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人生
导语: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的生活都被这些线上线下工具切割得更为碎片化和图片化。

msn

经济观察报 阿怪/文 再见,MSN。

近两周前,微软宣布将在全球中止MSN的线上服务,将MSN整合进Skype业务旗下。虽然微软公司声明说这一决定将不会影响到中国大陆地区,但是在如今科技急速介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时代,大家都觉得,MSN的消失是迟早的事儿。

自从乔布斯将用户体验这个概念植入进普通人的大脑后,MSN就变得不合时宜了。不客气地说,MSN有太多问题,时常掉线、出现登录错误、附加功能不完善,这些让MSN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没落的互联网贵族。辉煌时期,MSN曾经在全球覆盖超过了60%的互联网用户,在西班牙,曾经90%的用户都属于MSN,即使在网络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MSN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进入中国大门并曾达到过令人艳羡的高峰。或许它太满足于这些成绩,可惜互联网的世界从来都不欢迎老贵族,一茬又一茬的新生力量终于将相对顽固僵化的MSN逼到了非消失不可的地步。

人们并没有太意外。老实说,人们如今的情绪不过是怀念自己在MSN中投入的青春时光,但其实很难再对MSN提起爱的兴趣。Amile是一家珠宝公司的公关经理,在这个行业里呆了十年,谈起MSN的消失,有一种恋恋不舍的口吻,“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申请了MSN账号,一直到现在我的账户上有几百个人,同事在MSN群里噼里啪啦地聊过活动方案,和男朋友谈恋爱的时候等着他的头像变绿。虽然我现在很少登录它,但这和真正不能用是有区别的。这太像一段青春,美好的日子就那么几年。”

像Amile这样的公司人,被视作MSN的主要使用人群。微软中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一直以来MSN针对的就是高端白领用户。或许因为MSN的面孔更为国际化,许多外企屏蔽了QQ这样的通讯软件,MSN成为了唯一选择。

MSN的商务性让它在当时看起来极为时髦。在OICQ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Email,而拥有Email地址是注册MSN的第一件事;相对其他通讯软件,MSN上的熟人比例更高,工作关系的比例也更高,因为它不支持漫无目的地寻找网友及与陌生人聊天功能,邮件地址是双方成为MSN好友的“信物”;它的页面简洁,没有花哨插件的干扰。因此,相当多MSN的忠实用户是来自企业的商务人士。直到现在,人们还会把MSN印在自己的名片上,就像人们今天习惯加彼此微博关注一样,那个时代流行的是,“把你MSN账号给我,我加你”;早期的MSN签名档就是一个微小的自媒体,一更换签名档,就会有人从右下角跳出来表示关心;2006年,中国南海海域的地震让海底多条国际电缆中断,MSN一整天无法提供服务,那一天,很多白领甚至无事可做。是的,在微博流行的上一个时代,MSN就是这么让人依赖。

MSN不是第一个走向死胡同的互联网沟通工具,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人们会很快适应没有它的日子,就像适应没有聊天室和论坛还有博客一样。有无数人是从前者进入了互联网的世界,开始理解“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对面是不是一条狗”背后的意义,而论坛则让宁财神这样的草根找到了存在感和领导力,并成长为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意见领袖。

Amile说自己很少再登录MSN是因为,频繁的出差让在线网络工具远不如电话来得及时,2010年微软宣布关闭MSN旗下的MY SPACE业务后,她的数据根本没来得及转移,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伤了她的感情,她的MSN也很少用来聊天,因为伴随着升职,她更适应邮件的节奏和风格,工作在哪一步由谁负责,邮件都反映得一清二楚,她无聊的时候,在微博上喊一嗓子得到的安慰和回复既快速又及时,同时还能维护一下社交,比MSN的功能全得多。而且,她的MSN还中过一次毒,密码被盗,MSN一度自动登录并发送不良信息给线上好友,这让很多人毫不犹豫阻止或删除了她的账号;她也阻止过别人,因为朋友的账号被盗后却有人找她借钱。MSN的账号对她来说,其实早已没有实际意义。

2012年,这个曾经辉煌的即时通讯工具在全球的用户下降至不到1亿人。而在中国,尽管不少用户固执地相信MSN比QQ更加国际化、高端及洋气,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到中国本土通讯工具QQ的怀抱中。

事实上,如今使用MSN的白领,都是在使用QQ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右下角旋转的小企鹅陪伴他们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彼时,QQ带给使用者颇为新奇的体验——找陌生人聊天,不少人通过QQ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批网友。但QQ业务过于花俏,QQ游戏、QQ空间、QQ秀,这些产品都颇为低龄化。当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士,也许他们还会保留自己的QQ号码,但对于QQ的粘性大大下降。这个企鹅的形象就是如此年轻化,今天,人们大多没什么心思去了解萍水相逢的人,穿什么牌子的衣服、看什么书、用什么手机、即时通讯工具,他们的形象都是帮助别人如何定义你的条件。

要形象还是要赚钱,腾讯选择后者,它是闷声发大财的典型。那些精英人士不屑的QQ会员、QQ空间、QQ秀等服务却正中年轻人的口味,他们花费不到十块钱购买Q币,换取这些服务,数不清的QQ群活跃在低龄用户的屏幕前,这些庞大的用户数量一步步帮助腾讯成了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11月9号,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腾讯QQ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7.117亿人。这个人群数量如此庞大,是MSN全球用户的7倍不止,甚至也多过了FACEBOOK在全球的用户数量。

赚了钱的腾讯不断完善QQ的功能。白领们因为其更强的实用性重回QQ的怀抱,一些本土公司也开始适应这种变化。陈晓是一个年轻的记者,她平日里要同大概上百个品牌打交道,同他们联系采访,一开始,她还尝试过GOOGLE推出的GTALK,但后来因为GOOGLE在中国互联网上的不稳定便果断放弃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QQ联系,因为QQ在线传文件速度非常快,发送超大附件也更方便,而且,用IPHONE的人在手机上使用也十分方便,它可以保持后台登录,即时传递信息。”和她同行业的康威凯年纪稍大一些,就在三年前,他还保持着每天登录MSN的习惯,如今和人交流的渠道,也转向了QQ和微博私信。

腾讯还推出了更具实用性的微信,一开始,追逐潮流的人们选择的是一款国外叫做Talk Box的应用程序,它像对讲机一样,只要智能手机接近互联网,就可以省下电话费,并且还可以群聊。模仿者很多,但腾讯有着别人没办法比的优势——太有钱,这就意味着可以招募到更强的研发团队,使整个功能更加完善。

QQ账号和微信可以实现一号多个终端登录,MSN合并进Skype也是想适应这股互联网的新潮流,但无论怎样,它们的步子已经慢了。国际范围内,白俄罗斯人开发的Viber软件用户数量正在日益上升,它比Skype更适合智能手机,它占用的内存空间更小,要求的网络环境也不那么高,它一样是免费的,而腾讯推出的微信最新版本同样可以实现视频通话。Skype的优势并不明显。

微信可以帮助缓解QQ的形象问题,QQ也许听上去还不够洋气,但微信可是能够被植入进电影里,在《亲密敌人》里作为投行男女的聊天工具的,无论使用安卓还是苹果系统,甚至是老派的诺基亚塞班,微信都可以无障碍使用。微信还整合了其他一切社交软件的功能,微信可以用来当陌陌认识陌生人用,也可以像Path一样,只对朋友圈里的人展示自己的生活,它仍在不断完善作为一个社交软件的消遣功能,而如今,微信还在叫板新浪微博,挑战人们对新浪微博的粘性,包括纽约时报、果壳网甚至是路易·威登等多个公共机构都开通了二维码,进驻微信平台,这些官方微信账号相信微信比新浪微博更可靠,它可以直接推送通知到每一个个人账号。

新浪微博受到了挑战,在这个要求人们永远在线的时代,没有人可以用同一种方式一直占据头名。在微信的挑战下,曾经影响力巨大的新浪微博如今越来越成为大V们的阵地,普通用户的活跃度在过去几个月直线下降,许多企业也加强了对员工微博的管理,一些外企要求它的员工不能在微博上发布跟工作有关的任何内容,马金服务的某海外洋酒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微博发得越来越少,几乎得不到什么评论,但是在微信朋友圈和Path里跟他互动的人却越来越多。社交软件越来越圈子化,每一种软件在生命力最顽强的时候都让人有一种它能够长生不死的幻觉,但残酷的是,当更炫的产品被开发出来,所有的流行都会马上烟消云散。

互联网走入大众不过三十年间,催生了太多传奇。人们都说,如今只有互联网上的线上才是充满创新、盛产英雄的阵地,他们绞尽脑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让我们变得更懒。但另一方面,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的生活都被这些线上线下工具切割得更为碎片化和图片化。也许有一天,你会怀念自己曾经历过一个更朴实的互联网环境,但在科技大潮面前,我们每个人除了学习适应没有回头路。

那些年,陪我们走过的网络工具

ICQ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互联网聊天工具,本意为“I seek you”,在1998年,其全球用户数量达到过1000万。但面对后来MSN,Skype软件的竞争,ICQ的革新并不多,算是聊天界的化石级工具。

MSN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因为其在全球用户的急剧下滑而在近日被微软宣布将与Skype业务合并。但由于其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内地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MSN业务。

博客

博客是web 2.0时代一种工具的总称,提供博客服务的有数家运营商。比较出名的有BLOGBUS和BLOGCN,不过后来均让位于投资名人的新浪博客。博客最红火的时代是2004—2008年,那是历史上全民书写的时代,公众人物第一次有了自己发布新闻的平台。

人人网

它依然是国内拥有在校生最多的社交网站,从个人PC到智能手机终端页面,都能看到对FACE-BOOK的模仿痕迹,但用户并不忠诚。一旦他们离开大学校园,人人网的账户就会久久处于未登录状态。

开心网

2008—2009年最火爆的在线社交网站,从诞生之初起就将目标锁定在中国的白领人群。是开心网将“偷菜”、“抢车位”等游戏推广到大江南北,而且开发出了微博的雏形功能的组件——转帖。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