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教师”无编制
教师的编制在一些地区一些官员的眼中成了对教师的奖赏,甚至是施舍。就像是一个手中晃着骨头的人,吆喝着别人去卖力地劳作,尽管很多教师并不是为获得骨头而工作。人们只注意了对卖命去劳作的人进行赞美,却忘了对晃骨头的人进行批判。
——《南方都市报》
当临时工犯了错误,我们就把他推出去,说临时工与我们无关,以维护本部门的形象;当临时工作出了英雄业绩,我们就把他看成正式工,是我们的英雄,以增加自己的光荣。如此选择性的“拿来主义”,原来就是“见荣誉就上,见耻辱就推”的策略。
——《燕赵都市报》
油条哥
“寻常事”,却有新闻价值,只因常识缺席。公众礼赞“无人售馍”“杜绝复炸”,就植根于乖谬的现实生态——信任断裂、信仰迷乱,造就了价值失序。于是乎,将“庸常的善”当成精神图腾。
——《华西都市报》
扭转食品行业的现状,离不开市场监管,也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我道德拯救。人人如能讲良心,如能道德自救,必将不会“易粪相食”。希望像“油条哥”这样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
——《新京报》
王老吉商标之争
加多宝在今后一段时间的经营,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实验——品牌与营销渠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究竟何者更为重要。王老吉商标之争的仲裁结果,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尽快以立法手段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专项规制的必要性。
——《新京报》
舌尖上的中国
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人民日报》
5·19爆炸案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这是最朴素最直接的一个常识。谁调戏法则,法则就会惩罚谁;谁不把严明的制度放在眼里,谁就会付出代价。每一起安全事故都令人沮丧而黯然,如果是无法避免的天灾,尚可有些无奈、无力,如果是人祸则不可宽恕,而5·19爆炸案正跳跃着人祸的魅影。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