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场馆也疯狂
导语:在伦敦14座新建场馆中,有8座是临时场馆。这里的“临时”,指的是整体“临时”,在奥运会后将被拆除,例如篮球馆,这一伦敦奥运会最大临时建筑,会后将不剩“一砖一瓦”。

 

经济观察报 朱冲/文 伦敦街头,虽然此前听说了太多有关发达而成熟的伦敦抵制、不屑、逃离奥运会的声音,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如果就此认为伦敦缺乏奥运氛围显然有违事实:这里也有奥运专用车道;伦敦塔桥上挂着巨大的奥运五环标志;穿伦敦城而过的泰晤士河沿岸竖起的奥运画像丝毫不亚于四年前的北京长安街;大街上、地铁里,满是穿着统一制服的奥运志愿者;而奥运会开赛后四天,东道主依然迟迟不见首金进账时,英国各大媒体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发出“为国家荣誉而战”的“耸动”标题……只是这一切,在伦敦奥运会闭幕的时候,都会消失。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导览员普利斯指着眼前的一座座奥运场馆正在讲解,虽然他操着一口标准的伦敦音,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如今在中国的城镇及乡村极其常见的“拆”字。“稍远处那是水球馆,临时建筑,奥运会后要拆”、“大家看我右手,那是篮球馆,临时建筑,会拆掉”、“那是游泳馆,支出来的两侧座位是临时的,要拆”、“那一堆钢架是曲棍球馆,今后也会拆”……十几分钟后,站在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地位等同于北京奥运会“鸟巢”)前,总不至于,这也是临时建筑吧?“这个场子是永久性的,能容纳8万人。”普利斯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体育场的上半部分,连同5.5万个座椅,奥运会后也要拆除。”

伦敦奥运会比赛场馆共有34座,其中新建场馆14座。这要感谢伦敦繁荣的职业体育体系为奥运会节省场馆,比如奥运会足球比赛可以借用英超各队球场,网球比赛也有现成的温布尔登网球场可以使用。这是北京奥运会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总投资高达130亿美元,共建设场馆31座,而伦敦奥运会的场馆建设预算仅为24亿美元。

在伦敦14座新建场馆中,有8座是临时场馆。这里的“临时”,指的是整体“临时”,在奥运会后将被拆除,例如篮球馆,这一伦敦奥运会最大临时建筑,会后将不剩“一砖一瓦”。而更多的场馆是局部“临时”,或者拆去部分设施,或者会有大量的临时座位,会后拆除。当然,临时场馆的拆除,并非一拆了之,部分场馆的座椅,将分散到英国各地,成为广场、街边的座椅;厕所等设施本来就设计得如积木一般,只需拆下来,换个地方摆放就行。所以,在建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临时奥运设施后,伦敦奥运会也被认为是史上第一届“临时奥运会”。

在赢得奥运举办权后,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和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曾组织了上百名伦敦奥委会官员实地考察奥运举办城市。巴塞罗那的主体育场一直寂寥落寞,偶尔有几场摇滚演唱会而已;悉尼部分体育设施正在拆除;雅典每年要为31座体育场的维护支付1亿欧元;北京,“鸟巢”里仍然热闹的旅游景象,令英国人既不解又羡慕,但当他们看到萨翁塑像旁边合影也可以收费,百分百中国式旅游项目消费着奥运存留遗产时,他们认为“白象”——英语中,白象(white elephant)被认为是昂贵而无用的代名词——迟早会现身。

部分奥运项目,如举重、射击、跳水、皮划艇等和职业体育及社区健身存在的天然鸿沟,是场馆无法赛后利用的重要原因;英国职业体育重点几乎集中于足球一个项目,包括篮球在内都少人问津是另一原因;而足球比赛如今在欧洲又愈发注重球迷观赛体验,喜欢建造没有跑道的专用足球场,因为球迷能够距离球场更近,所以,身处伦敦的阿森纳、切尔西等队宁可新建球场,也不愿意接收“伦敦碗”,而且8万人的庞大规模,即使曼联等豪门也难以消受。

“有的场馆可能只在赛时有用,比赛结束后确实很难利用。把场馆设计成临时场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师Chris Jopson说,“这是国际奥委会对伦敦的要求。国际奥委会在过往的奥运会中发现不少场馆在赛后不能好好利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各届奥运会筹办中,各国都朝着建设的大型化和现代化大步迈进,却较少考虑这些建设对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给主办城市带来了不良后果,也直接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

经济危机也是原因之一。伦敦虽然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举办过三次奥运会的城市,但次次不幸。1908年和1948年都是受世界之托,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让意大利人拱手将奥运转给了伦敦,仅仅留出了两年筹办期;1944年,二战局势还未最后明朗,国际奥委会选定欧洲最安稳的城市;2012年伦敦奥运会虽然经过了标准的申办程序,但在申办成功3年后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奥运火炬传递都压缩为只在希腊、爱尔兰和英国传递,场馆建设当然也受影响。在伦敦筹办期间,就曾因主体育场、奥运村和国际广播中心建设资金缺乏而追加政府投资。英国《卫报》揶揄说:“因为经济危机,众多私人投资者压缩开支,只剩下政府勒紧裤袋在精打细算。”

英国可持续建筑设计专家、伦敦奥运技术发言人朱利安·萨瑟兰在阐述其奥运临时场馆的设计理念时强调,临时建筑不代表“廉价”。“在性能上,要和永久性场馆一致,功能齐全,比如篮球馆将举行伦敦奥运会及残奥会的篮球、手球、轮椅篮球和轮椅橄榄球比赛,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转场;在设计上,得保证奥运会的巨大需求,所以给游泳馆安上两个“翅膀”,增加15000个临时座椅;在建造上,相比于永久建筑,临时建筑更要尽量使用可再生、可循环的替代建筑材料,以保证拆除后能继续使用,这才是真正绿色、环保。”

只是一切没有说的那么美好。伦敦奥运射击场是一座临时搭起的帐篷,不仅四处透风漏气,还常有狐狸出入;篮球馆的临时性也一览无余,食品和水的售卖处、纪念品商店与体育馆分离,在多雨的伦敦,有可能冒雨出来买东西,这些配套设施还与自行车馆、小轮车馆共享。

在伦敦奥运会无法实现其为英国新增200万体育人口的目标后,场馆临时化的绿色、可持续利用理念也许将是伦敦奥运会留给世界的一大遗产。伦敦奥运会篮球馆已被下一届奥运会东道主巴西购买;“伦敦碗”在赛后完成拆除,保留25000个座椅后,将被英超球队西汉姆联队接收。西汉姆联队方面表示,球队将会保留原有的田径跑道不会拆除,这也兑现了当时英国人申奥时的诺言。不过,英国又赢得了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举办权,拆除工作还得延迟5年。Chris Jopson说:“从民众的声音看,不少场馆看起来有保留的必要。摩天轮伦敦眼本身就是临时建筑,最后因为太受欢迎才改成永久建筑。”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