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开牌照?银行混业有冲动

胡蓉萍 张可2012-08-12 08:5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张可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的客户经理赵洁现在的注意力不亚于一些PE公司的投资人。

2011年5月,德勤发布了2010年德勤-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50强评选报告,这些企业迅速成为了赵洁的目标。这个报告里,赵洁看到了一家公司——北京德鑫泉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进入了招商银行的“千鹰展翼”计划客户开拓的名单中,德鑫泉今年年底就将申请在创业板上市,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去年给予这家公司的贷款今年到期后会获得贷款利息7%之多。

除了贷款,招行还希望帮着公司提供投融资相关的一系列财务顾问服务,最终,在这家公司身上,招行赚的钱可能就不只是7%的贷款利息了。

这样一篮子金融服务的提供,事实上银行已经把赚钱的手从传统业务伸到了其他业务领域里,呈现出一种在边界上运行的准混业模式了。

不只是招行,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推出了“上市直通车”计划、最早进驻和挖掘中关村企业的北京银行更是进行了许多贷款以外的金融服务的“深耕”,浦发银行甚至希望和硅谷银行成立合资银行“染指”硅谷模式中最具亮点的PE投资等业务。

受政策限制,国内的商业银行本身不能进行直接股权投资业务,但利率市场化、存款成本提高、利差收窄的背景下,股权投资收益和贷款利息收益的巨大反差让越来越多的银行不甘于只获得贷款产品的固定收益,而产生了强烈的业务延展冲动。

事实上,目前除了政策所限制的业务以外,银行也能为企业提供类券商、PE、信托的金融服务了。

冲动

2011年就已经与招行合作的中科金财(002657 SZ),今年2月份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去年,由企业实际控制人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的准信用方式,招行为其提供了3000万元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0%。

但是这个收益与另外那些为中科金财提供资金的PE的收益相比,差距巨大。招商银行很难甘心如此,也迫切希望在贷款之外的金融服务中分得一杯羹。比如财务顾问、比如上市募集资金管理的巨大蛋糕。

2010年,招商银行针对中小企业中正蓬勃兴起的创新型成长企业,启动实施了“千鹰展翼”计划。该计划旨在每年发掘1000家具有高成长空间、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进行全方位金融扶持。通过推出“创新型成长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培育和扶植这些企业逐渐积累在品牌、专利、团队、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为企业提供上市前、中、后期一整套全流程成长财务顾问服务。

招行北京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王研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银行角度看,可以助推企业发展,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还可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优化业务结构,同时,通过提供综合服务,增强优质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构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模式,实现资本与银行信贷的有机衔接。”

这些财务顾问服务所带来的其他业务不可小觑。招行IPO募集资金账户领先同业。2011年,选择在招行开立IPO资金监管账户的企业客户数达到62家,占中小板和创业板全年上市企业总数的30%。2012年以来,合作覆盖率达到32%,在国内同业中排名第二位。

今年上半年,根据企业招股说明书,IPO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73家,其中有27家的上市募集资金存放在了招行,浦发21家,工行和农行都是20家,民生19家。从募集资金规模上看,第一名是农行,53亿元,招行第二,将近30亿元,随后是浦发、民生和中行。

民生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根据成长性企业的上市目标,设计了“上市直通车”金融服务产品包,根据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各种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协助企业满足上市要求,实现上市目标,并对上市后的企业发展提供后续金融服务。

民生银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林云山介绍,“上市直通车”综合金融服务以实现客户上市为目标,并对上市后的企业发展提供后续金融服务。

混业谋动

直接让银行在现有业务上突破分业的界限并不容易,但这些来自业务部门冲破业务界限的冲动,驱使着大中型银行或通过收购或通过发起设立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方式来实现综合经营。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现在真正想要的平台,是可以绕开金融监管对它现在业务束缚的牌照,比如信托,它是跨越了多个行业的一个牌照,虽然本身行业并不大,但这个通道很了不得。”

继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后,今年2月,兴业银行成为第三家获国务院、银监会特批控股信托公司的银行,获得了联华国际信托51.18%的股权。招行在经历收购西藏信托失利后,又重新开始找寻新的洽购目标。招行未来将涵盖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领域的全牌照金融集团野心正在显现。

今年5月,保监会正式批准工商银行成为金盛人寿持股60%的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另外,银行系基金也有望迎来第三次扩容。

截至2012年7月,已上市的16家上市银行当中,交行的金融牌照种类最多,拥有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6种金融牌照。

尽管这些大中型银行已经和许多知名PE机构、券商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具备整体运作能力,但这些合作依然有着不低的交易成本。民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位人士表示:“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和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角度,都应该鼓励银行业创新和走向综合经营。不同的金融产品开发的平台是相似的。如果兼做其他的东西,同一个平台的效率会更高,平均成本会更低。”

曾刚表示,现阶段的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把利差收入这块蛋糕变小了,从客户需求来说,尤其高端客户,多元化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利率市场化让银行更有压力和冲动去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利率市场化让银行综合经营显得更为迫切。当然,很多大银行从来没有放弃过建立多元化的平台。

王研京对本报透露,招商银行和其旗下的招银国际已经开始了联动合作。招行的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客户可以动用选择权贷款,PE的角色由招银国际来担当,全国范围内已经联动了七单。

这一切都缘于财富管理在中国的兴起和不断发展。银行目前的平台渐渐无法满足它们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涵盖多项金融牌照的需求冲动。银行希望,未来能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甚至在产品设计上,比如信托、PE,银行更是深度参与设计,有的甚至将其他机构沦为事实上的“通道”。加上渠道优势,银行优势就更加明显了,私人银行能涵盖和囊括很多种服务。

在利率市场化扑面而来时,银行的综合资产管理服务已成趋势。

银行准备好了吗?

但是,银行在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领域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比如团队能力不够、市场感觉不够敏锐等等问题。分业的监管体制也导致着这种联动并不一定非常顺畅。

招行联系德鑫泉的时候,其实已经晚了。除了贷款之外的其他增值服务,尤其是上市中介机构推荐方面,德鑫泉已经不需要了。PE机构启迪公司投资德鑫泉是在2010年5月份,当时启迪也介绍了一些银行过来,但是表现出积极的银行很少。后来招行第一个向德鑫泉贷款之后,招行已经没有机会参与到股权收益中来。

德鑫泉的总经理张晓冬认为银行融资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最低:“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动用资金的效率很高,也不会产生股份稀释。对企业的大股东来说,股权的稀释是最敏感的事,因为股权是最贵的,稀释过度会引发很多问题。”

他说他甚至没有和银行签订过真正意义上独立的财务顾问服务协议。最接近的一次是德鑫泉想获得交行的贷款,交行建议签订一份财务股份协议,交行提供推荐上市中介,比如券商、会计师和律师的服务,同时还为公司设计融资计划等等,但那个时候,德鑫泉表示已经找到了国信证券作为上市承销商。而交行的客户经理仅嘟囔了一声“国信证券也在交行合作的名单中”。“还是因为这个业务不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所以导致它速度不够,不敏感,动作慢。如果是核心业务的话,动作一定是最快的,会抢在别人前面。银行既然要做,还是需要把这个体系化、系统化。”张晓冬评价称。

在市场上做这类投行业务比较多的银行以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为主,他们活跃在全国像中关村那样的高新技术园区中。等到利率市场化再度深化,利差再度收窄,银行的动力才会更强。“银行开始和PE、券商、信托合作也就是这些年,也是慢慢的一个过程,尤其是PE的合作,还在培育阶段。”王研京说。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指出,综合经营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十分复杂,经营新领域的业务本身就面临两种可能,一是可能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可能是一个难以填平的亏损。

魏国雄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保证综合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有强有力的自我风险管理能力,还要有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有效的外部监管规定。

中国1993年以前也是金融混业经营,但最终由于管理和经营过于混乱而告终。

随后仿照美国1933年的格拉斯-斯迪格尔法案,建立了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然而还在中国银监会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美国又开始重新走向混业。有意思的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今天,美国热火朝天讨论着混业的风险,再次提倡分业之时,中国的银行业却再度萌生了混业的冲动。

监管层相关人士表示:“混业经营最终仍将面临监管这一最大难题,比如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汇报路径现在就已经五花八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