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胜利与更美好的生活

独眼 2013-01-06 19:04

城市的胜利与更美好的生活
by独眼 
 
  《城市的胜利》是最近几年来,让我的观念有最大改变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当然更倾向于保护好古迹文物,甚至也认同为了保护可以“反发展”,当人问我“那么以后所有的建筑都成了文物,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要住到哪儿去”,我心里虽然会有“你怎么不懂古迹的价值”的嘟囔,嘴上有一套关于文物判定和价值评估冗长的专业理论,但是,真的静下来,我也会想,空间如此有限,保护的限度在哪儿,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城市以后该怎么办。想保护好旧城和古建筑,认为高层建筑破坏景观、有碍观瞻、缺乏亲和力,但同时又反对城市“摊大饼”,控诉上下班地铁的拥挤……这就像一个悖论,除非减少城市人口,可《城市的胜利》里让我相信一个在兴旺成长的大城市必然会涌入更多的人。这些人虽然穷,他们的贫困和在发展停滞的农村的贫困比起来仍然是相对富裕的,他们受到城市活力的吸引满怀希望而来。 
 
  作者爱德华·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研究重点是城市问题,他用易懂的语言、有说服力的数字和实例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比如,作者提到了经济动力对居住者的引导。让我想到,我们一直在说的北京旧城改造。要想好好保留胡同,就必须重新清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私搭乱建,但减少这些建筑的前提条件是减少居住人口。这几年,胡同院落的买卖就像在用经济办法来稀释人口,有产权却没有钱修缮房屋的家庭迁出了旧城,换来了居住人口较少同时相对富裕的家庭。 
 
  城市的经济研究在这本书里,既为解释现象提供了依据,也指引了改善城市生活的方法。从班加罗尔、硅谷、洛杉矶、底特律、纽约、东京、孟买、巴黎等等城市身上能看到很多与中国的城市密切相关、常常在国内媒体上讨论的问题:人口激增、贫困、城市衰退、犯罪率、安全感、交通拥堵、郊区化、卫星城、花园城市、环保、低碳等等,通常我们讨论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时候,都假设它们彼此是不相关的,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案常常相当感情用事,细想之下会发现只能引起其他的问题,根本行不通,但在《城市的胜利》里,格莱泽将城市的经济放在了首位,这是一个很好也很简单的标准,同时参与影响城市决策的还有很现实的政治因素、社会情感以及环境保护。优秀的城市在这些要素之间取得了平衡,并且具有了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确保在城市中生活的人能够不断提高生活的水准。“城市不等于城市的建筑,而是城市中的人。”这是《城市的胜利》最核心的观念,所以,解决交通拥堵应该为了城市中的人,保护古建筑应该为了城市中的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也是为了城市中的人。为了这些目标,格莱泽提出应该以收费——因为每个开车上街的人也在用增加拥堵的方式浪费他人的时间——来治理收费,这在伦敦、新加坡都取得了成功;保护古建筑应该有取舍而不是无限制;修造、使用摩天大楼、居住在城市而不是郊区将更有利于城市环境。按照他的描述,我想象中的理想城市应该更便利、更紧凑,容纳着相当多的人。《城市的胜利》写得特别妙的部分是,他颠覆了我对写《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简·雅各布斯和《瓦尔登湖》的梭罗的信任。简·雅各布斯教人去保护自己家周围的公园,主张低矮建筑、社区交流的重要,反对摩天大楼。格莱泽却暗示她的主张已经过时,限制城市向竖向发展、限制建设,最后是城市要么走向衰退,要么房价激增、阶级分化,要么必要的扩张只能横向铺开,所有人都要为耗时、耗碳的交通买单,抗议和阻挡建设的“邻避主义”如同诅咒,只能让状况恶化。而梭罗本人是引起森林火灾的祸首,他带着乡愿的隐居在当代只能意味着消耗更多碳、更污染环境,格莱泽的观点很明确:“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 
 
  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城市问题,引用了很多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正规的注释、参考书目和索引占据了最后将近100页的篇幅,但它不是一本给小圈子小部分学者看的书,而是通俗易懂的读物,每一个在城市里生活或者想要脱离城市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和自己有关或自己关心的内容:在哪儿居住、薪酬水平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家隔壁要盖摩天大楼该怎么办,从书中能看到自己在城市里扮演的社会角色,重新考虑自己该如何选择。 
 
  最后一点,在城市之外的问题上,这本书也对我有启发。在讨论硅谷和班加罗尔的发展模式时,作者有一个小片段简要叙述了即使在电子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面交流仍然不可替代。我重新考虑了一下我靠邮件、短信、微博来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拿起了电话,和他们说“有空见个面吧”。 

 

副标题: 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

作者: 【美】爱德华·格莱泽 

译者: 刘润泉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by独眼 

《城市的胜利》是最近几年来,让我的观念有最大改变的书。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当然更倾向于保护好古迹文物,甚至也认同为了保护可以“反发展”,当人问我“那么以后所有的建筑都成了文物,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要住到哪儿去”,我心里虽然会有“你怎么不懂古迹的价值”的嘟囔,嘴上有一套关于文物判定和价值评估冗长的专业理论,但是,真的静下来,我也会想,空间如此有限,保护的限度在哪儿,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城市以后该怎么办。想保护好旧城和古建筑,认为高层建筑破坏景观、有碍观瞻、缺乏亲和力,但同时又反对城市“摊大饼”,控诉上下班地铁的拥挤……这就像一个悖论,除非减少城市人口,可《城市的胜利》里让我相信一个在兴旺成长的大城市必然会涌入更多的人。这些人虽然穷,他们的贫困和在发展停滞的农村的贫困比起来仍然是相对富裕的,他们受到城市活力的吸引满怀希望而来。 
  作者爱德华·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研究重点是城市问题,他用易懂的语言、有说服力的数字和实例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比如,作者提到了经济动力对居住者的引导。让我想到,我们一直在说的北京旧城改造。要想好好保留胡同,就必须重新清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私搭乱建,但减少这些建筑的前提条件是减少居住人口。这几年,胡同院落的买卖就像在用经济办法来稀释人口,有产权却没有钱修缮房屋的家庭迁出了旧城,换来了居住人口较少同时相对富裕的家庭。 
  城市的经济研究在这本书里,既为解释现象提供了依据,也指引了改善城市生活的方法。从班加罗尔、硅谷、洛杉矶、底特律、纽约、东京、孟买、巴黎等等城市身上能看到很多与中国的城市密切相关、常常在国内媒体上讨论的问题:人口激增、贫困、城市衰退、犯罪率、安全感、交通拥堵、郊区化、卫星城、花园城市、环保、低碳等等,通常我们讨论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时候,都假设它们彼此是不相关的,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方案常常相当感情用事,细想之下会发现只能引起其他的问题,根本行不通,但在《城市的胜利》里,格莱泽将城市的经济放在了首位,这是一个很好也很简单的标准,同时参与影响城市决策的还有很现实的政治因素、社会情感以及环境保护。优秀的城市在这些要素之间取得了平衡,并且具有了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确保在城市中生活的人能够不断提高生活的水准。“城市不等于城市的建筑,而是城市中的人。”这是《城市的胜利》最核心的观念,所以,解决交通拥堵应该为了城市中的人,保护古建筑应该为了城市中的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也是为了城市中的人。为了这些目标,格莱泽提出应该以收费——因为每个开车上街的人也在用增加拥堵的方式浪费他人的时间——来治理收费,这在伦敦、新加坡都取得了成功;保护古建筑应该有取舍而不是无限制;修造、使用摩天大楼、居住在城市而不是郊区将更有利于城市环境。按照他的描述,我想象中的理想城市应该更便利、更紧凑,容纳着相当多的人。

《城市的胜利》写得特别妙的部分是,他颠覆了我对写《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简·雅各布斯和《瓦尔登湖》的梭罗的信任。简·雅各布斯教人去保护自己家周围的公园,主张低矮建筑、社区交流的重要,反对摩天大楼。格莱泽却暗示她的主张已经过时,限制城市向竖向发展、限制建设,最后是城市要么走向衰退,要么房价激增、阶级分化,要么必要的扩张只能横向铺开,所有人都要为耗时、耗碳的交通买单,抗议和阻挡建设的“邻避主义”如同诅咒,只能让状况恶化。而梭罗本人是引起森林火灾的祸首,他带着乡愿的隐居在当代只能意味着消耗更多碳、更污染环境,格莱泽的观点很明确:“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 
  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城市问题,引用了很多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正规的注释、参考书目和索引占据了最后将近100页的篇幅,但它不是一本给小圈子小部分学者看的书,而是通俗易懂的读物,每一个在城市里生活或者想要脱离城市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和自己有关或自己关心的内容:在哪儿居住、薪酬水平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家隔壁要盖摩天大楼该怎么办,从书中能看到自己在城市里扮演的社会角色,重新考虑自己该如何选择。 
  最后一点,在城市之外的问题上,这本书也对我有启发。在讨论硅谷和班加罗尔的发展模式时,作者有一个小片段简要叙述了即使在电子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面交流仍然不可替代。我重新考虑了一下我靠邮件、短信、微博来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拿起了电话,和他们说“有空见个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