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身着蓝色套装、搭配淡雅妆容,迈着轻盈的步伐,面带微笑进场,3月4日上午11时,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傅莹甫一亮相,即展现了与其前任李肇星明显不同的风格。
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她首先为自己迟到五分钟向大家表示抱歉,“刚才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因为是从大会那边过来的,大会堂的路径也是比较曲折的,我这个新手要找到路也不是那么容易。”
语气平和,面带微笑,非常感性的开场白,让现场气氛一下轻松起来。在对本次人大会议的基本情况进行简短介绍后,即进入本次会议最为重要的问答环节。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会风”,为什么在各地都在改进会风的背景下,今年的人大会期没有压缩很多?对傅莹而言,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会期是否压缩,既要迎合当下新风,更要尊重法律规定。
接下来两个问题分别是“全口径预算”、反腐败,傅莹回答关于“全口径预算”的问题时承认,自己也是刚刚学习了解这一概念,在解释了全口径的概念后,又结合十八大的相关表述,阐述了下一步的做法。
第四个是关于中国军费,路透社记者希望发言人能告诉他2013年中国国防支出规模有多大?都将用于哪些方面?
这个看起来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傅莹看来却是每年人大发布会的必答题。虽然她的几个前任每年都要回答,但仍然会有很多国际关注,“好象中国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为什么我们要增加军费。”傅莹说。
随后是日本共同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的提问,不管是境内媒体还是境外媒体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或针对性较强的尖锐问题,傅莹均圆满化解。
今年六十岁的傅莹是内蒙古通辽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也是继龚澎、王海容之后,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副部级外交官。
在媒体对她过往的经历梳理后发现,她从来不用“无可奉告”之类的语句搪塞媒体;她还曾以“阿莹”为笔名多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而在全国人大的平台上,她正在用女性独有的细腻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全新新形象。
发布会到了预定时间后,主持人示意是否可以结束,作为发言人的傅莹主动提出再给自己好久没见的老朋友——CNN北京分社社长吉米一个提问机会,并微笑向他说,希望你的问题客气一些。吉米的问题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如何使问责等做法制度化。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傅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还是挺紧张,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希望慢慢能够改进。并透露说,为了准备这次发布后,一共准备了有100个题目。
当记者问她这100个问题中最刁钻的是哪个问题时,傅莹笑呵呵的说,“不告诉你,你万一问我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