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跟风”的逻辑
导语:这也许是中国央行的客观压力,央行正力图避免再为中国经济“加杠杆”。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欧阳晓红 在全球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诱惑”下,担忧通胀和房价反弹的中国央行“权衡再三”的举措是下猛药——天量逆回购投放货币:过去14周(截止9月27日),央行滚动净投放额约1.031万亿元,就释放的流动性而言,相当于两次降50个基点的常规性降存准率。

这可能也是中国央行在有限条件下,不“跟风”、不盲从的一种现实选择。

这也许是中国央行的客观压力:当欧美机构即将完成去杠杆化之时,受制于2009-2011年的信贷大量扩张,国内目前的去杠杆化尚未结束,央行正力图避免再为中国经济“加杠杆”。

9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在二级市场上无上限购买欧元区重债国家的国债。13日,美联储正式推出QE3,计划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MBS,直至经济情况好转,并将超低的联邦基金利率指引延长至2015年年中。19日,日本央行也宣布,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从70万亿日元提高到80万亿日元,并将该计划期限延长六个月,至2013年年底。

纵观9月陆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欧洲央行、美联储与日本央行,各自理由都很充分,旨在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复苏,却都存在“瑕疵”。如量化宽松将刺激油价、大宗商品价格和粮食价格飙升,反而放缓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但不管怎样,中国央行还不至于加入“量化宽松”的货币大战之中,抛开人民币升值预期出现分歧不说,人民币利率水平相对欧美、日等经济体,依然较高,特别是资金流入的减少,增加了央行可选择的政策空间。只是囿于多种主客观原因,央行目前仍“隐而不发”,倾向选择更具灵活与主动性的“逆回购”在公开市场上调节“流动性”。

日前召开的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2年第三季度例会或许透露出“维稳”信号。诸如“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等表述,昭示央行下一步“跟风”进行宽松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某种意义上,政府换届之前,需要在“稳增长与控通胀”之间权衡利弊的央行或许会进入政策空窗期,尤其是在物价触底反弹、存贷款实际利率趋于下行的背景下,央行更多可能还是采取预调微调的手段,在维系稳定与控制通胀之间“落子”。

而且,以QE3为例,此QE3非彼QE。前两轮QE带来一系列冲击波: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资本流入新兴市场推升资产价格等。这次的不同是,QE3与资产挂购,而无政府担保。研究者称,机构抵押贷款的信用来自所抵押的资产价值,购买未必造成信用贬值。

可以佐证的是,自美联储推出QE3以来,近期外汇市场上一路上扬的美元指数让不少断言美元贬值的专家学者大跌眼镜。截至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也是涨跌不一。

更何况,相对欧元、日元,包括人民币汇率的中期走势,有观点称,美元升值趋势似乎已确定。蹊跷的是,QE3推出之后,人民币中间价出现“五连升”。直至9月21日,人民币又开始走贬。但即期市场并非如此,9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在询价交易系统中收报6.3020,较当天中间价6.3443走高423个基点。这或许是央行的“高明”所在,上述变化似乎在印证人民币汇率趋向市场化,即使QE3的剌激,也只是转瞬而逝。但真相果然如此吗?

这毕竟只是开始,量化宽松对中国的影响与央行落下的每一步棋均有待实践论证。更需关注的是,基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企稳与否的现状,QE3可能成为全球性通胀诱因。而中国经济发展对通胀要素更为敏感。对此,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吗?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