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潘伊纯 记者 吴娓婷 8月28日上午9点,广州市首次中小客车车牌竞拍正式开锣。此次竞拍共提供增量指标4363个,单位和个人指标分别为523个和3840个。每个增量指标的竞拍底价为1万元。最终竞价结果显示,个人指标均价为22822元,单位指标均价为25515元。其中,有17宗个人申报和4宗单位申报以1万元底价成交。
竞拍价格
8月28日上午9点,广州市首次中小客车车牌竞拍正式开拍,所有环节均在网上进行。竞拍者需自行上网登录竞价系统进行报价竞拍。
广州首次车牌竞拍共提供增量指标4363个。其中,单位指标523个,个人指标3840个。每个指标的竞拍底价为1万元。
竞拍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3点。最终结果显示,个人指标平均成交价为22822元,最低成交为1万元,有17人以最低成交价中签。单位指标平均成交价为25515元,最低成交价10000元,有4个单位以最低成交价中签。
截至目前,广州市交委未公布首次竞拍的中签率。不过,竞拍结果显示,此次竞拍以底价提交申报的17个个人和4个单位均获中签。
对于这一结果,有网友认为,“17人以底价1万成交了,看来就没多少人参加竞拍。广州人还是比较务实的”。
竞拍者只可参考实时均价
竞拍过程期间,系统通过公布均价供竞拍者参考。28日上午11点,竞价系统第一次发布竞拍者申报均价。其中,个人指标申报均价为16414元/人,单位指标申报均价略低,为15827元/个。
下午1点钟,竞价系统再次发布实时均价,个人指标和单位指标的均价都有所上升。个人指标均价为17312元/人,单位指标均价为17969元/个。
按照此次的竞价规则,每位竞拍者在竞价期间有一次报价机会和两次修改报价机会,起价1万元,不设上限。高于保留价以上的报价应为100元的整数倍。
在广州市中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始终未公布竞拍总人数的情况下,上述均价成为竞拍者调整申报价格的唯一参考信息。
相比之下,车牌竞拍的“上海经验”显得更注重“信息对称”。在上海的竞价系统中,竞价者可以看到竞价总人数,且可实时看到中标金额和投标人数的变动,并据此修改自己的申报价格。
网友关注竞拍款项用途
广州首次竞拍的均价公布后,有上海网友直呼广州车牌“便宜”。
此前公开报道数据显示,8月份,上海车牌竞拍的最低中标价达6.21万元,比上月上涨4400元,平均中标价6.25万元,比上月均价上涨4288元。
有部分广州市民在获悉均价后则开始将眼光转向了“竞拍所得款的用途”。
广州市民熊先生认为,“在可预测的范围内,竞拍款只会越来越多”。他对竞拍款的用途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比如 “多建桥梁缓解眼下的拥堵”、“修建停车场容纳市区的车辆”、“完善当前的公共交通,增置车辆加大运力缩减前后班次的等待时间”等等。
在《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有效期内(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广州将有4.8万个车牌增量指标将以竞拍方式进行配置。若按每张车牌均以1万元的底价拍出进行计算,4.8万张车牌将一共产生4.8亿元的竞拍款。
按照竞拍组织单位广州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此次中签的竞拍者应当自2012年8月29日起至2012年8月31日止,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14家非税收入代收银行营业网点的营业时间内结清成交价款。如果竞拍者不按规定结清成交价款的,视为其放弃增量指标,其有效编码作废,此前上交的2000元竞价保证金将不予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