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进口药退出中国,涉及抗过敏、肿瘤等领域的畅销品

2025-10-22 09:55

10月21日,记者在美团等互联网药品销售平台看到,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角菜酸酯栓(商品名:太宁栓)一盒6枚标价已经超过900元。

造成该药品离奇涨价的原因在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消息,决定注销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注册证书,这也意味着这些药品后续将在国内停止生产销售。

80个药品停止生产销售

记者注意到,除了复方角菜酸酯栓,此次注销的药品中还包含多款临床常用药,例如,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片、男性健康药物非那雄胺片、维生素补充药物维生素B2片等。值得注意的是,这80多个药品注销均为“依申请注销”,即均由企业主动申请注销,很可能是一种商业选择行为,并非被吊销或是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等状况。

不过,这些注销药品绝大多数都不是独家产品,相关企业的批文注销也不影响其他持有同通用名批文产品企业的正常生产销售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同类药品断供的现象。

本次药品注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80个注销药品中,有40多个生产商是外资企业。业内认为,这是国家集采政策全面推行下,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外资药企为了保住药品高额利润而主动调整销售策略的一种表现。

从注销名单来看,外资注销的药品涉及范围广泛,覆盖了抗过敏、呼吸系统、糖尿病、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费卡华瑞的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可米)、葛兰素史克的“万托林”(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西安杨森的复方角菜酸酯栓、赛诺菲的利司那肽注射液(GLP-1受体激动剂类降糖药)等曾经的市场明星产品均在其中。

外资药企主动作出战略调整

虽然多数药品注销的具体原因不明,但部分品种的退市早有预兆。比如,西安杨森的独家产品复方角菜酸酯栓从2013年底提交申请到正式注销,间隔时间近2年。西安杨森的“太宁栓”之所以此次选择注销,主要是因为其全球范围已无原料可持续供应生产。

费卡华瑞的氯雷他定片也在注销行列。费卡华瑞是中国和瑞典合资的药企,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领域拥有深厚的市场积淀,而这款氯雷他定片作为其旗下的抗过敏药物,属于甲类非处方药和甲类医保用药,临床上广泛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商品“可米”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认知度。

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的注销同样引发行业关注。这款注射剂是临床上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在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等疾病的化疗方案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抗肿瘤药物领域仿制药的快速发展和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原研药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跨国药企利润受挫,只能选择将资源集中到更具竞争力的创新药领域。

葛兰素史克的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也选择了退市。作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沙丁胺醇类吸入剂凭借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的功效,成为呼吸科临床的基础用药,此次退市也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对吸入制剂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推进,本土药企的仿制药产品在质量和疗效上逐渐达到原研水平,同时在价格上具备明显优势,这使得原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此外,国家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也对药品的市场存续产生重要影响。不过从市场供应来看,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生产沙丁胺醇类吸入制剂,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需求。

此外,勃林格殷格翰也注销了一系列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批文。作为复方降糖药,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结合了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新型 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的优势,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具有减重、心血管保护等额外获益,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热门品种。随着国内药企对复方降糖药研发投入的增加,多款仿制药产品陆续获批上市,通过一致性评价后进入集采市场,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抢占市场,这使得原研产品的市场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此外,国家对糖尿病等慢性病药物的价格管控持续加强,医保谈判和集采政策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压缩了原研药的利润空间,当市场收益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时,企业选择注销批文成为理性的商业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