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时局 >
改革总要付出代价的
2012-03-12 11:05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宋馥李 李媛媛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朔州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关闭了小煤矿,新兴产业很难立即跟上来。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国家还是很支持的。但国家同时也在控制火电,因为要考虑到“十二五”的布局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馥李 李媛媛

经济观察报:山西获批综改区之后,就朔州来说,得到了哪些产业政策上的扶持?

王茂设: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一个是生态恢复工程。因为有了综改区政策,项目的审批明显加快了,特别是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如果没有综改区这个战略,很多项目的立项审批,推进起来有很大难度,有了这个战略定位以后,在政策扶持上,包括资金补贴上,都有不少便利。有好多银行都主动跑到综改区,帮助解决融资问题。

朔州搞了8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过去也有过这种提法,但是一些工业园区产业链规划不完善,也不能循环发展。煤炭转成电,就不做了,现在我们提倡,把煤炭作为电的原料,把煤矸石掺起来,变废为宝。这样发电后,剩下的粉煤灰再和氧化铝做成建筑材料,包括耐火砖和地板。总之是要将作为原料的煤,最终吃干榨净,实现循环。

经济观察报:综改区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改革空间,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朔州有哪些突破?

王茂设:最典型的,是我们通过综改区这个平台,用煤炭资金补贴保护生态环境,这包括大力植树造林,改善水源等,通俗地说,就是用煤炭挣的钱,补贴农业、补贴林业,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关了煤矿的地方,可以养猪养牛,培植花卉,从事现代化农业。发展畜牧业,是目前探索出的一个好路子,我们引进了奶粉厂,鼓励千家万户养奶牛。现在,朔州的牛存栏数16万头,羊320万只,农民年人均收入在7000多元左右,主要是靠畜牧业。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存在转产的问题。关闭煤矿的地区,要逐步转到煤化工产业上,转到循环经济园区上,转到现代服务业上,转到农业畜牧业上。这些地方,短期内收入肯定受影响,但长远来看,正在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按照国家的土地政策,你造了地、恢复了生态以后,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可以给你增加批地指标,等到再上工业化项目,就有了土地指标了。

按照咱们的推进力度,体制机制方面,我们也将成立领导组,组织专门的研究。比如说在财税政策上,能不能适当地宽松;在金融政策上,是不是给予贷款扶持,等等。此外,在土地、环境评估、资源配置上,也要有一些改革和创新,但也要尊重现在的经济秩序。

比如现行的金融体制,我们就在改革,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也开始为中小企业解决一些资金问题。以前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当然,综改区还只是个开始,比如机构的体制如何改革,土地资源如何分给试验区的项目等,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经济观察报:改革首先要做好牺牲利益的准备,朔州的改革也经历了这个阵痛吧?

王茂设:改革主要目的,还是推进发展。改革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地方,总要承受一些压力。或者是,一个产业也好,一个地方也好,总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个是必然的。朔州也经历了这个过程,关闭了小煤矿,新兴产业很难立即跟上来。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国家还是很支持的。但国家同时也在控制火电,因为要考虑到“十二五”的布局。我们在重大项目的推进上,是绝对按照程序来的,没有审批的项目,绝对不敢上。我们现在很着急的一个电力项目,还等着国家发改委审批。

朔州现在共有83座煤矿,有两个露天开采煤矿,其他都是井下开采,年产量1.8亿吨,年发电量700万千瓦时,其中风能电厂是66万千瓦,到“十二五”末是1600万千瓦。在全国地级市,朔州的电力是排在靠前的。张德江副总理去年去过我们那里,看了我们的现代化矿井非常高兴,说山西的煤炭资源安全得到了保障,推动了现代化矿井建设。现在,我们的现代化矿井单井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生产安全有保障了,资源也不浪费了,同时煤矿工人也减少了。

这种情况下,那些原来严重依赖煤矿的地方,就必须上新型工业化的项目,弥补关闭煤矿带来的产业空心化。

经济观察报:山西省提出,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经济与生态并重,你怎么理解这个理念?

王茂设:其实就是解决发展是为了谁的问题,标准就是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达到这样的标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因为山西大面积关闭小煤矿,现在4000多座煤矿,只剩下1000多座,而这3000多座煤矿的矿上,必须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

去年我去宁夏银川考察了一次,宁夏是一个年降水量只有90毫米的地方,但是宁夏银川市就不缺水。为什么呢?银川把大量的黄河水蓄起来,一方面增加了银川市上空的空气湿度,一方面也解决了地下水资源,同时也解决了干旱问题。作为朔州来讲,我们的年降水量有400毫米,更应该解决好自己的水源工程。去年10月1日,我们把黄河水引到朔州,同时把我们大河小河的水全部蓄起来,一方面调节气候,一方面灌溉,同时补充地下水。

再一个,我们加快了推动植树造林,去年朔州和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局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项目,就是种植100万亩樟子松。去年,我们六个县市区完成造林33万亩,造林的质量也提高了。过去栽树,栽的是小树苗,要长成森林得十年二十年。现在我们在苗圃里育好树苗,起码是三尺到四尺高,这样的树苗特别是松树,当年栽树,当年就能成林。所以袁纯清书记向回良玉总理汇报时说,过去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是晚上栽树,早上成林。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