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5.23:地沟油检测法
导语:地沟油检测法 做好人成本高 大提琴首席被除名 四川香港援建项目

地沟油检测法

地沟油检测方法当然十分重要,但也不能光是依赖这些方式、方法;检测方法确实是通往食品安全的重要路径,但关键还在于谁来检测到位、谁来监管到位。

                                                                                                                 ——《新京报》

4种仪器价格高昂且不便于随身携带,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也难以“就地取材”;以不法商人的“聪明才智”,在短时间内便“生产”出规避7种检测法的“地沟油”,也不是没有可能。彼时,卫生部是否会再次征集检测方法?

                                                                                                                 ——《中国青年报》

做好人成本高

我们没有办法立刻改变这个社会的价值标准,也不可能改变自己不去迎合这个社会,但这些都无碍于我们做一些承担得起的好事,遇见有困难的人时伸出援助之手, 收获一份自我认同与安心。随着自我认同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也在提升,当遇到成本高的见义勇为事件时,谁又知道身体不会做出同样的本能反应呢?

                                                                                                                 ——《经济观察网》

做好人是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做一个好人,跟政府有什么关系呢?同样,感谢好人、赞美好人,也是社会领域的事情,与政府没有关系。这一切都是令自己心安而已。听从心的指引,自己去做好人;看到好人,不吝赞美。如此,好人就会越来越多。

                                                                                                                 ——《南方都市报》

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当每一个“消极好人”都能笃信和坚守自己内心深处的善恶道德信仰,从一点一滴的日常好事做起,其实就是改变社会戾气浮躁与道德沦丧的最强大力量。

                                                                                                                 ——《燕赵都市报》

公众憧憬着一套合理的“评价语系”,当有的前提性追问当是,“我们是否陷入了完美主义的偏执之中”?任何时代,针对“好人好事”,都会有不同的发声。只是,现今价值加速多元,“不同声音”较以往稍多了些;又鉴于大众传媒的发达,“不同声音”得以传得更远、更响。

                                                                                                                 ——《华西都市报》

每个人都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我们的所作所为共同构成了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差,是因为包括你我在内的人做得不够好,营造好人受尊敬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个人 共同努力。就像河北保定那个“油条哥”,他坚持用新鲜油炸油条,很难吗?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并没有因为别人都用复炸油而随大流,“环境差”并没有阻碍他 成为好人。

                                                                                                                 ——《济南日报》

大提琴首席被除名

给外国人所谓超国民待遇,只会惯坏他们,也会加剧本国国民的弱国心态和被剥夺感,我们的法律尊严更是无从保证。相关部门在处理外国人违法案件时,往往大事 化小、小事化了,借口是“外事无小事”、“涉外案件无小案”。外事确实无小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国人在中国犯事就有豁免权。奥列格被除名,应成为重新审视“外事无小事”的起点,也应成为反思国民心态的契机。

                                                                                                                 ——《中国青年报》

不是说老外“跷脚骂人”不该被处理,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样的事情,更缺乏相应的社会思考,多流于“口水 爱国主义”和情绪宣泄。假如“翘脚骂人”的不是一个老外,而是中国人,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还会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社会关注,当事者还会不会受到所在单位的处 理?

                                                                                                                 ——《广州日报》

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既有接纳世界各地英才的宽容胸怀,又不惧以公正的法律约束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个人,不管他来自哪里。在这个意义上,奥列格的恶劣行为受到舆论谴责,进而被北京交响乐团除名,恰恰证明了北京这个国际都市的成熟。

                                                                                                                 ——《北京青年报》

四川香港援建项目

敬畏每一分善款,也是来自捐款方的要求。香港方面考虑收回捐款,就在于善款来自于社会,在使用与监督上都有严格规定。香港方面必须对公众负责,保证善款不被滥用,否则其捐赠行为将受到公众质疑。绵阳未经与捐款方充分协商就将援建项目拆除,无异于伤害了每一个捐款人。

                                                                                                                 ——《京华时报》

在云遮雾罩的“城市经营”中,收益会使善款相形见绌,但是一拆一建之间,善款被轻忽乃至被亵渎。反观比绵阳富裕得多的港府,却对200万元耿耿于怀,竟“考虑要求收回”。港府捐出的钱没有一分是其官员的私产,只不过在他们心中,公众给予的代理权“重于泰山”。

                                                                                                                  ——《南方都市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