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习栏目 >
第一财经实习经验分享
导语:来到《经济观察报》将近两周了,因为之前在第一财经实习的经历,我总是忍不住将两家财经媒体进行比较、分析。而各个小组开始选题策划之后也让我开始相信,不管流程如何、日报还是周刊,在财经新闻的采写编评上,两者有诸多的共通之处。所以,我旧话重提,把这篇去年实习归来写的《第一财经》实习之业务篇分享给大家。

B组/刘晓景

来到《经济观察报》将近两周了,因为之前在第一财经实习的经历,我总是忍不住将两家财经媒体进行比较、分析。而各个小组开始选题策划之后也让我开始相信,不管流程如何、日报还是周刊,在财经新闻的采写编评上,两者有诸多的共通之处。所以,我旧话重提,把这篇去年实习归来写的《第一财经》实习之业务篇分享给大家。就像真相不可能到达,财经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只希望跟大家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第一财经实习之业务篇

 前言:小时候把English读成硬给利息的当了银行行长,读成因果联系的成了哲学家,读成硬改历史的成了领导,而我不小心读成应该累死,成了记者。就新闻业务方面来说,有时候提高是无止境的,但有时候它的天花板举手就能够触及。
 
要结束每天在床上睡十几个小时的“懒人生活”,写写总结神马的最有效了。
 
PJ概念
 
提及财经新闻,可能很多人首先映入脑海的是证券、基金、股票等等经济行为。这只是狭义上的财经新闻,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开始演变成一种“大经济”的概念。覆盖全部社会经济生活和与经济有关的领域,包括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从宏观到微观等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领域。比如,像威廉王子大婚,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娱乐报、都市报等应该关注的内容,但是财经报纸也同样会作为重点内容来关注,因为王子大婚刺激了经济行为,王妃经济所带来的效应等等,对于疲软的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可能因为宽泛所以难以界定,国内业界和学界至今没有一个对于财经新闻公认的界定。
 
经济日报社前社长武春河在谈到该报定位时曾经提出了一条著名的论断:“宏观讲形势、中观讲思路、微观讲案例。”具体来说,宏观讲形势,就是发展趋势、大势、走势,与实际经济运行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研究还有什么问题,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即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报道;中观讲思路,作为地方或行业,中观这一块,要报道好他们怎么落实中央的政策,有什么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新的措施,工作上有哪些创新,即区域经济或产业报道;微观讲案例,我们讲微观怎么报道,工作上有哪些创新,即公司新闻。我个人认为这个思路也可以成为很多财经新闻的写作思路,宏观写通讯、中观写消息、微观写特写,这样几乎就可以把一个经济事件覆盖的非常完备。
 
就《第一财经日报》来说,它有三大新闻中心:政经、产经和财经中心。政经新闻中心的版面主要有:要闻、经济全局、中国、观点、深观察、新闻人物、环球等,如上所述,关注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面上的新闻;产经新闻中心则主要关注所有产业面和公司新闻,条线主要有航空、物流、能源、汽车、医药、食品、奢侈品、消费品等等;财经新闻中心则主要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投资两叠,涉及的主要是基金、证券、股票等,也就是狭义上的财经报道。除此之外,还有管理周刊、3C周刊、基金周刊、汽车周刊和环境周刊五个副刊,周五还会加出生活风尚。可以说,从版面安排上来说,第一财经日报已经覆盖了大经济的各个领域,当然对于立志要做“百年大报”的第一财经来说,对于记者的新闻业务水平要求,自然也是很高的。
 
新闻伦理
 
由于对于公司和产业的兴趣使然,一开始,我便坚定地选择了产经中心,作为实习四个月的“归宿”,而实践证明,我确实在这个群体中受益颇多,对于记者这个职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很多人都认为,财经记者应该是记者里最“有钱”的一种。不过和大多数新闻民工一样,财经记者的窘迫也是显而易见。而这就涉及到了财经报道的新闻伦理之争。
 
19世纪末,赫斯特在美国报业中掀起的黄色新闻浪潮应该是新闻学子都非常熟识的。1904年,普利策就在纽约出版的《北美评论》中撰文指出,报人应该怀抱崇高理想,并负有急公好义的使命,对本身所接触的问题具有准确的知识和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以造福大众为目的,不应屈从于商业利益或追求个人的权利。也就是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不过,对于责任的不同理解,造就了新闻理念中两种冲突的方向:一种是“中立(neutral)”模式,强调媒介传递社会信息、检测社会环境的功能,认为媒介是社会生活的传感器,记者是社会发展的旁观者,只应该客观中立地报道事实。一种是“参与(participant)”模式,即站在报刊社会责任理念的立场,强调媒介的选择、守望和诠释功能,认为媒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记者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应该积极主动地传达出社会不同阶层的声音,协调现代社会各方利益,推动社会进步。
到报社的第一天,就上了关于中立和参与的生动一课。一篇名为《家电下乡变形记》的文章揭露了商务部所主推的“家电下乡”政策在遭到一些人的钻空子之后,农民的补贴不但没有被落实,反而白白被骗走的故事。文章以一个农民真实的遭遇为主线讲述了家电下乡中的种种政策弊端,引用大量数据增强矛盾性,本应是一篇佳作,但第二天《第一财经日报》便被商务部下了最后通牒:这篇文章完全否定了家电下乡政策的成果,以偏概全,影响恶劣,要求网站撤稿并发表更正说明。之后,报社上下便开展了以学习三项精神为主题的培训,记者和中心主任、编辑在多次会议上做检讨,并将相关记者停职3个月。当然,中间最大的失误在于记者所引用的一组数据并不是家电下乡的真实调查数据,而是其他方面的。不过,记者先入为主,以自己的看法来引导文章的走向,对于事实没有进行以旁为主的监督和观察,而是身在其中,将个人观点强加文章主旨,最终导致了文章的偏差。而市场化的今天,很多报纸为了明哲保身,对于这些涉及敏感话题的报道尽量都避而不谈或者点到为止,从而使“中立”成了很多报社最终的选择。
 
新闻民工?
 
和其他媒体一样,财经新闻也避免不了市场化的冲击。第一财经日报隶属于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包括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电视、广播、通讯社、研究院、一财网、出版以及一系列的媒介衍生产品(财经资讯产品和财经公共产品)。除了新闻采编,一家市场化运营的报纸,当然少不了广告、发行、市场等部门。在最开始,很多人认为市场化意味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机关报的宣传桎梏,但很快,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在那些并购了本国大部分媒体的大公司眼里,新闻不过是另外一种商业产品。”尤其受新媒体和市场化的双重冲击下,纸质媒体的预算被大幅度削减,许多记者没有年薪和固定的月薪,越来越多的记者的主要收入是靠稿费收入,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新闻的煽情、片面和夸张,最终导致职业道德的缺失。同样市场化运营的国外媒体,为什么有那么多高质量且故事性强的新闻稿件产生,也是与他们的薪酬体制有很大关联。以最富盛名的英国《金融时报》为例,FT的薪酬体制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对记者也没有明确的月工作量目标。他们的理念是:每个人来这里的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是很有事业心的,都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感,没有人会故意拿着钱不干活;FT招聘他们,就表现了对他们的信任;给出了工资,就是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FT给出的认可越高,记者越有压力,内在的驱动力是自然产生的,何况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偷懒的人在这个环境中是呆不了多久的。
 
而纵观国内的财经媒体,近百万的新闻工作者,43%都没有任何劳动合同。在一财,版面有限,但是条线记者却非常之多,拿产经中心来说,每天只有4个版,但是条线记者都有将近50多个,分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而条线的情况不同,记者的发稿量也有很大区别,类似于分专业的热门和冷门,并且条线划分并不十分规范,而且还有每月15条的通讯社稿要求,一旦完成不了,一条100块,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一半都没有了,尤其年轻记者如果没有广博的人脉,鸭梨将会相当大。但是他们身处在同一个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下,同一条线的自然避免不了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就是必须有人在绩效考核之后达不到标准,收拾包袱,走人。所以财经媒体的记者流动性非常大,就应了那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管你是不是御林军。”
 
采访如何增值?
 
一直以来,中国的财经新闻报道一致处于尴尬之中,一句话来说:“一般读者看不懂,专业人士不爱看。”除此之外,深入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记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往往认为一叶知秋,而殊不知是以偏概全,从而造成报道有违事实;专家长期占据版面,挤占公众话语权;媒体丧失公众立场,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信源不加证实,报道难以资源其说,媒体慢慢丧失公信力等等。一财在2004年就曾因信源的问题,与富士康对簿公堂。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官司不了了之,但是一些采编人员的疏忽和粗心却不能不被一再提及。因为财经新闻除了提供信息,还可能直接影响受众对市场和投资的判断,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或者命运。我在实习之初所参与撰写的一篇关于铁矿石谈判价格的文章发表之后,造成了第二天几家上市公司的交易停牌,可见财经媒体的影响之大。
 
不过对于读者来说,发生了什么固然重要,但他们更想知道的是,此后如何趋利避害。对于我这个并不是学经济出身的财经记者来说,经济学家和业界人士成了须臾也离不开的拐棍,日报催命的截稿时间更使我来不及消化那些拗口的专业名词,于是“术语+数据”成了我实习前段时间的所撰写的新闻的标志。但这样的新闻是没有人愿意看的,正如我们主任所说,不要写行业新闻,这样的新闻最好写,也是没有人看的。《华尔街日报》就要求记者的稿子必须让受过8年级教育(相当于中国初中水平)的人就能看懂,所以必须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有着足够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而这些也是我接下来要全面学习和提高的部分。
 
每天,财经记者的邮箱里都会被各种信息填满,会被邀请参加各种各样的论坛和活动,在这些邮件里,充斥着各种专家学者的名字。记者不得不赶场一样奔波在几个论坛之间,紧张地记录着这些专家的观点,生怕有所遗漏。我就曾经一周之中连续参加三个论坛和四个活动,在上海期间,也几乎把所有的五星级酒店都去了个遍。不幸的是,如今网站和论坛主办者的配合更加挤占了平面媒体记者发稿的空间,往往论坛一结束,记者还在回报社的路上,新闻门户网站就已经挂出了此次论坛的专辑,里面包括了所有发言的原始记录,包括插科打诨。除此之外,苦苦追踪这些论坛的报道,也大多是一些公共信息,对编辑部几乎没什么吸引力。如果能够发表,位置也在版面的边边角角。而编辑部需要的是,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这就要求记者带着头脑,从论坛和新闻发布会的材料堆里爬出来,争取证实另外的论点。记者对自己所覆盖的领域,要拥有起码的辨别力,既要符合新闻规律,也要符合经济规律;既看到了别人看到的问题,也看到别人尚未看到的问题。我想,这就是财经记者的门槛。
 
记者的消息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编辑提供线索、外媒和其他媒体上的报道、自己所在领域的信息提供者。不过对于社会上的消息提供者,记者应该在心里多打几个问号,对于很多主动爆料的业内人士更应该多几分警惕,因为他们往往与某些利益集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国美的陈晓退出事件为例,在陈晓辞职前夜,就有人到各大媒体主动爆料,说陈晓要推出国美董事会,并爆国美的几大商业秘密。事后证明,陈晓是退出了董事会,但并没有爆料任何与国美相关的商业内幕。
 
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是,记者如何能练就自己的火眼金睛,从冗杂的信息里快速选出那些最具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几个月的实习,我认为有几个窍门是可以掌握的:1、扩大信息源。从目击者或参与者那里获得信息,是每个记者的期望,这样的报道更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但是如何找到这些重要的人物呢?记者要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室和档案夹。每天整理,并实时更新,这应该是写稿之外,最繁琐的工作了,但是却非常有价值,有意义。最好将资料分门别类,专家、行业从业人员,采访、讲稿,联系方式、公司邮箱及地址等进行尽量细分化的整理,除此之外,还要将同一主题的不同采访对象的内容放在一起,记录相关重要人物的采访内容,仔细归档。
 
2、脑子里存一些数据。财经记者不是经济学专家,但遇到具体问题,至少应该知道去找什么样的经济学专家,这就需要财经记者头脑中,要有经济学专家的基本知识框架。至少,头脑中应该有5到10个关键指数,以帮助自己选择和判断。不过,有一个数字永远重要,那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我们用来分析趋势的许多数据,都根据GDP来衡量。
 
3、寻找替代数据。记住这些领域中的关键数据,稍加分析,就不用依赖他人。英国《金融时报》一位记者就把猪肉的价格作为农村经济健康的晴雨表——当猪肉价格跌了,农村经济就会有问题;涨了,就有相对的繁荣。用替代数据的好处是节约时间,比如,利率——主要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由人民银行定,在一些贷款利率上有一些灵活性。记者可以根据银行间市场的活动看是否有要求提高利率的压力存在;信贷——目前的经济迅猛增长得到了银行信贷的同步支持,因此很清楚,如果银行信贷略微放慢速度,GDP增长也会略微放慢,尤其是M2可以反映出信贷增长,因此它又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以预测未来的增长趋势。
 
4、上下兼顾。举个例子,如果了解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的影响,中小股民也能说上几句,可如果讨论对流通股补偿的定价问题,以及到底应该不给谁,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和经济学界的看法却水火不容,这样的报道就必须找到各方的观点的主要代表,把争论的各个层面展现给读者,才能让公众看到诸如此类的经济事件中,自己的利益可能发生哪些调整。
 
5、随时记录灵感。其实新闻点就像狡兔一般,也是转瞬即逝的,我每天都会随身携带采访本,也许在坐地铁、下楼梯或者看某些东西的时候就会突然想到一个选题角度,马上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查阅一些资料进行后续的补充,最后形成完成的报道。实习期间,我已经用掉了三个采访本,上面的记录,密密麻麻。
 
6、为选题归档。每天上午找选题,报选题已经成了程序化的步骤。一天一个或者几个,每月就有几十个上百个,每年就有上千个,所以一定要有系统的档案记录,我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选题档案,并且保留了备忘录。这里记录的是一些时效性强,或者看上去很热门的选题,时刻提醒自己,这些选题如果不赶快完成,机会就可能消失,或者被竞争对手抢走。
 
采访难点与应对
 
  有个经典的笑话,如果把三个经济学家放在一起,你会得出四种相互矛盾又各圆其说的观点。作为一名非经济学类出身的记者,我在撰写新闻稿件的时候,总是缺乏信心,使得我毫无疑问地信赖专业经济学家。不过,经济学家带给人们的可怕错误还记忆尚存:“马来西亚走在一条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上,2020年将实现成为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目标。”这是马来西亚中央银行1997年初说的,随后马来西亚就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8%的经济增长幅度大幅下降;“日本经济和股市的势头就是向上。”1988年经济学家这么写,几天后东京股票市场大跌,日本经济陷入了停顿时期,至今还没有摆脱出来。所以一个矛盾的现实是,新闻需要引用经济学家的话,但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不会引用他们错误的话?老师曾告诉我三个结论:一、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要把责任推到经济学家或者专家身上;二、不要作出超出你手中证据的判断;三、自学经济。
 
  不过这样就会存在一个矫枉过正的问题。有时候,我所知道的经济并不比专家那么深刻,过于迷信经济学原理和模型,以至于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一个老师就建议我说,有时候,公众并不一定非要知晓其中的技术细节,记者应该更加关心决策程序的透明性、合法性和公正性。比如,关于3G这样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发表过像中国媒体这么多的报道,然而尽管连篇累牍,但读者却未必能看懂,如果陷入连专家都不明白的3G技术讨论中,公众只能越听越糊涂。再以日本地震时,关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公众关心的是到底会不会核泄漏,危害到底有多大,这个时候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就不需要对于核电站技术过多细枝末节的描述,而更应侧重通俗易懂的核泄漏结果和危害的表达。
 
新闻,然后才是财经新闻
 
    和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新闻写作方式不同,虽然倒金字塔式、华尔街日报体式也通用,但财经新闻的写作仍然具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写作方式,就像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FT记者培训课程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你是一个记者,然后才是商业或者金融记者。”谢潞锦老师曾说,只有在都市报工作十年以上的记者才能真正做好财经报道。
 
    和其他新闻一样,一篇好的财经报道应该是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有导语、生动的引语、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同样准确性、及时性也是前提条件。不过有两个特殊的元素要加入,数字和分析。这里推荐一本书给大家,《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作者是华尔街日报著名的财经记者布隆代尔,他在书中举了一个很直观的例子:美国有114.3万退休金领取者,今年能够拿到的退休金额比去年少63亿美元,显然,这条讯息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变化,但这些知识抽象的数字,无法解释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把读者带到某个城市一个上了念头的小酒馆前,把那些月收入不到40美元,因无力购买食品、支付账单而在绝望中生活的几位老人介绍给读者,人们就会深刻感受到减少退休金对于社会的具体影响。我在实习期间第一篇完全自主选题、采访并写作的文章《运菜老板的苦日子》,是为了反映几次油价上调对于货运司机带来的影响,反映出物流成本对于CPI指数的影响,找出物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以一个货运司机的经历为主线,讲了一车毛豆从海南到上海的颠簸之旅,讲的就是一个故事,最后被刊登在了当天报纸的头版第六栏,对我这个新手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了。
 
   实习期间,我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其中自己独立才写的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的比重,由于没有经济学的基础,在刚到报社时,自己连看财经报道都感觉非常吃力,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从入门到略知一二,甚至后期的独立报选题和参与版面策划,自己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的。就写作方面来说,我的思路大致如下:
 
1、明确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这是故事的中心思想
 
2、找个恰当的例子支持你的观点
 
3、注意讲故事的角度,尽量使听众产生认同感
 
4、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5、对故事进行适当加工,使之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6、去掉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繁琐细节
 
7、确保故事有个真实可信的结局
 
8、篇末点题,把故事的中心思想揭示出来
 
  这样的程序其实已经包括了文章从成文到修改的整个过程,不过按照《华尔街日报》讲故事的方法,四个步骤就足够了:
 
1、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2、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新闻推到读者眼前
 
3、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4、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次关系
 
从哪里获得独家消息
 
   有了采访和写作,独家新闻是每个记者孜孜以求的东西。记者们都有自己颇为壮观的名片薄,里面装着的是自己的人脉,资源,同时也可能是自己独家消息的来源。在每周的例会上,中心主任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抢独家,多挖掘独家,这不仅是一张报纸夺人眼球的重磅炸弹,也是一群人为之奋斗的原因。新闻不是跟出来的,是爆出来的。
 
那么消息源就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东西必须有人提点,你才能发现。所以,不仅要更新自己的档案夹、选题夹,还要时时更新你的通讯录,并常常保持联系。在我实习期间获得的千余张名片中,有一部分人是独立放置的,他既不是公司高层,也不是无名小卒,而是“中间人”。他们不在顶端决策层,但却对政策十分了解;他们不在基层,但却对下面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为什么要强调他们?我认为,来自高层的信息源当然有用,但他们的身份往往限制了对他们的使用,不仅如此,他们地位太高,往往看不到下面的事情;他们工作太忙,脑袋里要装的事情太多,往往没有时间去理会某个不名一文的媒体记者;他们太在乎自己和所属机构的地位和形象,很难给出诚恳全面的意见;而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对记者“无可奉告,不方便接受采访,请先发采访提纲过来”。
 
    但是中间人却能够提供很多的细节,引导记者们去把故事写得栩栩如生。他们很少去怀疑别人,而且,如果有人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他们会觉得受宠若惊,会很乐意和记者合作,最后,这些中间人还可能发展成高层人物,而他们也会记得当年的老熟人。比如,中钢高层领导换人的消息就来自一个中间人正在参加股东大会时的一条短信,而第二天就成了我们报社的独家,因为和33相熟,他只告诉了33。
 
    不过仅仅一条线索难以成为劲爆的独家,它还需要很多材料的支撑,需要记者进行提炼和抽取。这里我想强调一下,电话采访固然速度快,但是编辑们还是更鼓励记者到现场去看一看。这样做不是为了报道发布会本身,而是在现场,许多大人物都会出席,可以通过发言人的言辞和体态,发现一些文字新闻稿里没有的信息,甚至冲突。我的带教记者33是报社首席记者,平时自己要参加的活动非常多,出稿量也非常大,但质量也非常高,原因就在于她注重到现场抓取,不管多忙多累,但凡有一丁点时间,她都要亲自到活动现场。
 
     在根据现有材料进行推断的时候,我这个时候就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1、造成这个具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否也能在其他地点对其他人或组织产生同样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符合逻辑?
 
   其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是新闻里面最简单的逻辑,而万变不离其宗,在进行任何报道的时候,只要抓住了这个核心思维,就能做到准确完备,滴水不漏。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