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153家葡萄酒企业仅有四成生产原酒

2012-04-16 12:3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烟台有着“东方波尔多”之称,是我国葡萄酒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然而,近日在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召开全市葡萄酒行业工作会议上,局长衣凤凰透露,约六成烟台葡萄酒企业不生产葡萄原酒。

烟台被称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之一,是中国种植酿酒葡萄的主要地区。目前烟台葡萄酒产量达到36万千升,占山东省产量的80.8%,占全国的比重由上年的24.9%上升到31.1%。

一直以来,葡萄酒行业中有着“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说法。葡萄品质对于葡萄酒来说至关重要。可目前,烟台市共有153家葡萄酒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生产原酒的只有62户,占总数的40.52%。

2011年,烟台共进口葡萄酒5.1万千升,比上年同比增长了54%,目前烟台酿酒葡萄种植,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都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

衣凤凰指出,因半数多烟台葡萄酒企业属于灌装型企业,令烟台葡萄酒产品特色不突出、差异化不明显,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竞争力较弱。

大量企业进口原酒勾兑的背后则是葡萄酒市场的一片混乱。让许多国内企业担忧的是,多如牛毛的葡萄原酒来路不明,原本就是低端产品,可进入中国市场层层加价后却在中高端市场浑水摸鱼。

根据浙江省工商局3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某口岸2011年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5个国家总计进口的73种红酒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元。可该口岸批发市场,这73种不同规格的进口红酒平均批发价却达312.04元。而在当地零售市场,这73种红酒平均零售价达562.12元,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

张裕总经理周洪江直言道,葡萄酒产业上游涉及农业、中间是工业,下游关联着食品安全。公司考察过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国内企业进入国外难如登天,唯独中国市场对于外国产品几乎毫不设防、毫无监管。

在大量中小葡萄酒企业以灌装进口原酒为生的同时,许多大企业开始跑马圈地、抢占葡萄种植资源。目前,张裕今年将在烟台开发区、莱州朱桥镇、龙口石良镇建设2万亩高档酿酒葡萄基地。威龙公司则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本土酿酒葡萄基地发展到5万亩的计划。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山东新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