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伊伯特:写电影的人

magasa2012-07-03 14:02

 

magasa 
任何对罗杰·伊伯特“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这一头衔心存疑虑的人,在读过《伟大的电影》和《在黑暗中醒来》后,或许都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 
年过七旬的罗杰·伊伯特伴随着“新好莱坞”(相当于美国电影的新浪潮)成长起来。在他之前,有詹姆斯·艾吉、曼尼·法伯、宝琳·凯尔、安德鲁·萨里斯、斯坦利·考夫曼将电影评论提升为一种令人尊重的、严肃的新闻写作,并且成为全美知识分子瞩目的文艺焦点。伊伯特在影评写作的“黄金(1603.90,6.20,0.39%)一年”(1967年)入行,准确地把握住了青年电影的时代特点。在围绕《邦妮与克莱德》、《2001太空漫游》、《逍遥骑士》展开的几次大规模影评战斗中都站在了正确的一方,罗杰·伊伯特成为1970年代的影评骄子,并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文艺评论奖,成为第一位获该奖的影评人。 
伊伯特对同龄的“新好莱坞”导演总是不吝慷慨的赞词,罗伯特·奥特曼、马丁·斯科塞斯的屹立不倒,离不开他的奋力疾呼。在书写“新好莱坞”的历史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伊伯特的评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伊伯特的影评生涯长达40年,如今非但未显衰竭,反而声望日隆,这离不开他对新媒介平台的迅速理解和利用。1975年,他和同样来自芝加哥的影评人吉恩·西斯科开创了一档电视影评节目。电视影评并非伊伯特发明的新鲜事物,但能做到收视人数超过千万,并把影评人捧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那可能除了伊伯特和西斯科的节目别无分号了。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伊伯特早早将自己写过的全部影评搬到互联网上供读者检索,还开了更新频繁的博客,让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每一代的影迷中。 
亲身经历过电影黄金时期的伊伯特显然对电影文化在票房大片时代的没落痛心疾首,再也不会有狂热影迷在普通电影院的门口排队等待观看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和戈达尔的《周末》了。他说:“对于许多电影爱好者乃至最狂热的爱好者而言,早期经典电影仍然是一片尚未开发的领域。作为一家日报的影评人,我不想一辈子只把眼光放在当代影坛。”这是伊伯特写作“伟大的电影”专栏的缘起。向影迷推介、分析影史佳作,应是影评人最重大的使命之一,也是最能让影评人一展毕生所学的最佳演武场。伊伯特挑选的这一百部电影包括了从《四百下》到《阿普三部曲》,从《彗星美人》到《甜蜜的生活》,从《潘多拉的魔盒》到《天堂之门》,国别、类型、题材的涵盖都尽可能的广泛,因为伊伯特笃信,好的影评人、好的影迷,都应当是口味广泛、不拘一格的。 
伊伯特善于透过影片来透视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比如他在评论安东尼奥尼的《奇遇》时说:“为什么我们不再有《奇遇》这样的电影了?因为同样的问题已经没人再问了。‘活着是为了什么’已经被‘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 
但他也敢于将个人的视角置于时代之上,例如在评论《乱世佳人》时,伊伯特写道:“(影片)从感性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内战,‘古老的南方’相当于阿瑟王的宫殿卡梅洛特。内战的目的仿佛并不是为了去打败南部邦联、解放黑人奴隶,而是为了给斯佳丽·奥哈拉小姐以应有的惩罚。” 
对初学影评写作的人而言,伊伯特的文章是最佳教程,它并不卖弄高深的术语和黑话,用简单的英语写成,但又不失幽默和偶尔为之的刻薄。如果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入手分析某部影片,伊伯特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先抓住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一处最具冲击力的剪接。比如他分析《白日美人》:“影片中从未出现露骨的性爱场面。片中有一幕场景最为著名,凡是看过的人都一次又一次地提起;但在这一幕中,我们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不明白。一个嫖客带来一只小小的漆盒,他打开盒盖,先让另一个妓女看盒里的东西,又让塞维丽娜看。作为观众,我们始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只听见盒里发出轻轻的嗡嗡声。第一个妓女拒绝满足那个嫖客的神秘要求。塞维丽娜也拒绝了,但接下来镜头切换得十分暧昧,随后的一幕暗示我们可能已经发生了某些事情。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字面意义上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象征意义上的真相,那就是盒子里装的是对于那个嫖客来说极其色情的东西;这种真相才是布努埃尔所关注的。”短短一段话,《白日美人》的核心精神被勾画出来。 
如果说《伟大的电影》是对电影史的某种总结陈词,《从黑暗中醒来》则更是伊伯特个人生涯的摘要呈现。全书包括伊伯特早年作为记者撰写的人物特写、具有代表性的影评文章(并非像《伟大的电影》是事后的回顾和盖棺,这里辑录的影评多在片子上映时写成,更能反映影评人的前瞻眼光),及若干主题各异的电影散文。 
伊伯特并非事事都有先见之明,例如他对电影胶片是否会为数字技术所取代的判断就距离后来的事实相差甚远,但他坦然将当初预测错误的文章收入书中。这些带有明显历史局限的思考,正巧成为最鲜活的一手记录,大约伊伯特自己也没想到这点。 
我们阅读罗杰·伊伯特,同时也在阅读一份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文化史档案。

by magasa 

 

作者: 罗杰·伊伯特
译者: 殷宴   周博群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5

 

任何对罗杰·伊伯特“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这一头衔心存疑虑的人,在读过《伟大的电影》和《在黑暗中醒来》后,或许都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 

年过七旬的罗杰·伊伯特伴随着“新好莱坞”(相当于美国电影的新浪潮)成长起来。在他之前,有詹姆斯·艾吉、曼尼·法伯、宝琳·凯尔、安德鲁·萨里斯、斯坦利·考夫曼将电影评论提升为一种令人尊重的、严肃的新闻写作,并且成为全美知识分子瞩目的文艺焦点。伊伯特在影评写作的“黄金(1603.90,6.20,0.39%)一年”(1967年)入行,准确地把握住了青年电影的时代特点。在围绕《邦妮与克莱德》、《2001太空漫游》、《逍遥骑士》展开的几次大规模影评战斗中都站在了正确的一方,罗杰·伊伯特成为1970年代的影评骄子,并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文艺评论奖,成为第一位获该奖的影评人。 

伊伯特对同龄的“新好莱坞”导演总是不吝慷慨的赞词,罗伯特·奥特曼、马丁·斯科塞斯的屹立不倒,离不开他的奋力疾呼。在书写“新好莱坞”的历史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伊伯特的评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伊伯特的影评生涯长达40年,如今非但未显衰竭,反而声望日隆,这离不开他对新媒介平台的迅速理解和利用。1975年,他和同样来自芝加哥的影评人吉恩·西斯科开创了一档电视影评节目。电视影评并非伊伯特发明的新鲜事物,但能做到收视人数超过千万,并把影评人捧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那可能除了伊伯特和西斯科的节目别无分号了。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伊伯特早早将自己写过的全部影评搬到互联网上供读者检索,还开了更新频繁的博客,让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每一代的影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