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异地高考方案尚未出台,上海推出的“居住证”分级制度又引起随迁子女家长关注。根据11月22日公布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显示,上海拟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其中获得A证的人员,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
根据《草案》规定,在上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且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A证,积分未达到规定分值的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C证。此外,投靠具有上海户籍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的境内来沪人员,就读于上海大、中专院校且常住户口未迁入的境内来沪人员,以及来上海接受非学历教育等需在上海居住6个月以上的境内来沪人员,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T证。
积分考核上,由上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境内每位来沪人员进行综合打分。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等指标组成,各指标项目中根据不同情况划分具体评分标准。积分指标体系由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发展改革、教育、卫生、公安、工商、税务、住房保障房屋管理、人口计生、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制定,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后,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有关部门可以根据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服务管理的需要,对《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进行适时调整。
一位在上海工作是随迁子女家长表示,根据8月31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制定的意见,要求各省市必须在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政策。而上海在此关键时刻,推出居住证制度,家长们非常担心:随迁子女教育又进入居住证限制时代。
在上述随迁子女家长看来,上海实行居住证制度,应该以人为本,合理设计,以来沪人员平等的权益为重,尤其是以大家最为关切的孩子教育为重,一定应让绝大多数人享受到政策改革带来的益处,而不应成为划定等级的工具,甚至限制子女平等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