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中的金钱政治
导语:在竞选中,金钱的确发挥了作用,但远不如人们想象中重大。如果一名候选人将支出增加一倍,他所得的票数也只能增加1%。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于康 在美国政治中,人们通常将金钱看作取胜的决定性因素。自“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问世以来,这一观点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该制度允许个人提供无限量的政治资助。今年竞选经费的新纪录暗示着权贵资本主义的肆虐,而这一说法在中国似乎尤为普遍。

的确,从数据来看,或许确实如此。今年,美国竞选经费总计约60亿美元,其中有26亿(包括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支出和候选人支出)集中花在了总统竞选上。自10月21日算起,巴拉克·奥巴马的支出纪录为8.87亿美元,而米特·罗姆尼的支出纪录为7.77亿美元。作为筹资较多的一方,奥巴马赢得了选举。而在国会竞选和州长竞选中,筹资较多的候选人赢得选举的机率则更大一些。

但是,若对这些数字进行详细计算并深入研究其动向,我们会发现“权贵资本主义”的说法就不占什么上风了。199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试图对上百个案例进行追踪,以验证“金钱竞选”理论。在这些案例中,同样的两名候选人不止一次在竞选中相互角逐。通过追踪竞选结果及相应的经费支出,研究人员发现了经费支出的实际效用。

研究表明,在竞选中,金钱的确发挥了作用,但远不如人们想象中重大。如果一名候选人将支出增加一倍,他所得的票数也只能增加1%。

通常情况下,赢得选举的确实是筹资较多的一方,但金钱只是相关因素,而非必然因素。具备出色素质的候选人能吸引更多选民进行捐款,但没有这些捐款,他们依然能够赢得选举。

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通常愿意在两类候选人身上出钱:一类是与对手难分轩轾的候选人,一些额外资金可以助其获胜;另一类则是占有绝对领先地位的候选人,这类候选人必定能够赢得竞选,对其进行资助让捐款者感到自己处于赢家这一方,并可通过资助赢得即将掌权人的好感。但对于缺乏吸引力、很可能输掉竞选的候选人,即使对其政治观点完全认同,人们也很少会进行资助。

这一结论在那些参与公职竞选的富人身上可以得到进一步验证。史蒂夫·福布斯参加过两届总统竞选,琳达·麦马汉则参加过两届参议员竞选。他们在竞选活动中都投入了巨款,但最终都败在了投票这一关。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总统预选中,共和党候选人里克·佩里在爱荷华州的预选会议前花了430万美元做广告,但离开时只赢得了10%的选票,而里克·桑托荣仅花了3万美元,却赢得了全州25%的支持。

但是,近来有不少人都为花在竞选上的大量金钱而担忧。最近,《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社论中说:“‘钱主’左右政治的能力加大,普通选民话语权受到削弱,与美国标榜的‘政治平等’是相背离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金钱参与到美国选举中来,候选人无疑正在变成受既得利益和富人控制的牵线木偶。我们不妨这样想:在一届竞选中就花掉60亿美元听起来固然可笑,但我们也应公正地看待此事。

花在总统竞选中的这26亿美元,几乎完全等同于可口可乐2006年的广告预算。一边是两个人尽力说服公众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政府机关托付给自己,另一边是一家饮料公司说服人们喝他们生产的糖水——算上候选人以及那些代表他们进行竞选活动的人的营销成本,两边的花销是等同的。

百事每年在广告上投入大约17亿美元,将这也计入其中,我们可以说, “可乐大战”足以在花销上令总统竞选黯然失色。

竞选经费的数目着实庞大,但考虑到其背后的巨大风险,以及相应的大量商业营销成本,似乎也就没那么骇人听闻了。

至于富有的赞助人劫持选举一说,那些试图用自己的财富左右竞争结果的人只会感到深深的失望。美国赌王谢尔登·阿德尔森在竞选中以个人名义为纽特·金里奇投了2000万美元,却仅在预选中就轻易失手。阿德尔森之后,一大群亿万富翁又追着支持米特·罗姆尼,在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投资几千万美元。然而,罗姆尼也输了。

还有一些言论称,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和那些极其富有的赞助人影响日益增大。其实,他们并未过多左右选举。华盛顿的确需要解决金钱和既得利益问题,但要说他们无处不在并且正在渐渐破坏整个制度,则未免过于夸张。最后,对于美国多数公众来说,奥巴马仅仅是个更具吸引力的候选人——正是这种吸引力使他赢得了选举。而他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这一事实,仅仅是巧合而已。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