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实干托起中国梦
导语:行至今日,中国改革的难处不仅仅在于方案和设计,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今天的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推动改革的实干精神,需要打破旧的利益格局的极大勇气和智慧。可以说,今日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实干家。

经济观察报 社论 两年前,本报年终特刊以《国家意愿的私人读本》为题,邀集60位各界精英畅想他们心中的未来愿景,抒写心中的“中国梦”。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新常委在北京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现场演讲中详细阐释中国梦,并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一个偶然。两种表达,殊途同归,托举的是一个共同的梦想。前者传递的声音来自民间,后者则代表了执政党对这个话题的回应。这些年,民众对于中国梦的讨论逐渐热切,但执政党以如此方式应和一个民间话题,是第一次。也因此,其中意味值得关切。

半月前,习近平在七常委首次亮相的记者会上曾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为,那是对中国梦的另一种解读。这种解读推展开来,一如习近平所说,让热爱生活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此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各种场合释放的信息,令人印象深刻。从执政党对责任的理解和对人民的承诺,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警示,再到“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呐喊,我们能够感受到执政者的清醒和冷静,也能够体味到隐约的压力和紧迫感。

《复兴之路》展览成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走出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的第一站,如果我们将之定位为重温中华民族百年来走过的道路,就不难理解,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当我们面对一个确定无疑的中国梦,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便是:我们如何将这个伟大的梦想变成现实?

习近平代表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回答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出自习近平之口并非偶然。经历了百年来的苦难和奋斗,按照李克强副总理的说法,“现在离民族复兴还有几步之遥”。毋庸讳言,这或许是最为艰险也最为复杂的“几步”。李克强坚信,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仍是最大的红利。反观现实,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乏对改革的认识和紧迫感,但却难得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即以打破垄断为例,多年来旨在鼓励和扶持非公经济的36条出了好几版,各部门配套文件过百,但在现实中屡屡遭遇“玻璃门”、“弹簧门”。

原因在于,行至今日,中国改革的难处不仅仅在于方案和设计,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今天的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推动改革的实干精神,需要打破旧的利益格局的极大勇气和智慧。可以说,今日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实干家。执政者对此已经有了深切的认识,实干正是新的领导集体顺应全体中国人的期待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应该说,这种实干和责任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能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抵御可能出现的怀疑,才能坚定不移地朝着我们的共同梦想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复兴,这个梦想并非坦途。说到底,中国的前景如何,取决于改革列车能否冲破阻碍,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勇气承担责任,取决于执政党是否信守自己对于全体中国人民的承诺。

新的一页已经翻开,我们能否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一切根基于此。新的掌舵者已经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梳理半个多月来中共领导集体传递的信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始。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