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的革命

Anchalee Kongrut 袁梦瑶2013-03-11 00:02

Anchalee Kongrut/文 袁梦瑶/译
    不要低估智能手机的力量,它或许终将改变世界。至少,微策略公司的CEO及联合创始人麦克·塞勒(Michael J.Saylor)希望大家意识到,我们正走进移动工具改革的新阶段——移动浪潮。
 
  移动浪潮不仅会改变产业格局,甚至会“引发国际形势、阶级状况,和社会结构的连锁反应”,塞勒在自己的新作——《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将如何改变一切》中写道。“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机发射台,发展中国家正跳阶式地融入21世纪的发展潮流。如今,人们可以以过去千分之一的花销将发达世界的教育和重要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给近乎每一个人,我坚信这是终将改变整个世界经济的能力。”
 
  在众多国家中,中国仍旧是最大的获利者,因为这个国家拥有极其宝贵的资源——大量的受教育人口。“如果没有能够助其发挥才能的工具,这些受教育人口并不具有太大的价值。而一旦赋予这些人资本工具,他们就会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塞勒在一次与中国的视频会议上对记者说。移动浪潮同样会改变政治审查制度的形势。“我相信中国对谷歌、脸书、推特等西方网络平台竖起的屏蔽墙终将倒塌,因为这些平台中蕴含的产能会使几亿中国人口获益,而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忽视这份巨大利益”。
 
  即使像Facebook和Twitter这种充溢着照片和无聊八卦的网站可以被无视,“像谷歌地图这种可以用以获得完美的卫星图像和导航工具的应用却不容忽视。这个网站可以为人们指路,告知天气,交通状况,甚至提供近乎所有地点的卫星图像,”他对媒体说。“决定放弃这种工具前最好斟酌再三。”
 
  毋庸置疑,谷歌和脸书一类的平台蕴含着难以计量的可供管理者,政治家和商人使用的关乎大量人口的信息。“若执意与之隔绝,银行、保险公司、政治家和政府机构终将损害其自己的利益”,随着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中国不可能像朝鲜、伊朗、古巴一类的国家那样孤立于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强大到抵御另外五十亿人口共同参与的浪潮。”塞勒说。《移动浪潮》是塞勒的第一本书,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他在仅24岁时就创办了微策略公司,同脸书、德意志银行这种为用户提供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的公司一样,他的公司拥有着大量的高端客户群体。塞勒也创办了“塞勒基金会”,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在线大学公开课。拥有这样的科技背景,人们很容易把塞勒的这本书视为又一本由CEO写的科技读物,认为它的目的不过是说服投资者和公众。在移动浪潮中,智能手机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大量的实体商品和服务将会被取代。人们可以用手机来存钱,取款,信用卡和密钥也会演变成专门手机软件中的数字化存档,付款时只需轻轻摇动手机。然而移动浪潮的真正影响却是在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医疗服务行业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医疗服务,诊费支付,甚至是在线诊断。理论上,落后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凭借这种技术进行在线远程学习。世界上的边缘人群由此可以获得医疗保健和教育服务。
 
  初读塞勒的书,人们很容易怀疑他是否过分估计了智能手机的能力。但是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中东国家由智能手机和病毒性推特消息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见识了报纸行业的式微和在线电视时代的来临后,他的畅想就显得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了。然而让这本书引人注目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它成功的惊慑了读者。这本书的野心远不止于探讨科技发展趋势和智能手机科技,塞勒分析,论证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对于世界的改变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科技的进步。全书的重点更在于讨论社会的结构和贫困的消失,这使得这本书比同类的科技趋势预测作品更加的深刻。
 
  没有科技背景的读者同样可以阅读这本书,它包含了基本概念的介绍,作者行文幽默而清晰,十分易读。对于更加理性的读者,这本书又显得有些缺乏思辨而太过乐观。专业人士难免质疑,移动风潮是否会引发更多的隐私纠纷,因为产权法和隐私法完善的速度不可能跟得上科技发展。
 
  移动浪潮中,私人和公众的界限会变得模糊,比如人们分享给朋友们的图片很可能会被大量传播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美国某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写的她与10个男性朋友故事被分享到了社交网络上,点击量达到了2500万。罗姆尼私下对他的选金筹措者声称奥巴马一半的支持者都是靠政府津贴度日的视频片段被泄露到网上后,他的选举之路也大大受挫。“每个政客都会在私底下说一些不利于自己形象的话,而如今,这些片段极有可能会被他的对手挖掘出来并大肆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在过去的人们似乎更加幸运。“因为如果智能手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一直存在,政客们受到的打击会更加严重而且更加多样”。

 

副标题: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

作者: 迈克尔·塞勒 

译者: 邹韬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Anchalee Kongrut/文 袁梦瑶/译   

不要低估智能手机的力量,它或许终将改变世界。至少,微策略公司的CEO及联合创始人麦克·塞勒(Michael J.Saylor)希望大家意识到,我们正走进移动工具改革的新阶段——移动浪潮。
  移动浪潮不仅会改变产业格局,甚至会“引发国际形势、阶级状况,和社会结构的连锁反应”,塞勒在自己的新作——《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将如何改变一切》中写道。“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机发射台,发展中国家正跳阶式地融入21世纪的发展潮流。如今,人们可以以过去千分之一的花销将发达世界的教育和重要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给近乎每一个人,我坚信这是终将改变整个世界经济的能力。”
  在众多国家中,中国仍旧是最大的获利者,因为这个国家拥有极其宝贵的资源——大量的受教育人口。“如果没有能够助其发挥才能的工具,这些受教育人口并不具有太大的价值。而一旦赋予这些人资本工具,他们就会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塞勒在一次与中国的视频会议上对记者说。移动浪潮同样会改变政治审查制度的形势。“我相信中国对谷歌、脸书、推特等西方网络平台竖起的屏蔽墙终将倒塌,因为这些平台中蕴含的产能会使几亿中国人口获益,而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忽视这份巨大利益”。
  即使像Facebook和Twitter这种充溢着照片和无聊八卦的网站可以被无视,“像谷歌地图这种可以用以获得完美的卫星图像和导航工具的应用却不容忽视。这个网站可以为人们指路,告知天气,交通状况,甚至提供近乎所有地点的卫星图像,”他对媒体说。“决定放弃这种工具前最好斟酌再三。”
  毋庸置疑,谷歌和脸书一类的平台蕴含着难以计量的可供管理者,政治家和商人使用的关乎大量人口的信息。“若执意与之隔绝,银行、保险公司、政治家和政府机构终将损害其自己的利益”,随着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中国不可能像朝鲜、伊朗、古巴一类的国家那样孤立于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强大到抵御另外五十亿人口共同参与的浪潮。”塞勒说。

《移动浪潮》是塞勒的第一本书,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他在仅24岁时就创办了微策略公司,同脸书、德意志银行这种为用户提供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的公司一样,他的公司拥有着大量的高端客户群体。塞勒也创办了“塞勒基金会”,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在线大学公开课。拥有这样的科技背景,人们很容易把塞勒的这本书视为又一本由CEO写的科技读物,认为它的目的不过是说服投资者和公众。在移动浪潮中,智能手机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大量的实体商品和服务将会被取代。人们可以用手机来存钱,取款,信用卡和密钥也会演变成专门手机软件中的数字化存档,付款时只需轻轻摇动手机。然而移动浪潮的真正影响却是在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医疗服务行业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医疗服务,诊费支付,甚至是在线诊断。理论上,落后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凭借这种技术进行在线远程学习。世界上的边缘人群由此可以获得医疗保健和教育服务。
  初读塞勒的书,人们很容易怀疑他是否过分估计了智能手机的能力。但是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中东国家由智能手机和病毒性推特消息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见识了报纸行业的式微和在线电视时代的来临后,他的畅想就显得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了。然而让这本书引人注目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它成功的惊慑了读者。这本书的野心远不止于探讨科技发展趋势和智能手机科技,塞勒分析,论证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对于世界的改变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科技的进步。全书的重点更在于讨论社会的结构和贫困的消失,这使得这本书比同类的科技趋势预测作品更加的深刻。
  没有科技背景的读者同样可以阅读这本书,它包含了基本概念的介绍,作者行文幽默而清晰,十分易读。对于更加理性的读者,这本书又显得有些缺乏思辨而太过乐观。专业人士难免质疑,移动风潮是否会引发更多的隐私纠纷,因为产权法和隐私法完善的速度不可能跟得上科技发展。
  移动浪潮中,私人和公众的界限会变得模糊,比如人们分享给朋友们的图片很可能会被大量传播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美国某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写的她与10个男性朋友故事被分享到了社交网络上,点击量达到了2500万。罗姆尼私下对他的选金筹措者声称奥巴马一半的支持者都是靠政府津贴度日的视频片段被泄露到网上后,他的选举之路也大大受挫。“每个政客都会在私底下说一些不利于自己形象的话,而如今,这些片段极有可能会被他的对手挖掘出来并大肆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在过去的人们似乎更加幸运。“因为如果智能手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一直存在,政客们受到的打击会更加严重而且更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