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废渣盐
哪怕再小的利润,只要有市场需求,且管理松弛,就会有人铤而走险。私盐顺利流入市场,更应该对监管者问一句:你们都尽职了吗?食盐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在各级盐业公司的强力垄断之下,在如此大一统语境下,私盐仍能攻城略地,无孔不入,能够说监管者尽职了吗?
——《广州日报》
不断滑坡的道德托底的,只有严惩的制度。那种温吞水式、说教感化式的文化,即使有力量,其药力也来得很缓慢。严惩的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却能够产生强制力,促使人们认清道德的底线、法律的红线。
——《京华时报》
“农药盐”钻的是公盐的空,将的是专卖的军。也难怪有那么多的非法分子,始终在盐上做文章,也难怪这些年来私盐不断、毒盐不绝。当盐业公司在痛斥非法分子唯利是图时,更应该内省,适当让出利润,降低食盐价格,以此让非法分子失去染指食盐的动力。
——《中国青年报》
从此案中,更值得反思的是食盐专卖体制。工业盐等私盐贩售之所以会前赴后继,屡禁不止,就因为食盐销售存在的巨大暴利。如果能改革食盐专卖制度,更多依靠市场自由竞争平抑盐价,工业盐等私盐贩售将没多大利润可图,加之违法的高成本,贩售者必然大大减少,“农药废渣盐”自然失去了市场。
——《新京报》
皮纹测试
伪科学之所以成为某些人的赚钱工具,就是利用了家长急功近利的育儿心理,家中“小皇帝”成了某些人的“印钞机”,这类当上得还不够吗?有论者指出,与其利用指纹预测孩子未来,不如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更靠谱。
——《中国青年报》
伪科学的“皮纹测试”本身并不可怕,毕竟并不难识破,家长们也未必都认可,真正可怕、具有极大危害性的是伪公益。有“全民助学工程”的幌子做掩护,有见钱眼开幼儿园业主的里应外合,有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家长或主动、或被动地配合,骗子自然更容易得手。因此,只要伪公益不除,即使“皮纹测试”销声匿迹了,还会有其他类似的圈钱游戏继续蛊惑公众。
——《新京报》
皮纹测试测出了学生家长权利贫困,测出了一些幼儿园管理失序,更测出了某些商人惟利是图,与幼儿园联手敛财的新伎俩,还测出监管部门涉嫌失职,让一些公益机构沦为私利变现的工具。皮纹测试技术已被当地有关部门叫停,但是何时才能铲除皮纹测试生存的土壤?
——《京华时报》
要解决类似的“皮纹测试”乱象,应从根本上着手,应着眼于净化“虱子”生存的外部环境。光抓一个“皮纹测试”的“虱子”是没有用的,只要“乱收费”的乱象还在,个别利益熏心的教育机构不从根本上改观,走了一个“皮纹测试”,还会来一个“骨骼测试”,走了一个“张天师”,还会来一个“李天师”。
——《扬子晚报》
韩寒方舟子论战
对于撰写批评性文章导致的名誉侵权案件,原告只需要证明自己名誉受到该文章影响而社会评价降低的事实,被告应该承担证明自己的描述具有客观真实性的责任。如果被告没能证明自己的描述属实,那么,被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东方早报》
吴英案
很多人认为杀吴英有违公正。多数国民认为不该杀之人,如果法庭持限杀态度而公众不依不饶,尚可说群众的法制观念落伍,但法官执意欲杀而群众呼唤免死,问题就值得思考。
——《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