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念祖 王井怀 “双节”临近,北京迎来了每年的拥堵高峰
“9月的北京其实只有两个堵点,这里和那里。”张艳军用他的幽默表明了这位私家车主的最后解决方案,“让媳妇开着电动三轮车去送孩子上学。”
北京市交通委根据以往经验,8月底在官网发出了“9月最堵”的预测。为了解决堵的问题,北京市近年来出台了摇号、限行、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费等一系列措施,并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一定成效,预测也是措施之一。
2011年五环路内(含)工作日道路网平均日交通拥堵指数为4.8,比2010年(指数为6.1)下降了21.3%,由中度拥堵下降为轻度拥堵,拥堵范围也有所减少。
然而,2012年上半年的平均日交通拥堵指数为4.7,比2011年同期上升4.4%,北京治堵依然任重道远。
预测很准
张艳军所住的万子营离最近的地铁双桥站开车要15分钟,坐公交加步行要50分钟。“开车是最好的、惟一方式了。”然而,作为一个拥有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他不用打开广播收听“一路畅通”也知道路上哪儿堵了。
9月3日是周一,又是开学的第一天,“必堵无疑!”
9月2日,上午8点张艳军开着一辆黑色的比亚迪出门,副驾驶座上坐着外甥小徐,后面坐着妻女。张艳军此行的目的正是送16岁的外甥去昌平区的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报名。
经过五方桥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堵车,张艳军说,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平时,这里绝对是爆堵。不过,他发现外地进京的车辆在9月份总是会突然间冒出来。
近几年的中秋节都几乎是在9月又挨着国庆,而迎来送往,早已成为是驻京机构的日常工作。
北京市交通委官网预测说:9月份后半月临近“双节”时期,交通拥堵等级可能达到严重拥堵级别,“提醒市民合理安排出行时间,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预测果然很准。9月2日正是首个“拥堵日”的前一天,黑色比亚迪一路向北,上五环路以后京通路出口,车龙阵开始摆起来。张师傅才是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堵口。偌大的一个停车场出现了。
张艳军熟练地打开音乐,《我与草原有个约会》应声响起。他数了数从上京沈路,上五环路、直至仰仙桥东侧出口、向北大概有20多个红绿灯。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这些不合理的交通灯设计,使得他这辆黑色比亚迪不得不每隔几分钟就停下来。“速度完全提不起来。”雨滴打在车窗上迅速滑落,拉扯着堵在路上的人的心。
女儿张佳怡开始趴在窗口数汽车,对于一个正要上小学的孩子而言,数这长长的车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避堵有方
2012年2月,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大关。其中,私人机动车占比在七成以上。据《新京报》报道,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郭继孚认为,如此下去,到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可达700万辆,北京的平均车速可能会降到每小时15公里以下。
张艳军以前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还记得2000年自己刚刚开始进入出租车行业时,他开夏利车一天能跑500公里,但是到了2009年一天只能跑200多公里,“堵了就跑不出公里数”,张艳军说。
正是北京由首都变“首堵”的过程中,张师傅对解决北京堵车开始费上心思了。他会在夜里12点专程去西直门一步一步测量路面宽度,思考怎么才能少堵。
2008年开始张艳军陆续在网上敲零打碎兜售自己的治堵方案。“修建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以地下通道为主),在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要修建小型电梯,方便残疾人上下等等,就可实现人车分流。改变现在二、三、四、五、六环桥梁和路的建设方法,二环以内不用建桥就可实现一路畅通,就可消灭桥梁的冲突点。”
但是,张艳军从来不把完整方案全盘托出。他甚至已经把他设计出的电子版方案从电脑里删了,连家人也没有见过。“一切都在我的脑子里”,张艳军再三拍胸脯保证,按照他的办法在半年内,即可彻底解决北京堵车问题。仅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上他的帖子就吸引了近240多万人次的点击,还有媒体带着专家来和张艳军交流。但是,张艳军出于知识产权一直没有透露整个设计。首都依旧朝着首堵的方向疾驰而去。
车子一路向北,好不容易挪动到机场二号线,出口处第二轮大堵车又开始了。“就是出口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张艳军很无奈。
和张艳军一样,对9月交通充满抱怨与无奈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规避堵车。出租车司机车先生则选择夜间行车“宁愿少拉点活,也不要堵在路上”;开黑车的王师傅决定等在北京站前“守株待客”,“可能拥堵的地方坚决不去”,在中关村从事商务助理工作的薛娜则通过弹性上下班避开高峰期,住在双桥却在奥运村附近上班的私家车主马先生则表示“每天堵在路上太辛苦”,与朋友协商好轮流开车上下班。
然而,这个被司机们当作最坏出行的月份,却被王一禾和他的团队认为这是最大的商机。
去年年底王一禾推出了“我搭车”,成为国内首个针对拼车的社交平台,主要服务于有上下班拼车需求的白领,然而由于目前主要是靠口耳相传,并不为众人知晓。9月,北京城里的车辆仿佛陷入时间机器的停滞区。王一禾们的时机终于到了。他们开始提高宣传,将产品推向市场。
像张艳军这样的私家车主正是王一禾的目标客户。黑色的比亚迪一路上走走停停,张艳军终于把外甥送到学校。“原本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花了1个小时40分钟。”两个孩子都困乏得不行,张艳军忍不住抱怨“踩离合的脚都抽筋了”。
这次艰难的旅程让张艳军迅速作出决定,第二天让孩子他妈开着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去。
据北京市交通委公布,9月北京还有6个“堵日”,它们分别是“9月19日、21日、26日、27日、28日以及9月29日早晚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