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末短期外债占比飙升至74.9%

欧阳晓红2012-09-18 08:5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尽管二季度资金流出412亿美元(按照国际收支口径),但截至2012年6月末的短期外债占比却飙升至74.9%,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背离。一般认为,某种程度上短期外债能够反映热钱流入速度——一些热钱正是借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指标进入境内。

而9月17日,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7851.7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69.50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882.22亿美元,占比74.9%,较2011年末的72%,上升2.9个百分点。这可能也是自外管局公布外债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占比;譬如2001年的短期外债占比为41.2%,2008、2009、2010年分别是58%、60.48%、60.44%。

不过,在5882.22亿美元的短期外债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49.32%,银行贸易融资占24.57%,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余额的73.89%。按照外管局以往的是解释,这主要与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而贸易信贷或贸易融资需要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因此风险可控。

实际上,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资金流入已大幅减少,甚至二季度出现外流;缘何短期外债占比依然如此之高?

正如国际收支报告称,上半年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双向变化,第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由2011年第四季度的逆差290亿美元转为顺差 561亿美元,第二季度再现净流出412亿美元。

莫非境内企业仍在从境外银行直接融入人民币?始起去年下半年的“借外债”模式依然没有绝迹?当时由于国内银根紧缩,机构转向外部融资,“借外债”盛行一时。

企业境外融资的动机是,囿于境内融资成本骤增,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成本较低的境外融资。这些企业通常采用“内保内贷”的方式,借贸易名义进行人民币的借贷。所谓“内保内贷”是境内企业将自身资产抵押给内地银行,银行开具保函给企业,企业再以保函向香港银行贷款。

上述操作或许缘于2011年6月份,央行出台的《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其亮点是——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余额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不过,不出两个月,去年8月,央行突然暂停受理境内企业从境外银行直接融入人民币。业界分析,央行该举措是否意味着属于人民币外债范畴的海外人民币融资大量流入而产生管制失控?

而依然飙升的短期外债占比似乎诠释了某种可能性。事实上,2012年6月末短期外债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49.32%,银行贸易融资占24.57%,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3.89%;而去年末短期外债中的二者合计占比数据是74.01%,环比略低。因此,理论上的“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性解释相对稍弱。

此外,外管局数据显示,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2532.15亿美元,占51.15%;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415.40亿美元,占28.59%;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72.84亿美元,占11.57%。从债务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4285.75亿美元,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64.97亿美元。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7.77%,欧元债务和日元债务分别占7.51%和6.99%。

从投向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主要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占比分别为23.67%、13.31%和6.90%。

外管局称,2012年上半年,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212.55亿美元,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147.79亿美元,支付利息11.98亿美元。中长期外债项下净流入资金52.78亿美元,同比下降25.24%。但未公布短期外债项下的净流入资金。

然而,从短期外债不断攀升的占比中,市场或许可以读出一些数据“背离”的玄机。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