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7-20 14:06
2025年7月17日,大华银行发布的《企业展望调查报告2025(中国内地篇)》(下称“报告”)显示,超过80%的受访企业在未来三年有拓展海外业务的意向,尤其是制造业与工程业、批发贸易业。报告显示,东盟市场被中国企业视为最重要的海外采购市场、终端市场和未来投资目的地。
大华银行中国董事总经理、北京分行行长辛韬表示,东盟国家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矿、镍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棕榈油、橡胶等天然资源,这些都是中国需要的,也是中国进口品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另外,东盟国家涵盖的人口巨大,年轻人口多,中产阶层的家庭人数比例很高。随着东盟国家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更多产业链的落地,人们的劳动技能提升,这个市场将更加富有潜力和魅力。
在东盟,建立“朋友圈”
大华银行的创始人黄庆昌是一位华侨,生于马来西亚,祖籍福建。在创立大华银行之前,他曾开办公司经营橡胶、胡椒等土特产品,后又与好友合办硕莪粉厂,成为马来西亚当地最大的橡胶及硕莪粉制造商和出口商。后来,他将业务拓展至新加坡,并联合几位同仁创立了联合华人银行,即大华银行的前身。
近年来,大华银行在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在内的10个东盟国家广泛落子,在东盟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看到了东盟国家的发展潜力。
大华银行集团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研究主管全德健表示,就成本和人口红利两个方面而言,东盟市场具备一定优势。从成本上看,东盟国家的人力成本和生活成本较中国偏低,对于企业来说具备吸引力;从人口上看,东盟国家的人口总规模在全球位居第三,仅次于印度和中国。其中,年轻人口较多,消费与收入等均具备上升空间。
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三大动力分别是提高利润、增加收入、通过将业务分散到其他市场来降低经营风险。这与东盟市场所具备的优势不谋而合。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普遍面临的主要障碍为: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在新市场缺少客户,缺乏推动开拓海外业务的内部人才或专业知识,缺乏有关新市场的知识或信息,缺乏法律、监管、合规和税务方面的支持。
面对中国企业出海“入圈”与“扩圈”的难题,辛韬表示,大华银行为此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首先,大华银行此前带领了非常多优秀的人才去东盟,中国的企业走到东盟去,可以使用中国语言。其次,大华银行可以即刻为中国企业介绍朋友圈。最后,大华银行会帮助中国企业更真实地了解整个市场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文化,共同商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在东盟,布局供应链
“一开始,中国企业去东盟找市场,去销售产品。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供应链落地到东盟国家,并在此进行供应链的完善。”辛韬说。
辛韬提到,中国企业出海正由“中国+1”向“中国+N”转变。她以新能源汽车举例,一辆在东盟行驶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核心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占据整个汽车价值的约30%,轮胎来自泰国,电池来自印度尼西亚,其他一些零散的电子配件则可能来自马来西亚,销售则面向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中国企业出海最受青睐的东盟市场。
辛韬提到,随着中国企业产业链的输出,由中国出口的半成品实际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大华银行收集的资料显示,2025年,在跨境进出口贸易中,超半数使用人民币结算。这背后也体现了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海外布局。
而在东盟市场中,推动绿色化与数字化的供应链布局是当下需求及未来趋势,也为中国企业出海东盟市场带来了机遇。报告显示,推进供应链的本地化、多元化和数字化,是中国企业强化供应链韧性的主要手段。1/3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实现供应商来源的多元化。供应链出海,实现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也是不少受访企业的必选项。
辛韬表示,从绿色化角度看,这一趋势的形成与东盟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密切相关,但各国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原材料出口,而是希望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来避免“资源贱卖”。以印尼为例,原本出口镍矿的价值仅几十美元,加工为镍铁后价值提升至一百多美元,若进一步制成新能源电池,价值可达上千美元,这种产业链延伸直接推动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几何式增长。同时,绿色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即便是以农业为重要产业的泰国,也需通过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长远发展。因此,拥抱绿色经济成为东盟国家的共识。
从数字化角度看,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力是提升效率以应对利润承压的挑战。辛韬表示,在数字化领域,中国拥有全面且深度的技术应用场景,从智能制造的“黑灯工厂”到产业链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相关技术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成熟应用。东盟市场对这种能显著提升效率的数字化技术需求强烈。
出海的“用钱”需求
中国企业在东盟进行供应链布局时,面临着结算与融资方面的诸多挑战。大华银行中国交易银行部北京销售团队主管胡春歌提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出海意愿,但很多银行现有的系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在境外的融资需求。
辛韬表示,从贷款成本来看,东盟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印尼的卢比贷款成本较高,基础贷款成本达百分之十几,企业平均融资成本高达13%—15%,即便资质较好的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在9%以上;泰国的泰铢融资成本较低,贷款利率约3%,在东盟属友好水平;新加坡等地区以美元、新加坡元贷款为主,基础利率达6%。
在中国企业融资与出海用钱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融资,而后在海外使用。当企业在当地有业务且产生当地货币的应收账款时,对当地货币融资有较大需求。辛韬表示,大华银行会结合真实贸易结算货币提供服务,若贸易结算用人民币,便提供人民币贷款工具;针对当地货币融资需求,大华银行会结合汇率变化等实际场景给出完善方案。同时,中国企业的授信审批流程便捷,在大华银行中国走授信审批流程,再到大华银行新加坡总部审批即可,即便在其他国家有授信需求也适用。
辛韬提到,中国人民银行此前与多个东盟国家开展了货币直接兑换安排和相关便利性措施,为中国企业出海投融资生态提供了制度层面的保障。
胡春歌以近期大华银行搭建中国-印尼跨境资金池举例称,这一跨境资金池借助了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机制,实现了印尼卢比本币的划拨。即通过现有的资金池,实现“归集余缺”,中国企业印尼子公司的闲置资金可快速调拨至母公司,用于投资,或总部的资金可高效支持印尼子公司的运营需求。今年6月,大华银行接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将进一步便利跨境人民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