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善意

王淼2012-07-23 10:23

 

王淼 
媒体人,原《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热心读者 
关于三国,无数的书、电影、电视、戏剧都在演绎这段历史。主人公无非是刘备、曹操,孙权都没资格争夺主角的正朔。在很多人的眼里,乱世英雄都是极自私的,为了争夺所谓“天下”无所不用其极。“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正是这种历史观的生动描述。这种历史观反映了人性的悲观。近年来,学者解读历史时总结出的“潜规则”、“血酬定律”都是这种历史观的延续或发挥。也有人相信历史的善意并加以解读,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就是这样一本书。 
当然,陈舜臣写的是小说,不是学术性的历史著作,所以他尽可能地在历史的空白处用自己的想象涂鸦。 
中国的史家写三国时往往不愿正视东汉末年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对这两种曾广为流传的道教始祖评价往往不高,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缺乏宗教的关怀。在陈舜臣的小说里,这种观念被颠覆了。主角不是曹操、刘备,而是五斗米道弟子陈潜和美丽绝伦的教主夫人少容——得知太平道准备起事后,少容安排陈潜入关前往巨鹿,其目的一则为观察太平道的实力,二则为托付给五斗米道的几十万条性命,乃至天下万民找一个可以依托的人。 
《秘本三国志》的故事正是这样展开的。对于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作者作了一个明暗对比。与少容为天下计的情怀相比,太平道的张角则是以宗教谋个人野心的代表;与五斗米道的教规严整相比,太平道则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与五斗米道相似的是,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即“浮屠”,浮屠信徒西域月氏人首领支英同样在寻找可以寄托的乱世英雄。 
曹操一度是他们中意英雄,在小说中五斗米道给了曹操很多支持,这是对历史上曹操发迹之谜的一个解读。《三国演义》中,无论是讨董卓,还是出走长安,曹操没有多少军马。按各种计数,最多不过万人。他打败青州的黄巾军后,却一下扩军30多万。这30多万军队,连同家属,让曹操有了可以和袁绍、袁术、吕布叫板的资本,真正成为可以号令天下的人物。曹操真的以少胜多,以小鼠之身吞下头大象?历史没有答案。《秘本三国志》猜想,在五斗米道的斡旋下,信仰道教的黄巾军和曹操达成了某种协议,曹操成为军事上的“显”首领,而少容则成为精神世界的“隐”首领。这种猜想带有某种现代政治的痕迹,但并非全无根据。 
在东汉末年那样的大乱时代,草民需要在生离死别、变化不居中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这种需要也许并不能为主流知识分子理解。但现实中的五斗米道,正如陈舜臣所说,在太平道因黄巾举兵遭灭顶之灾后,得以幸存下来,继续作为劳苦大众灵魂的寄托和归宿,直到佛教在中华大地兴盛。 
在《秘本三国志》中,陈舜臣褒五斗米道而贬太平道,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眼里,五斗米道不是单纯的道教。对创始人张陵和陈潜在白马寺活动的描写,都在暗示着五斗米道受佛教影响深刻。三国后,南北朝时期,中国土生的五斗米道彻底消失,佛教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兴。五斗米道真消失了?还是佛教化了?这是值得考证的历史之谜。 
据史载,张鲁经营汉中颇有成绩,收容难民、建立义舍、公平交易、民族团结,汉中是当时最平静的地区。张鲁有甲兵20多万,曹操征讨时完全可以力战,所以轻易投降曹操,适合的理由恰是作为教主的张鲁(张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没有永远割据汉中的野心,不愿陷汉中百姓于水火。《秘本三国志》把这些都归为少容的安排有些牵强,但小说以一脉贯之也未尝不可。 
秘本自然少不了密谋。视角的变化使不可告人的阴谋变得让人起敬。陈舜臣写刘备投袁绍是刘与曹操的密谋,为助曹操夺得天下;写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孟获的合谋,怕南中少数民族不服治理;诸葛亮伐魏也是与司马懿约定好的伪装作战,目的是相互制衡国内的真正主战者。 
陈舜臣开给天下苍生的药方只有一张,即一统天下,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三国的组织性紊乱,要条理化,绝非一朝一夕或某个强人能完成的。最清醒、最先察觉这个问题的是诸葛亮,他过人地预见到,天下三分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在三方势力均衡的基础上,至少能在数十年中让各方百姓安居乐业。隆中对实际正是这样一种战略谋划。这天下三分,与其说是为刘备谋划,还不如说是为百姓谋划。蜀国的战与和都是围绕着诸葛亮天下三分的想法进行。诸葛亮治蜀期间六出祁山,回头看确实不像在为真正统一江山努力,与曹操赤壁前的信心与气势简直毫无可比性。以前后《出师表》为例,前者主要是告诫刘禅如何做皇帝,后者主表伐魏决心,大规模兴师动众的原因只是“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对于胜负,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没有把握,所以他说“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以此推之,诸葛亮实际一直在以战求和,通过宣示武力削减魏的统一信念,这也是他坚决不采取魏延出兵子午谷之谋的原因。 
统一需要条件和时机,历史证明,西晋勉强实现的统一只维持了20年,带来的则是近三百年的分裂和战乱。陈舜臣作为一个日本人,能够深入古籍,体查中华先贤为天下百姓谋划的良苦用心,难得。至于是否历史真实,小说本就允许虚构。同样的虚构,对历史多些善意也不错。 

by王淼 

媒体人,原《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热心读者 

 

作者: (日) 陈舜臣
译者: 崔学森 等 / 丁子承 王昱星 校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0.5

 

关于三国,无数的书、电影、电视、戏剧都在演绎这段历史。主人公无非是刘备、曹操,孙权都没资格争夺主角的正朔。在很多人的眼里,乱世英雄都是极自私的,为了争夺所谓“天下”无所不用其极。“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正是这种历史观的生动描述。这种历史观反映了人性的悲观。近年来,学者解读历史时总结出的“潜规则”、“血酬定律”都是这种历史观的延续或发挥。也有人相信历史的善意并加以解读,陈舜臣的《秘本三国志》就是这样一本书。 

当然,陈舜臣写的是小说,不是学术性的历史著作,所以他尽可能地在历史的空白处用自己的想象涂鸦。 

中国的史家写三国时往往不愿正视东汉末年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对这两种曾广为流传的道教始祖评价往往不高,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缺乏宗教的关怀。在陈舜臣的小说里,这种观念被颠覆了。主角不是曹操、刘备,而是五斗米道弟子陈潜和美丽绝伦的教主夫人少容——得知太平道准备起事后,少容安排陈潜入关前往巨鹿,其目的一则为观察太平道的实力,二则为托付给五斗米道的几十万条性命,乃至天下万民找一个可以依托的人。 

《秘本三国志》的故事正是这样展开的。对于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作者作了一个明暗对比。与少容为天下计的情怀相比,太平道的张角则是以宗教谋个人野心的代表;与五斗米道的教规严整相比,太平道则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与五斗米道相似的是,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即“浮屠”,浮屠信徒西域月氏人首领支英同样在寻找可以寄托的乱世英雄。 

曹操一度是他们中意英雄,在小说中五斗米道给了曹操很多支持,这是对历史上曹操发迹之谜的一个解读。《三国演义》中,无论是讨董卓,还是出走长安,曹操没有多少军马。按各种计数,最多不过万人。他打败青州的黄巾军后,却一下扩军30多万。这30多万军队,连同家属,让曹操有了可以和袁绍、袁术、吕布叫板的资本,真正成为可以号令天下的人物。曹操真的以少胜多,以小鼠之身吞下头大象?历史没有答案。《秘本三国志》猜想,在五斗米道的斡旋下,信仰道教的黄巾军和曹操达成了某种协议,曹操成为军事上的“显”首领,而少容则成为精神世界的“隐”首领。这种猜想带有某种现代政治的痕迹,但并非全无根据。 

在东汉末年那样的大乱时代,草民需要在生离死别、变化不居中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这种需要也许并不能为主流知识分子理解。但现实中的五斗米道,正如陈舜臣所说,在太平道因黄巾举兵遭灭顶之灾后,得以幸存下来,继续作为劳苦大众灵魂的寄托和归宿,直到佛教在中华大地兴盛。 
在《秘本三国志》中,陈舜臣褒五斗米道而贬太平道,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眼里,五斗米道不是单纯的道教。对创始人张陵和陈潜在白马寺活动的描写,都在暗示着五斗米道受佛教影响深刻。三国后,南北朝时期,中国土生的五斗米道彻底消失,佛教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兴。五斗米道真消失了?还是佛教化了?这是值得考证的历史之谜。 

据史载,张鲁经营汉中颇有成绩,收容难民、建立义舍、公平交易、民族团结,汉中是当时最平静的地区。张鲁有甲兵20多万,曹操征讨时完全可以力战,所以轻易投降曹操,适合的理由恰是作为教主的张鲁(张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没有永远割据汉中的野心,不愿陷汉中百姓于水火。《秘本三国志》把这些都归为少容的安排有些牵强,但小说以一脉贯之也未尝不可。 
秘本自然少不了密谋。视角的变化使不可告人的阴谋变得让人起敬。陈舜臣写刘备投袁绍是刘与曹操的密谋,为助曹操夺得天下;写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孟获的合谋,怕南中少数民族不服治理;诸葛亮伐魏也是与司马懿约定好的伪装作战,目的是相互制衡国内的真正主战者。 

陈舜臣开给天下苍生的药方只有一张,即一统天下,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三国的组织性紊乱,要条理化,绝非一朝一夕或某个强人能完成的。最清醒、最先察觉这个问题的是诸葛亮,他过人地预见到,天下三分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在三方势力均衡的基础上,至少能在数十年中让各方百姓安居乐业。隆中对实际正是这样一种战略谋划。这天下三分,与其说是为刘备谋划,还不如说是为百姓谋划。蜀国的战与和都是围绕着诸葛亮天下三分的想法进行。诸葛亮治蜀期间六出祁山,回头看确实不像在为真正统一江山努力,与曹操赤壁前的信心与气势简直毫无可比性。以前后《出师表》为例,前者主要是告诫刘禅如何做皇帝,后者主表伐魏决心,大规模兴师动众的原因只是“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亡,孰与伐之?”对于胜负,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没有把握,所以他说“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以此推之,诸葛亮实际一直在以战求和,通过宣示武力削减魏的统一信念,这也是他坚决不采取魏延出兵子午谷之谋的原因。 

统一需要条件和时机,历史证明,西晋勉强实现的统一只维持了20年,带来的则是近三百年的分裂和战乱。陈舜臣作为一个日本人,能够深入古籍,体查中华先贤为天下百姓谋划的良苦用心,难得。至于是否历史真实,小说本就允许虚构。同样的虚构,对历史多些善意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