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应试教育”再引关注 专家呼吁“作业减半运动”
2012-11-30 13:22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刘金松 周丽丽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没有把儿童当主体,而是把儿童当成家庭和学校的工具。儿童权利是人权之一,长期以来,儿童权利的边界不够明确。没有具体权利和权利保障,从根本上说,就不算有权利。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实习记者 周丽丽 2012年11月29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市感恩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儿童权益保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关注儿童权益的各界代表,共同呼吁更好地保障儿童权益,矛头直指应试教育。

“类似温岭幼师虐童案等事件毕竟是个体案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目前中国学生普遍面临的最严重的侵权问题就是应试教育。”

11月19日是“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11月20日,广州的一名六年级学生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跳楼身亡。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应试教育”的关注。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名誉所长谢小庆强调,“应试教育在30年前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30年后的今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本来应试教育是由小学开始,高中后结束,但现在时间已经延伸到幼儿园时期。”

杨东平认为,现在的学生承受的课业负担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我们的家长和孩子都放弃了权利,被学校教育‘绑架’。”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会上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家长调查报告》显示,有93.81%的家长反映孩子的课业负担来自校内,而只有6.09%的家长认为来自校外。课内的学业任务已经成为学生负担的主要来源。

北京市崇文小学副校长刘勤良则认为学校成绩存在排名,这给学校方面无形中施加了压力,“我们所在的区每年小升初时,会有各学校总成绩的排名。排名靠后的,也没人批评你。但是那么多校长坐在一起,大屏幕上显示各个学校的名次,排名靠后的面子上总会挂不住。”

此外,中国社会还普遍缺乏维护儿童权利的意识,也是目前保障儿童权益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提出,整个社会存在“儿童观障碍”。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没有把儿童当主体,而是把儿童当成家庭和学校的工具。儿童权利是人权之一,长期以来,儿童权利的边界不够明确。没有具体权利和权利保障,从根本上说,就不算有权利。 “如果儿童的参与权和表达权长期被忽视,那么生命权就没有保障。他们没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拒绝课业负担,只能忍受,甚至自杀。” 他强调,“我们需要整个社会的儿童权益的觉醒,这首先需要政府纠正错误的儿童观。”

储朝晖指出,“很多父母缺乏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把儿童权利家庭化。但是儿童不是家庭的儿童,而是社会的儿童。我们要把儿童基本权利作为社会责任,建立社会公共追责机制。

在杨东平看来,“我们不能坐等着政府来改革,我们需要给改革以推动力。要鼓励家长和爱学生的老师起来‘造反’,拒绝给孩子施加作业压力。这场公民运动就叫‘作业减半运动’。”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