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京时代的中俄关系走向
导语:入欧,还是入亚?一直都是俄罗斯的艰难选择,但长远看,俄罗斯重大机遇还是在亚太地区,从普京这次选举可以看到他对外战略观念的改变,尤其是对中国的重视

中国战略思想库供稿

俄罗斯作为一个真正的资源超级大国和国际上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始终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尽管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但普京新任期内将领导俄罗斯朝向何方,仍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

俄罗斯之于中国具有资源、安全、政治以及技术方面的重要意义。安全方面,近两年来,中国周边环境并不和平,南边是东盟国家领土领海争端,西边中亚国家动乱,东边面临日本、韩国的压力。这种形势下,北边和俄罗斯关系的和睦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政治角度看,在国际上中俄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互相支撑尤其重要,在地缘关系上会影响到欧亚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平衡。反之,如果没有中俄的互相支撑,不仅中国在国际上会孤立,俄罗斯也真的孤立了;从能源角度看,尽管目前中国从俄罗斯获取能源占比不大,但是未来亟须思考就近获取能源的问题。

俄罗斯是一个真正的资源大国,仅就中国急需的能源来源,截至2010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石油储量跃居世界第七,仅次于海湾国家和委内瑞拉。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而现在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地不但距离远,而且政治环境不稳定;技术方面,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虽然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展很快,但很多技术来源于俄罗斯。因此,在直到2050年今后的30多年内,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将始终是中国健康成长的一根国际支柱。

前总统普京的贡献

俄罗斯特殊的文化决定了强权政治对国家的贡献,普京之于俄罗斯,首先是国民信心的提升。苏联解体前最后十年和解体后头十年,俄罗斯的权威主义有20年的失落,但以普京上台为标志,这个权威主义又重新回升;其次,普京上台后的最大贡献就是稳定住经济,并领导俄罗斯实现了长达十年的增长。

普京当政期间政治上的重要功绩,一是俄罗斯进入WTO。2011年底俄罗斯正式获准成为WTO新成员,这对俄罗斯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是俄罗斯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取得实质进展,俄罗斯功不可没。除了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3国,已经有8个国家签字。三是组成俄白哈关税同盟,并在2011年正式启动。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的南翼和西翼,与之结盟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对俄罗斯意义都非常大。这两个贸易区的成立标志着俄罗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地缘经济目标取得实质进展。

俄罗斯的艰难选择

入欧,还是入亚?一直都是俄罗斯的艰难选择,但长远看,俄罗斯重大机遇还是在亚太地区。

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大国,历史上俄罗斯的眼睛就是既往东看,又往西看。由于俄罗斯人口和经济的70%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欧洲部分,人种也是白种人,所以它认为自己是欧洲人,普京上台以来的战略也是想“入欧”。但是以德法为核心的“老欧洲”却不愿接纳俄罗斯,因为它体量太大,担心它加入欧盟后,会与德法争夺对欧洲的领导权。从历史上看,俄国也做过很多入欧的努力,但始终没有成功过。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不是威胁欧洲,就是拯救欧洲,比如从拿破仑和希特勒手中两次拯救了欧洲,但却从未真正融入过欧洲。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回归或者说融入欧洲,但所取得的进展很有限。前苏联解体后,美欧对俄罗斯的政策一直是希望它“弱而不乱”。普京则是把回归欧洲同振兴国家联系起来,但重新振兴俄罗斯这个目标和西方是彻底冲突的,所以俄罗斯想入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无法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俄罗斯会越来越多地向东看,这就是形成中俄互相支撑关系的政治基础。

近来,俄罗斯在亚太方向动作频频,在能源和军事方面尤其引人关注。在高调宣称要建俄朝韩天然气管道后,最近又与越南签署协定合作开发南海的石油天然气;俄罗斯2011年向亚太出口的武器规模已占43%。2012年9月即将在俄远东举行的APEC首脑峰会,被俄国内广泛认为是“再次融入亚太的难得机遇”,甚至有俄国学者提出要在远东建第二个首都,将政策从根本上转向亚洲。东向,应该是俄罗斯今后紧迫且重要的战略,也是俄罗斯面临的真正强大机遇。

从普京这次选举可以看到他对外战略观念的改变,尤其是对中国的重视。他在竞选纲领里讲到国际问题的时候,中国在这篇大文章里面占了6个自然段,篇幅上有很大的变化,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他讲到中国,说中国对俄国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同时他还提到中国的改革是风,俄罗斯这个“帆”就是要借这个“风”。这些都表现出他整个对外战略的观念的改变。但是对中国的戒心和牵制肯定还会长期保持的,最明显的,就是去年和前年两次演习以及利用越南来牵制中国等方面的做法和意图。

从实际需求看,俄罗斯对中国的需求也超过欧洲,经济牵引力量会逐渐转向东方。虽不能忽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如白种人和黄种人的差异以及历史问题等,但双方互补性很强,合作互利面要大于意识形式差异。融入亚太将是俄罗斯长远走向。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资源和产业是两个最明显的例子。从资源看,中国资源非常稀缺,俄罗斯是世界级资源大国,且两国距离很近,从产业看,中国的贸易都是一般的轻工业品贸易,而俄罗斯最缺的就是轻工业。俄罗斯基础设施很差,酒店业十分落后,这些都是中国的强项,而且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中俄产业方面的互补性很强。

虽然中俄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但经济交流方面却不足,整体表现为上下脱节,上热下冷,政热经冷。上层交往比较多,官方交往非常多,民间交往却非常少,由此导致隔膜。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中国的崛起,俄罗斯民间对中国喜欢的程度似乎不升反降,因此如何加强民间的交流是非常大的问题。政治上两国之间交流密切,但经贸上合作还很差。俄罗斯外贸仍以欧洲为主,201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格局中,俄欧双边贸易额占俄对外贸易总额的48%,俄中占比是10.4%。

2008年这场危机使美国遭遇挫折的同时却也调整了战略,奥巴马把小布什的一些战略进行了优化,做出各种改变来继续保持美国主导地位,可以说危机使美国战略更加清晰了。

现在看来,中国整体是被动应对,而且整体思路并不清晰。危机在不同类型国家到达的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制造业国家有所滞后,而现在是中国等制造业国家面对危机认真应对的时刻了。对于中国来讲,目前最急切需要放在首位的,是对周边关系的战略分析和决策。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瓶颈就是资源。而未来真正和中国竞争资源的是欧洲,因为中国和欧洲资源圈是重合的。美国可以保证自身能源需求的,甚至有预测说,在油页岩和油沙岩的技术允许之后,美国五年就能成为能源出口国。

金融国家和资源国家一般结合得比较好,而制造业国家就被夹在中间了,他们压榨的都是制造业国家的利润。种种迹象已经表明,1-2月份中国经济的增势陡降就赫然显现出金融超级大国和资源超级大国人为夹击制造业大国的态势。中国已经到了急切需要在资源大国层打出一个突破口的时刻,急切需要有一个新的积极主动的、稳妥细致的战略去和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联手。

与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联合,中国要做前瞻性思考和准备。首先需要对俄罗斯有深入了解。中国对俄罗斯的文化和民族特性的了解必须要打破很多以前僵化了的固定思维,中俄民间的交流互信更是不足。同时,近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俄罗斯人思想观念、组织形式也不同于前几代人。其次,一旦俄罗斯资源走向东方,中国要有足够的消化能力,为此中国一定要提前做准备,有战略部署。另外,要充分估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俄关系走向的变数,尤其是西方金融国家对制造国家和资源国家联合的拆分。

未来的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将会经历在全球金融危机当中长期挣扎走不出来的十年,就像日本泡沫破裂以后二十年走不出来一样,将是一个磕磕绊绊的低迷状态,不会很强劲的恢复,世界上唯一还在保持增长的即是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十年和二十年,俄罗斯有靠向亚洲、靠向中国的可能性。现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中俄经贸往来已经非常密切。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物资供应问题是俄罗斯的百年难题,但是和中国互通经贸以后这个难题得到解决。中国应该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经济和贸易合作,要用经济力量来吸引俄罗斯,使之真正东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