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不变,国企很难真正改革
导语:就目前国企的现状而言,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兼容并以其为主体的“新路”。

经济观察报 朱小群/文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10月24日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从体制改革上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所说的重大变化包括:一是政企分开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二是各级国资委的组建,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实现了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三是对国有企业监管方式不断完善。同时,充分尊重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不干预企业产生经营活动。

国资委成立以来,的确做了很多工作。在国资委的领导下,现在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真正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从实际效果看,这些年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也的确在“做大做强”,进入“世界500强”的越来越多。然而,就目前国企的现状而言,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兼容并以其为主体的“新路”。

我们认为,只有民营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原因很简单,民营企业的产权是自己的,因而是真正独立的,与政府无关,政府无权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要“管”也只能限于法律的框架内;而国有企业,是无法做到“政企分开”的,原因同样很简单: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全民所有,而全民的托管人是政府,因此,国有企业等于是政府所属的企业,你让国有企业与政府“分开”是什么意思呢?是让政府不要去管国企吗?显然,这样的“政企分开”,政府将不仅违背了人民要求它管好国企的委托,而且也违背了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实际上,目前国企作为企业最为核心的权力——高层人事权,至今仍牢牢掌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手里,国企的任何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其上级——国资管理部门的批准。这原本是国企与政府之间正常的从属关系,但这真的能叫做“政企分开”吗?

报告中又说,“各级国资委的组建,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实现了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不错,这的确是一种“分离”,然而这只不过是政府机构内部分工的不同,就像政府还需要设立外交部、国防部等等,国资委只是受政府之托而扮演了国企名义上的“出资人”角色,但最终的“出资人”依然是政府。就像外交部、国防部也只能是政府的被委任者,最终还是要听命于政府。这样的“分离”,对国企改革来说,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报告中所举的“国企改革”中还包括“充分尊重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国企的所谓法人财产权,并非是产权意义上的终极财产权,非经政府批准,国企是无权处置企业的任何资产的,这条规矩难道改了吗?没改,而且不可能改,也不应当改。国企所谓的经营自主权,也就是限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它的授予范围内,这难道也算是“改革”吗?至于说到加强监管、完善考核追究责任机制、以绩效定薪制,以及财务监督等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规范一点的企业包括外企、民企都必须要做的,是企业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真正的国企改革必须以产权改革为先导。如果产权性质依旧,则无论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国企的根本性的弊端始终原封不动——所有人缺位。这里当然指的是真正的所有人,即企业的盈亏最终都得由这个所有人来承担后果:盈则获利,拥有财富;亏则自掏腰包,甚至倾家荡产。而现在的国企中,无论是国资委领导还是国企高层,有哪一个人能担得起这样的责任呢?这一条不改,国企只能是原来意义上的国企,只能承担政府交给它们为社会提供公共品的任务,而无法充当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主体。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企能够“坐大”,能够成为这个国家的经济主体,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一定不是市场经济,至少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

举个例子,就拿我们的五大国有银行来说,只要我们坚持五大银行的国有性质,国家就不能不承担对其存款全额担保的义务和责任。无论是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还是利率市场化,前提都是要推行银行的非国有化改革,至少要让这些银行摆脱“国有绝对控股”的性质而成为真正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义的混合所有制银行,否则,存款保险制度也好,利率市场化也好,对这些国有银行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国有的企业,政府就得照顾,就得对其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让国有企业包括国有银行脱离政府完全置身于市场让它“优胜劣汰”的所谓“改革”构想,是脱离实际的一种“异想天开”。中国银行业真正的改革,同其他行业一样,必须以产权改革为其先导,方能够顺理成章地向前推进。

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依然很大。一方面,需要一系列的刺激政策遏制下滑的态势;另一方面,在很多行业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同时,中小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下游,而上游原材料价格是一直持续上涨的,下游因为竞争压力,价格反而是不断下降的,这种挤压就让企业更加难受。但是从目前看,改变这样的格局并不容易。比如说企业身处的竞争坏境,成本上升这可能都是长期影响因素,所谓转型或者进入高附加值的领域,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的看法是,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一些企业的倒闭,不过企业目前这种状况,显然也不是单纯的客观原因导致的,这跟政策取向有很大关系。当下,人人都说中国的“再改革”已刻不容缓,我们殷切希望中国的国企改革真的能够顶住压力、冒着风险走出一条正确成功之路。

(作者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