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受理对欧盟多晶硅“双反”调查申请

2012-08-21 07:2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晓晓 权威人士向经济观察网透露,8月17日,中国商务部已受理对欧盟的光伏上游产品——多晶硅实行“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申请。 此外,中国多晶硅企业还请求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采取措施,堵住进口多晶硅以加工贸易等方式规避“双反”措施的行为。当前,欧盟多晶硅27.5美元/公 斤的到岸价格,已低于正常价值,对中国多晶硅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中国43家多晶硅企业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80%的企业停产。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欧盟是否对中国光伏下游——电池产品展开“双反”决定,仅一个月的时间。因此,中国商务部的这一举动,被视作“反制”欧盟 和力挺中国光伏产业的重要举措。在未来一个月,中国商务部将视欧盟的动作,以及对欧盟实施多晶硅倾销、补贴的调查进展,来决定对欧盟的立案。  

本网获悉,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以及重庆大全新能源,这四家占据了中国多晶硅产业80%的份额的企业,联名 向中国商务部提供了欧盟多晶硅倾销、补贴和对中国产业损害的初步证据。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欧盟多晶硅大部分产自德国,小部分是意大利的产品。其中,国际 多晶硅巨头德国瓦克公司在去年一年,出口到中国达1万多吨,而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9000吨,占到中国进口多晶硅量的22%左右。  

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美、韩的多晶硅展开“双反”立案调查,被称作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涉及金额最高的一起“双反”案。据中国商务部调查,来自美、韩近30亿美元的多晶硅廉价倾销,中国多晶硅企业约八成停产,利润急剧下滑,波及行业近500亿元的投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负责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报道,深入资本市场产业研究。享受工作,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