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IPO减压当标本兼治
导语:如果通过制度来强化IPO过程中的违规成本,势必比“运动式”的大检查更有利于防范财务造假。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张勇 1月8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而这一次非例行会议被外界普遍理解为是对IPO“堰塞湖”问题的减压。此次专项检查的结果无疑将会通过收紧财务审查的尺度而“逼退”部分拟IPO公司,但这却又引起了另外的问题,此举将可能使得监管的一贯性受到质疑,而且也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

据悉,此次工作会议的参与人数超过200人,除证监系统人员之外,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也有大量人员参会。会议要求,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全部首发在审企业进行自查,并于今年3月31日前提交自查报告。而没有自查和切实核查的,证监会将直接对企业进行调查、稽查。此外,证监会相关领导还对重点核查的事项进行了要求,其中包括自我交易、利益交换、关联方等12项涉及财务的内容。

诚然,监管部门的这一次财务大检查有着无可厚非的理由,那就是2012年上半年新上市的104家上市公司中,有高达29%的企业半年后就出现了业绩下降,而2011年的数据则是7%。那么,现在的大检查是否意味着监管层将这种大面积的新公司业绩下滑归罪于业绩造假?而之前的IPO审核制度是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今采用高压态势的大检查又是否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诸多业内人士表示,类似现在这样“运动式”的大检查很难长期保持下去,一个完善、健全的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事实上,无论此次财务大检查是为IPO减压还是为IPO“打假”或是二者兼有,最后的结果都将冲着IPO的“堰塞湖”而去。

2012年9月之后,A股IPO工作再一次陷入了实际上的停顿,虽然官方一直未曾对IPO的暂停有过正式的说法,但业内普遍认为是监管层因为担心股市压力太大从而关闭了IPO的审核窗口。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排队等待IPO的公司数量已经超过了800家,预估融资总额接近5000亿元。而2012年全年的IPO融资总额仅为1000亿元左右,这就意味着,如果按照2012年的融资速度,即使不新增一家IPO,现有的IPO也需要长达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消化掉。因此,正在排队的这800多家拟IPO公司被形象的称为了IPO“堰塞湖”,也成为监管层的一大“心病”。

然而,造成IPO大量积压的原因虽然有市场因素,但监管对于IPO审核窗口的封闭与开启的“随意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监管层如果仅以收紧审核尺度来解决问题,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问题的关键还是需要从制度着手,将市场化的手段与更加完善的制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标本兼治。

新上市公司大面积的业绩下滑与IPO的大量积压实际上是两个关联度不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业绩大面积下滑才是问题。而业绩下滑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过程中掩饰的财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另一种则是因为恶劣的经济环境所造成。实际上,2012年A股整体利润下滑明显,虽然年报尚未开始披露,但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度的业绩下降幅度和比例可能与新上市公司的下滑程度接近,因此很难说新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中造假的成分有多高。

而另一方面,如果让IPO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二级市场接轨,让IPO发不出去成为寻常之事,拟IPO公司和中介机构就会主动考虑上市的节奏,在市场低迷时主动放弃IPO,也就不需要监管层用各种手段来“劝退”。同时,严格的财务审核的确必要,但对于财务造假的严厉惩处或许更为重要。截至目前,A股违规的成本依然与境外成熟市场有着不小的差距,不仅是上市企业本身受到的惩罚有限,相关中介机构也经常仅仅是谴责了事。

如果通过制度来强化IPO过程中的违规成本,势必比“运动式”的大检查更有利于防范财务造假。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