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温和复苏,风险暗藏

欧阳晓红2013-02-07 07:09

编者按:

2013年,世界经济何处去?2013年,新领导层上任后的中国经济如何行?改革如何深入?我们思索,更想获知答案,也因此,经济观察报推出了针对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调查问卷。问卷问题涵盖世界及中国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本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以期给读者呈现全面、深入的宏观预测。

调查时间:2013年1月16日至2013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国内外知名券商、银行及投行等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 /收回有效问卷:28份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晓红 或许可以用“温和复苏、通胀渐起、风险暗藏、迎接改革”等关键词来勾画2013年宏观经济。新年伊始,《经济观察报》向知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发放了《2013年宏观经济调查问卷》,从中抽取2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上述关键词就是我们统计得出的结论。

如果说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这一年中国GDP增长7.8%,高于7.5%的预期目标;那么,2013或将是一个温和复苏年。不只是国内,国外可能也是如此,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候似乎已经过去;多数参与调查者的问卷中都透露出如此信号。

不过,经济企稳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相较过去,2013年的潜在风险因素明显增多。

温和复苏

衰退阴霾业已散去了吗?至少,时至今日的诸多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正在加速。

2月1日公布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制造业PMI指数为50.4,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2.3,次日公布的非制造业指数为56.2。两者连续4个月以上处于扩张状态,昭示中国经济整体向好格局未变。美国制造业扩张幅度亦超过预期。欧洲就业市场也有所改善。欧元区2012年12月失业率为11.7%,低于预期的11.9%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方面,28份有效问卷呈现出两派观点;持乐观态度者逾半,他们认为“经济放缓底部显现,缓慢增长态势可期”;而认为“不温不火,出现经济衰退和强劲复苏的可能性都不大”的观点则占到43%。

就中国经济而言,但愿首席经济学家们2013年的预测不至于太过乐观。事实上,在2012年有84%的观点认为当年中国GDP增速达8%-9%。但这年GDP增速仅为7.8%, 是12年来录得最慢的增长步伐。

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有53%认为2013年中国GDP会达8%-8.5%;64 %的受访者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对经济企稳向上信心强烈,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性不大;还有25%的观点认为,看不清楚,不可预测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判断;只有10%的参与调查者持悲观态度,称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调查者对“中国2013年哪些领域的改革会有突破”甚为踊跃。我们列出的十大选项中,无一空项。有64.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是“深化金融改革,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房产税试点区域扩大与加大对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的占比也高达60.7%;认为是“户籍制度、放松垄断行业准入与收入分配”的观点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14%、28.5%、21.4%。

就此,美银美林大中华区经济研究部主管陆挺还给出“关注计划生育”的观点;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是“加速金融、结构、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显而易见,这表明政策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将成为2013年宏观经济的主导因素。

风险叠加

然而,温和复苏背后的风险因素也在悄然累积。这或是中国经济近三十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如35.7%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认为,2013年全年中国经济走势会是“前高后低”的曲线;2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走势继续在L型底部波动;逐步放缓与前低后高的观点占比为17.8%,换言之,多数人认为2013年后半年的发展曲线较差。不过,在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看来,中国经济将呈现“前三季度加速,四季度略有放缓”的走势。

与之相反,2012年64%的人认为“前低后高”;认为“前高后低”的人只有8%。因此,可以看出,进入2013年,尽管首席经济学家们的乐观姿态不改;但相对谨慎乐观。这并不奇怪,2012年风险因素明显增加,进入2013,这些风险因素可能还在叠加。

关键在于,从问卷中,我们看到了经济学家们对潜在风险的普遍担忧。

不同于2012年,最让经济学家们担忧的“经济炸弹”只是“贫富差距”、“地方债务问题”、“政策失误”;2013年,在我们列出的十大中国当前面临潜在经济风险选项(此项为多选)中,无一空项,有六项得票的占比超过半数;四项占比超过六成。

具体而言,担忧“贫富差距、地方债务及融资平台风险、民营企业萎缩、影子银行风险”四项的观点占比均高达60.7%;对“官员腐败问题与企业创新和盈利能力”的担忧次之,占比分别为57%和50%;担忧“货币超发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观点占比39%。填写“就业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的观点占比均为28.6%,这也是经济学家们担忧最少的两个风险选项,但占比依然不低。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的看法较为独特,他认为中国存在“经济过热,资产泡沫风险重现”的风险。

世界经济方面,61%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最大的因素是“诸如美国‘财政悬崖’、欧债危机等债务风险”,14%与18%的观点则是“新兴市场经济‘硬着陆’风险”与全球量化宽松政策。”

通胀渐起

不过,上述风险也许不及潜在通胀风险的上升更为直观、更具“杀伤力”。

在美、欧、日央行QE政策的推动下,流向新兴市场的金融资本或会推高通胀。这或许也能解释刘利刚对“资产泡沫风险重现”的担忧。

通胀回升是近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亦表明,2012年最后一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5%,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分别比11月份扩大0.7个和0.5个百分点,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在本次问卷中,我们也看到这种趋势。参与调查的经济学家中认为2013年全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4%的占比达57%;上涨2%—3%占比32%;认为“上涨4%—4.5%和上涨4.5%以上”的观点占到8%。

在2013年房价整体判断的问卷选项中,50%的受访者认为“上涨10%-20%”,仅10.7%的观点认为“上涨30%以上”。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涨10%以内”,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认为“房价小幅上涨3-5%”,刘利刚的观点是“房价上涨5%~10%”

因此,尽管通胀渐起明显,但基于对“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两个宏观影响变量的谨慎判断,通胀短期可能无忧,但2013年全年最终通胀压力大小或取决于政策取向。

总而言之,上述数据描绘出一个经济温和复苏、风险暗藏、通胀渐起、喜忧参半的2013年。

(本组调查由欧阳晓红、李缘、陈旭、李保华、巢新蕊、蓝彬珍、张云完成。)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