到一家能真正“放心”的幼儿园。更糟糕的是,政府投入不足使得学前教育有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尽管市场竞争激烈,回龙观地区的幼教收费还是连年上涨,幼教成为不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学前教育在从业者们对利润的追逐中异化,“孩奴”,开始有家长这样戏称自己。

保持非盈利本位的仅有少数公立园和配套园。一些民办公助园基本收费在1000元左右一月,但加上兴趣班费和名目繁多的杂费,最终也达到了每月2000元以上。超编成为正常现象,本来不应超过20人的班级,往往硬塞进30多个孩子。一位孩子幸运入托配套园的家长向记者抱怨,该园每月收费2000元以上,孩子们中午却只能吃速冻食品,园方以此节省了雇请厨师的费用。

对于纯私立幼儿园来说,逐利行为更加明显。参与自助园筹建,同时因防疫工作与许多幼儿园打过交道的徐时医生说,从去年初开始,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回龙观的幼教领域,以开设门槛较低的中小园为主,甚至引起了纯私立园的相对过剩,“仅我劝住没办的就有三家幼儿园”。现在,底商幼儿园几乎有70%招不够孩子,处于亏损状态。这与公立园和配套园的挤破头形成鲜明对比,家长们“进亦忧退亦忧”。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