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涌港推升股市楼市 金管局3年来首次干预

李缘2012-10-22 17:1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缘 海外资金涌入香港,促使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2009年来再度入市捍卫港元汇率,斥资46.37亿港元。金管局发言人称,近日港元需求骤增是欧洲市场回稳、美元持续弱势及投资者风险容忍度增加有关,除港元外,亚洲区内其他货币亦面临升值压力。

上周六(10月20日)港元汇率触及1美元兑7.75港元的港汇“底线”,迫使负责香港金融体系和货币稳定的金管局出手卖出港元储备,以平复市场对港币需求的火热。

香港自1983年开始便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并在亚洲金融风暴后进一步优化,包括引入“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的措施。强方兑换保证指当1美元兑港币低至7.75时,金管局可在市场上卖出港元,为市场注入港元供给。弱方兑换保证指当1美元兑港币高至7.85时,金管局可在市场上买入港元,以平息市场对港元的“厌弃”情绪。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干预是当市场上没有相应需求和供给时才会发生,即如果当市场上有投资者愿意以低于7.75的汇率卖出港元时,金管局也不会“出手”。

QE1后热钱重来

此次是金管局自2009年以来首次干预港元汇价稳定,显示热钱重新流入香港。上次热钱涌港是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元开启首轮量化宽松政策(QE1),且当时金管局未稳定银行体系扩大了100%担保的存款保障,资金为寻找“避风港”对港元需求极为热切。金管局自08年10月开始便不断入市干预,至2009年底约有6400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入香港。

金管局监察热钱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银行体系存款结余。QE1期间,银行体系结余由10月前的100亿元骤升至09年底的3200亿元,为历史高位。金管局用增发外汇基金票据的措施消化资金,2010年初银行体系结余已回落至1490亿元,且维持至今年9月。换言之,QE2引致热钱涌港的威力已远不及QE1。但QE3又重新开启了热钱涌港的热潮,金管局预计本周银行体系结余将增至1533亿。

股楼皆升

热钱涌港最直接的作用是促发股市和楼市上升。如QE1时,恒生指数由最低不足12000点升8148点或70%。2008年海啸至今香港楼市亦翻了一倍,美联平均楼价显示,08年11月香港住宅每平米平均售价3.3万港元,而今年9月平均售价已达6.5万港元。

和投资者的亢奋情形不同,政府视热钱涌港为忧患。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在博客发表《环球经济危机四伏》一文,指外贸和经济都很艰难,失业率亦有上升趋势,需要提防香港经济进一步转坏的风险。他指,最令他忧虑的是现时楼市与香港经济表现严重脱节,“一旦外围经济急剧转坏或资金流向逆转,楼价向下调整的压力不容忽视”。曾俊华同时表示,香港金融体系稳健,有能力应付国际资金大进大出的情况,政府会尽力维持香港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