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沙与菩提

2013-02-05 01:31

恒沙与菩提
 
by朱幼棣
 
前国务院研究室司长,新华社高级记者
 
每年读过,或者说翻过的书不少,但大多匆匆一瞥,如烟云过眼,不说给人思考启示,值得人念想的少。虽然每年花去上千元钱,有的买来后直呼上当,觉得不值。能留下记忆的几本也数得过来。
 
首先是吴晓波的《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 7世纪——1869年》。吴晓波“企业三部曲”的另两部是《激荡三十年》和《跌荡一百年》,相比之下,这部没有上下册,篇幅最小,也写得最好。
 
吴晓波的中国古代工商业“两千年”的叙事,是放在并不相交的世界各国文明发展,与科技、政治制度演进大背景上展开的。在《浩荡两千年》中,对中国古代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以及现实经济问题,吴晓波有了更多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见解,这就超越了一般财经记者和作家。而且,很多精辟的论述对于解读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如何“治理”企业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在经济史上。历朝历代从来有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汉唐明清莫不如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就最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如何在经济活动中端正自己的立场与角色,工商业者如何与政府平等相处,迄今是一个危险的,甚至仍然是有某种禁忌性的话题”。
 
这使我想起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大量田野调查和《中国建筑史》写作。不在于设计出多少奇形怪状的现代标志性建筑,梁思成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大量实地测量调查,对《宋营造法》深入研究,是他能够成为当代建筑大师的不二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晓波对中国从古代、现代到当代工商企业案例的大量分析研究,至少使他的写作和思考,已经接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本质,从这点来说,已经超越了许多仅从国外学了点皮毛、妄论当代中国经济的专家。
 
另一本是彼得·海勒斯的《江城》,这是他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一本《寻路中国》已在前两年出版,写得亦不错。这本书2001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美国一些大学把《江城》列为学生的必读书之一。这本书在2012年在中国出版也是件好事。
 
海勒斯生长在美国,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又在英国的剑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1996年8月底,作为一个年轻的志愿者,到长江边上的涪陵师专“支教”两年。在此之前,他似乎连汉语都不太会说,海勒斯选择三峡和涪陵,他一定意识到了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对社会和自然、文化造成的影响。与一般的游旅文学写作不同,本书的内容相当丰富。仅大坝这一章节,就记叙了长江三峡的历史、现实、人文和生态环境,以及建坝产生的各种影响和变化。他写道:“在其他任何地方,我都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一边是自然的,另一个——尽管结果不同——却一直循着直线往前,进步发展、控制。”“中国这个国家早就习惯了作出困难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可能美国人连想都没有想过”。
 
除了观察的角度,海勒斯的文字也不比大作家逊色。但海勒斯似乎不是在刻意“写书”,而是事无巨细记录下他到涪陵后经历的种种,生活与教学、游历,他甚至留下了学生写的作文作为资料。有一些湮没和消失的“琐事”、“旧景”,在今天的人们已经司空见惯,正是这些记录使这本书具有了社会学的价值。倾听《江城》的涛声,我想,从80年代至今,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支教、干部挂职,有多少作家为走马灯似的采风,有多少记者下基层改文风——并且倡导成一个运动。海勒斯的涪陵两年,正值长江三峡大坝建设高潮,期间有多少人到过这条世界上最壮丽的河流峡谷地区?有几个留下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作品?
 
陈恭录的《中国近代史》算不得一本新书,它在2012年的再版却是当代史学上的好事。
 
这本书被称为“代表民国时期最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当不为过,不仅材料丰富、思想精深,对重大历史事件平心静气的记录和叙述,而非意识形态先行指导,或主观意气用事戏说,表现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见识与学养。相比之下,去年“一窝蜂”出版的许多与辛亥革命百年有关书籍,大多不可卒读,而有的还是当下名教授写的。我想,即使是历史知识读物,不管它当下是否畅销,首先经得起用史学的眼光审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想当然”,这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本是胡竹峰的《衣饭书》。好书不必面面都好。《衣饭书》是本“小书”,随笔类的散文集,至少在文字的技巧上超过“年度某某精选”的一些作品——近年这类“年度精选”我是不买的,因为多数编选者的眼光审美实在有限。我先在报纸上看到了胡竹峰为本书的前言。说是前言,其实是在评论古代、现代和当代散文,“学识与见解比才气更重要。如果说明清小品如中年男人庭前望月,那么唐宋散文就像老年儒士倚天论道”。——看来作者颇得散文写作之真谛,文笔上乘。便从网购得《衣饭书》,果然不错。
 
此外,还有些值得一看的书,以思想的深刻、论述的犀利见长,这在当下也已不多见。比如李炜光教授的《税收的逻辑》,提出了在确认和尊重纳税人权利的前提下,推进国家财税体制的改革的紧迫性。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诸门类中,财税理论确实最为陈旧,难以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专家除了论证政府的加税政策必要和正确,还有很大的加税空间外,别无所长。李炜光认为,“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很难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量能负担原则”、“在房地产问题上,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开征新税,而是恰恰相反,应该给大家减税,即通过减轻购房者的负担,释放被压抑的需求,给经济一个可依赖的增长点”。这些论述,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写到这里时,我想起去年到印度旅行时见到的恒河。早春是印度的旱季,恒河的沙滩广漠耀眼,走近,竟有不少垃圾。佛教的典籍中经常出现恒沙,真是不尽胜数。如今每年出版的图书亦是。在小镇菩提伽耶,有一株很大的菩提树,历尽千年,浓荫匝地,2000多年前佛陀就在此树下觉悟。我想好书亦是。在思想与理想的荒原上流浪,在滚滚的红尘中跋涉,总有兀立智慧与知识之树,会给人带来绿荫、清凉与欣悦。
 
(本文作者所著《怅望山河》近期已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

 

 

by朱幼棣

前国务院研究室司长,新华社高级记者

每年读过,或者说翻过的书不少,但大多匆匆一瞥,如烟云过眼,不说给人思考启示,值得人念想的少。虽然每年花去上千元钱,有的买来后直呼上当,觉得不值。能留下记忆的几本也数得过来。

首先是吴晓波的《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 7世纪——1869年》。吴晓波“企业三部曲”的另两部是《激荡三十年》和《跌荡一百年》,相比之下,这部没有上下册,篇幅最小,也写得最好。

作者: 吴晓波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吴晓波的中国古代工商业“两千年”的叙事,是放在并不相交的世界各国文明发展,与科技、政治制度演进大背景上展开的。在《浩荡两千年》中,对中国古代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以及现实经济问题,吴晓波有了更多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见解,这就超越了一般财经记者和作家。而且,很多精辟的论述对于解读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如何“治理”企业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在经济史上。历朝历代从来有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汉唐明清莫不如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就最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两千余年来,国家机器对商业的控制、干扰及盘剥,是阻碍工商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如何在经济活动中端正自己的立场与角色,工商业者如何与政府平等相处,迄今是一个危险的,甚至仍然是有某种禁忌性的话题”。
这使我想起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的大量田野调查和《中国建筑史》写作。不在于设计出多少奇形怪状的现代标志性建筑,梁思成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大量实地测量调查,对《宋营造法》深入研究,是他能够成为当代建筑大师的不二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晓波对中国从古代、现代到当代工商企业案例的大量分析研究,至少使他的写作和思考,已经接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本质,从这点来说,已经超越了许多仅从国外学了点皮毛、妄论当代中国经济的专家。
另一本是彼得·海勒斯的《江城》,这是他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一本《寻路中国》已在前两年出版,写得亦不错。这本书2001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美国一些大学把《江城》列为学生的必读书之一。这本书在2012年在中国出版也是件好事。

[美]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海勒斯生长在美国,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又在英国的剑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1996年8月底,作为一个年轻的志愿者,到长江边上的涪陵师专“支教”两年。在此之前,他似乎连汉语都不太会说,海勒斯选择三峡和涪陵,他一定意识到了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对社会和自然、文化造成的影响。与一般的游旅文学写作不同,本书的内容相当丰富。仅大坝这一章节,就记叙了长江三峡的历史、现实、人文和生态环境,以及建坝产生的各种影响和变化。他写道:“在其他任何地方,我都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一边是自然的,另一个——尽管结果不同——却一直循着直线往前,进步发展、控制。”“中国这个国家早就习惯了作出困难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可能美国人连想都没有想过”。

除了观察的角度,海勒斯的文字也不比大作家逊色。但海勒斯似乎不是在刻意“写书”,而是事无巨细记录下他到涪陵后经历的种种,生活与教学、游历,他甚至留下了学生写的作文作为资料。有一些湮没和消失的“琐事”、“旧景”,在今天的人们已经司空见惯,正是这些记录使这本书具有了社会学的价值。倾听《江城》的涛声,我想,从80年代至今,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支教、干部挂职,有多少作家为走马灯似的采风,有多少记者下基层改文风——并且倡导成一个运动。海勒斯的涪陵两年,正值长江三峡大坝建设高潮,期间有多少人到过这条世界上最壮丽的河流峡谷地区?有几个留下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作品?

陈恭禄/著

工人出版社

陈恭录的《中国近代史》算不得一本新书,它在2012年的再版却是当代史学上的好事。
这本书被称为“代表民国时期最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当不为过,不仅材料丰富、思想精深,对重大历史事件平心静气的记录和叙述,而非意识形态先行指导,或主观意气用事戏说,表现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见识与学养。相比之下,去年“一窝蜂”出版的许多与辛亥革命百年有关书籍,大多不可卒读,而有的还是当下名教授写的。我想,即使是历史知识读物,不管它当下是否畅销,首先经得起用史学的眼光审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不是“想当然”,这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本是胡竹峰的《衣饭书》。好书不必面面都好。《衣饭书》是本“小书”,随笔类的散文集,至少在文字的技巧上超过“年度某某精选”的一些作品——近年这类“年度精选”我是不买的,因为多数编选者的眼光审美实在有限。我先在报纸上看到了胡竹峰为本书的前言。说是前言,其实是在评论古代、现代和当代散文,“学识与见解比才气更重要。如果说明清小品如中年男人庭前望月,那么唐宋散文就像老年儒士倚天论道”。——看来作者颇得散文写作之真谛,文笔上乘。便从网购得《衣饭书》,果然不错。

此外,还有些值得一看的书,以思想的深刻、论述的犀利见长,这在当下也已不多见。比如李炜光教授的《税收的逻辑》,提出了在确认和尊重纳税人权利的前提下,推进国家财税体制的改革的紧迫性。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科学诸门类中,财税理论确实最为陈旧,难以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专家除了论证政府的加税政策必要和正确,还有很大的加税空间外,别无所长。李炜光认为,“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很难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量能负担原则”、“在房地产问题上,目前最需要的不是开征新税,而是恰恰相反,应该给大家减税,即通过减轻购房者的负担,释放被压抑的需求,给经济一个可依赖的增长点”。这些论述,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写到这里时,我想起去年到印度旅行时见到的恒河。早春是印度的旱季,恒河的沙滩广漠耀眼,走近,竟有不少垃圾。佛教的典籍中经常出现恒沙,真是不尽胜数。如今每年出版的图书亦是。在小镇菩提伽耶,有一株很大的菩提树,历尽千年,浓荫匝地,2000多年前佛陀就在此树下觉悟。我想好书亦是。在思想与理想的荒原上流浪,在滚滚的红尘中跋涉,总有兀立智慧与知识之树,会给人带来绿荫、清凉与欣悦。
(本文作者所著《怅望山河》近期已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