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时局 >
福建党校教授王利平:落实宪政是最有力的改革
2012-12-19 07:25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韩雨亭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落实宪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宪政,宪政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权利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上。宪政的基本要素是由民主、法治和人权构成,这些都是执政党追求的目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韩雨亭 在1982年宪法实施30周年之际,社会各界在努力贯彻十八大精神,对十八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寄予厚望。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现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它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根本大法,除了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外,还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时隔30年,专家怎么结合十八大精神,对中国的法治建设进行解读呢? 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王利平对宪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社会各界争鸣。

“时值1982年宪法实施30周年。我认为落实宪法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宪政,宪政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权利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上。”12月3日晚,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王利平对本网记者说,“宪政基本要素是由民主、法治和人权构成,这些都是执政党追求的目标。”

善待环境维权,在法律轨道内解决问题

“今天中国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各级政府为了追求GDP,踩足了油门让这个汽车往前开,开得很快。”王利平说,“环境维权运动就好像这辆车的刹车。把公民的环境维权强压下去,就是把这辆汽车的刹车卸掉了,卸掉的结果会出现车毁人亡,所以要善待公民维权。所以,执政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比有人把公民维权看做是“惹麻烦”,王利平认为公民维权运动是社会推动政府进步的力量,是在法律程序及框架内的理性和建设性的温和力量,是推动社会转型和渐进的一个很好方式,打压公民维权运动的做法不利于社会转型,如果一味打压,就会把维权公民逼成了刁民、暴民。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带头“下访”解决民众关心的疑难问题。之后,浙江引入律师接待访民,把上访的公民维权行动导入法律轨道。王利平认为,这是政府良性回应公民维权的做法。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世界潮流,要正确处理好理念上的转变,我们要在管理过程中由重权走向重人权,改变计划经济下的集权管理,保障好公民权利,因为人权是政权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宪法里才会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王利平说,“法治是体现为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基本制度设计,要实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从重管理转到重治理,让权力由刚变柔,把宪法落实到位。”

主动推进依法执政,因势利导公民维权

社会问题尖锐化,抗争越来越多,靠维稳的方式已经不行了。王利平表示,现在有维稳经费可以支出,但这是个恶性循环。靠土地财政收入来增加政府的财政开支,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就是加紧了征地的速度,激化了这个矛盾,社会必须回到宪政的道路上来。

这次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表示要改革创新。回顾历史,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执政党担负了改革发动机的作用。当时在安徽搞家庭承包制的试点,也有很多争议,但是最后还是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并推广了出来,执政党主动变革成为一个改革的发动机,体现在执政党从高层到具体掌权的人,他们有乐于改革的精神和改革的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矛盾累积导致群体性事件和问题层出不穷。学者王信贤在《当代中国国家能力与社会稳定:兼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意涵》一文中,通过公开媒体资料的收集,形成1117份资料,就2007——2011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政府压制群体性事件的比例为47.9%,政府漠视或无结果的比例为35.3%,政府介入协调成功的为16.8%。可见,我们在处理群体事件上,主要还是采取“刚性维稳“的手段。

公民权利的大潮是遏制不住的,采取堵而不是疏的方式,最终会成为麻烦事,会出大问题。清华大学课题组在《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 》报告中揭示,广州的维稳经费已经超过了社会保障经费。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腾讯网做了“靠什么支撑中国基层政权”的问卷调查,7006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70%以上对基层党员干部是不太满意的。这些状况令人担忧,若不改会出大问题。

王利平强调,不能用管控的方式来把社会管死,要把社会激活,通过创新来激活。近几年来群体事件日趋频繁,规模日趋大,包括今年的宁波事件,江苏启东事件等,如果我们不是用法治化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社会权力就会越来越集中,社会就会走上越来越和法治相悖的道路,离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远。

为此,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从经济建设转到社会建设,人人皆可成为改革力量

“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人人成为社会的良性力量。”王利平说,“十八大从七个方面来谈改革问题,汪洋提出破除既得利益要从执政党和政府开刀,但作为一个现代公民,不能把自己置身事外。”

上世纪80年代,执政党作为改革的动力源,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全面进行,使中国改革开放出现一个蓬勃的态势,带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与如今的改革相比较,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导致了国家权力不受约束的局面仍然存在。王利平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转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而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其实就是激活社会的力量,来推动中国的再一次的全面改革,用社会的力量和体制内的健康改革力量,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去打破阻碍改革的利益格局,使中国的改革能够释放出一个新的能量来。

王利平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获益之后,有可能出现的倾向就是维持现状,不想改了,要靠激活社会的力量去推动政府改。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在公民社会建设方面来了一个加速度,这个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来说是一个有力的挑战,这已使公民社会建设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蓬勃发展的状态。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不断发达展,网络民意已经呈现出倒逼机制。

“我们要认清问题所在,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集团身上,我们不能走老路。”王利平再次强调,“每一个人都成为能为这个社会尽责的公民,成为理性的、建设性的、良性的力量,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形成良性的合力去推动改革,这必定让体制内的改革力量能坚定改革的步伐,更有信心去改革,而且更容易把改革深化下去。”“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有学者提出改革路线图,这都涉及到改革的目标问题,我认为宪政就是改革的目标,因此落实宪政是最有力的改革。” (人民网记者林长生对此文亦有帮助)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