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习栏目 >
伦敦奥运开幕式带来的感动与反思
导语:当GDP总量占据世界第二之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如果我们要继续前行,是否应该放下好大喜功的浮躁心态,贯彻伦敦奥运传达出的人文理念,促进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让更多的国民享受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

B组/朱凌

如果要形容北京奥运开幕式,你可能会给出好多个候选项:惊艳、震撼、自豪……

而如果要形容伦敦奥运开幕式,“感动”一词足矣。

感动,首先来自开场的绿茵。有谁会想到,在钢筋水泥的现代体育场馆中,英国人竟活生生造出一块充满自然气息的新天地;

感动,来自走上舞台的护士和在他们呵护下安然入睡的儿童。英国人早已享有免费医疗,在奥运开幕式的舞台,他们要向全世界展示引以为豪的健康服务体系;

感动,来自对7年前恐怖袭击中56名死者的悼念。一个国家,要有怎样的人文情怀,才能在七年后依然对死去的同胞念念不忘,并向世界表达国人的哀悼?

感动,来自从志愿者中选出的舞蹈演员。伦敦的开幕式,不再是专业演员的专利,它真正调动了全民的热情,肯定了民众的力量;

感动,来自首先迎接圣火入场的工人们。在圣火入场的神圣时刻,等在门口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干部,而是这个场馆的建设者,他们的汗水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崇高的赞扬。

 

这样一场开幕式,让人不得不想起四年前的北京。

2008年,那时我还在高中的校园里为高考而奋战,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学校破天荒放我们一个晚上的假,准许我们打开电视收看开幕式。宏大的场面、惊叹的科技让我们目不暇接,每个场景都让在座的同学啧啧赞叹。国旗升起的那一刻,全班同学不约而同起身合唱国歌,这一刻,世界目光聚焦中国,奥运开幕式的空前盛况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不知道电视机前的英国人会不会像我们一样,但我想每一个英国人都会无比自豪,他们的自豪并不来自绚烂的场面,而是以人为本、尊重底层的精神内核。这一内核,便是给我们无尽感动的源泉。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一个个演员整齐划一,一幕幕场景美轮美奂,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太极拳……导演们用现代舞美展现着这些古老的传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古国重新焕发了生机。

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审美眼光,忽视纵向差距强行进行横向比较显然毫无意义,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伦敦奥运所展示的英国历史都深深镌刻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国家,每一个人、每一份职业,都被尊重和铭记,这是真正的参与、是每一个人的开幕式,也是奥运会的意义。

然而,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所展示的宏大场面似乎与现代中国人渐行渐远:四大发明缘于中国,但都没在中国发出新芽,反而成了西方进步的阶梯: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的启蒙;罗盘指引葡萄牙人探索新世界;火药成了新兴阶级终结末代贵族的有力武器。儒家之“仁”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但2000多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是有毒的疫苗、遍布餐桌的地沟油、致癌的奶粉、从小悦悦身边走过的冷漠人群和不断侵蚀私权的公权力……从这一角度看,伦敦奥运开幕式是一场更加真实的开幕式,它所展示的自豪,是所有英国人感同身受的自豪,而不是浮夸外表下的暗流汹涌。

当然,和北京奥运不同的是,伦敦已经是第三次迎接奥运的到来,心态的成熟让伦敦人能以更加轻松的姿态举办开幕式,欧债危机的步步紧逼也大大压缩了预算资金。而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主办权第一次光临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奥运开幕式给了中国人一个绝好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消除西方认为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成见,事实证明,那届奥运的开幕式不辱使命。然而,当GDP总量占据世界第二之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如果我们要继续前行,是否应该放下好大喜功的浮躁心态,贯彻伦敦奥运传达出的人文理念,促进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让更多的国民享受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