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逐鹿地产 华侨城规避同室操戈

2012-08-10 08:41

经济观察报记者 廖杰华 实习记者 张晓龙 深圳报道 一家集团,三家控股上市公司,尽管定位、分工各不相同,但都抵挡不住地产的诱惑。

它是华侨城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A股上市的华侨城A、康佳A、香港上市的华侨城亚洲。

在华侨城集团的这三家控股子公司中,华侨城A和华侨城亚洲营收和利润主要靠地产支撑,而以电视制造闻名的康佳A则由于多元化受挫,也不停地尝试进军地产。

在隶属关系上,华侨城A和康佳同为华侨城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而华侨城亚洲则为华侨城A的间接控股子公司。

在法律关系上,康佳A因在地产业务上的突进已与华侨城A形成同业竞争关系,而华侨城亚洲则因在华侨城集团整体上市时,被置于华侨城A的间接控股之下,巧妙地回避了同业竞争关系,但在地产开发领域,两者却拥有相同的业务形态和区域布局,并在同一个市场直接竞争。

同场较量

8月6日,华侨城亚洲公布了其2012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公司实现经营收入达9.14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加约42%。其中,综合开发业务收入占到5.64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加约126.5%。

公告称,公司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录得纯利2097.7万元人民币,按年增长50.85%。

作为华侨城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平台,华侨城亚洲此前并不经营任何地产项目,只是一家设计及制造优质纸包装容器及材料,包括瓦楞纸板及印刷纸箱的企业。不过,通过连续不断的地产资产注入,与华侨城A类似,近年来华侨城亚洲已逐步转型成为一家涉及地产开发和商业综合区的运营商。

目前,华侨城亚洲旗下的地产资源主要有三块,分别是2007年注入的成都华侨城项目,2009年注入的西安华侨城项目和今年1月注入的上海苏河湾项目。

如果不是股权关系的巧妙安排,华侨城A和华侨城亚洲早已触及同业竞争的红线。

华侨城亚洲2011年年报显示,其股东主要为香港华侨城有限公司和瑞士银行,持有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7.38%和6.99%,而国内上市的华侨城股份(华侨城A)又为香港华侨城全部已发行股本的实益拥有人,这也意味着华侨城亚洲是华侨城A的间接控股子公司。

一位接近华侨城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华侨城集团整体上市时,为了解决和避免华侨城A和华侨城亚洲的同业竞争问题,对华侨城亚洲的股权隶属关系进行了变更。

“同业竞争这个问题在大国企里面一直存在,而上市的时候证监会说不让出现,就把华侨城亚洲注入到华侨城A里边了,所以现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不过,尽管绕开了法律上的障碍,但在业务上,华侨城亚洲和华侨城A仍在同一市场中抢食。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华侨城亚洲重点提及了成都华侨城、成都欢乐谷及上海苏河湾三个项目,并指出,成都华侨城将在8月推出地产四期联排31套、10月推出地产五期2栋高层;成都欢乐谷二期计划于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并争取于2013年五·一正式对外运营;上海苏河湾项目则计划于2012年下半年预售首批位于41街坊的公寓式办公产品。

事实上,如果不是华侨城亚洲的存在,这些原本都是华侨城A的优质资产。

华侨城A的官方资料显示,除了已注入到华侨城亚洲成都、西安和上海的部分股权,上述类似的在全国范围内的业务和资产均属于华侨城A。

资料显示,华侨城A目前拥有深圳东部华侨城、北京华侨城、上海华侨城、成都华侨城、武汉华侨城、泰州华侨城、云南华侨城、上海天祥华侨城、招商华侨城、天津华侨城、西安华侨城、华侨城都市娱乐公司等众多资产。

华侨城A的董秘倪征此前也对记者表示,“作为A股公司在香港的一个红筹平台,华侨城亚洲对于我们定位很明确,它是我们一个海外的融资平台。它现在已经控股了成都华侨城,参与了西安华侨城的建设,同时现在已经进入了苏河湾,未来它还会有一些新的发展项目。”

此前,华侨城集团高管曾表示,之所以选择华侨城亚洲为公司的商业地产平台,一是由于其在香港上市的因素,希望以此建立与香港投资者的关系,打开香港融资平台。

今年上半年,华侨城亚洲和华侨城之间的业务出现了反差。

华侨城亚洲2012年中报显示,综合开发业务实现经营收入约人民币5.64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加约126.5%;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613万元,较2011年同期上升约309.2%。

而华侨城A的2012年中期业绩快报显示,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及基本每股收益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了4.24%和4%,而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68%。

“为什么华侨城亚洲利润增长50%,而华侨城A就负增长呢?”有投资者在网络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尽管华侨城A持有华侨城亚洲57.38%的股权,但类似于今年1月15日上海苏河湾的资产注入势必影响到两者之间的既有的规模与业绩。

一位接近华侨城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大华侨城亚洲的规模和业绩提升可以提高华侨城亚洲未来融资的能力,更好发挥境外融资平台的功能定位,以便为华侨城A所属项目开拓更大的融资平台。

华侨城A作为地产股,融资无法通行,因此转道香港。

康佳的挑战

成立于1980年5月21日的康佳集团,与华侨城A一样,大股东都是华侨城集团。

康佳A在房地产业领域的举动不断挑战着与兄弟公司华侨城A的同业竞争底线。

康佳集团2011年报显示,其2011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62.18亿元,同比下滑了5.22%;实现净利润仅2497.28万元,同比下滑了70.25%;而其营业利润更是出现了逾2.25亿的亏损,相比于2010年2800多万的亏损,亏损幅度上升了702.95%。

康佳对房地产的痴迷开始于十多年前,但受制与同业竞争,康佳一直未敢有大动作。从2001年开始,康佳便于华侨城地产合作,尝试进行地产开发。

对于坐拥深圳黄金地段达3.7万平方米土地的康佳集团而言,仅仅与大股东合作开发早已经不能满足其对于房地产业务的痴迷,而最终走上独立发展房地产业务之路也就成了康佳集团的必然选择。

2007年10月31日,康佳集团公告董事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成立康佳房地产开发投资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业务的议案》。

2010年7月6日,康佳对外发布公告称,以3.42亿元购得昆山市周庄镇全旺路南侧总面积为36.7万平方米的土地。

但康佳高调拍地并不是为了主业,而是搞地产。

康佳公告指出,该地块进行房地产及商业等配套产业开发,项目期预计为7年,预计在2013年开始实现部分销售收入并产生利润。

除了昆山,康佳对其总部的改造计划一直被外界关注。

根据2011年10月14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深圳市南山区康佳集团总部厂区更新单元规划(草案)》,康佳集团总部厂区未来将成为集研发、办公、商业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其中,拆迁用地面积为37251.8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37251.8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

根据康佳集团今年5月2日公布的《关于申报城市更新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的公告》,上述草案已经通过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技术会议审议。

不过,康佳集团从事地产业务是否与其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存在同业竞争关系,仍旧是摆在康佳集团地产之路上的一道坎。

根据2009年9月12日由华侨城集团签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华侨城集团承诺不会在中国境内或境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或发展与华侨城A经营范围相同或相类似的业务或项目。

2010年,康佳集团董秘肖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侨城在昆山没有项目,双方不构成同业竞争。而现在,康佳把地产业务推进到了华侨城的大本营深圳。

今年6月2日,总部位于深圳的康佳集团对外宣布将向中国银行和浦东商业银行申请总额为77.1亿元的贷款授信,与此同时康佳集团还再次向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提出了不超过15亿元的短期拆借资金的额度需求。

康佳集团总裁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了外界关于77亿大规模融资是为启动其深圳南山区总部商住项目的猜测:这次银行授信主要是为了满足康佳集团,以及康佳通信科技和康佳同创电器业务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总部从工业用地转为商住用地还需要向深圳市政府补交土地出让金,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启动。

“这是一个同业行为,但不一定是同业竞争。”肖庆说,“华侨城现在做的地产和我们现在做的,你看到的规划是写字楼,所以不存在很冲突的同业行为。”

对于将要开发的康佳集团旧总部厂区改造计划,一个月前,倪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不知情,改造计划我们根本不了解,大股东也不了解,可能是他们内部的一些技术问题,我们不清楚这个情况,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我们不知道他们有这个计划。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