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细则缺乏新意 “新国五条”房产税预期被看好

张勇2013-04-02 11:1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勇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出台地方版“新国五条”细则。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新国五条干预需求效用有限,地方细则缺乏新意;相比之下,她更为看好的是对未来房产税政策的预期。

林采宜认为,地方细则除了强调20%房价差额所得税外,其他的无非是更加苛刻的限购和限贷,本质上并无新意。至于各地出台的“细则不够细”,那是因为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动机不一致,展开的利益博弈导致。

林采宜指出,从2010以来,国务院、财政部、银监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限购、限贷政策以抑制房价的上涨,但没有有效促成房价下行,主要是因为调控政策没有顺应市场的规律,没有“以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房价问题”。

从地方政府出台的细则来看,其思路大部分仍然停留在需求管理层面。想通过抑制需求来平抑房价,限购是最典型的一种干预需求手段,限贷亦然。这些行政手段抑制需求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导价格上涨的预期。而这种心理预期催生了更为强烈的购买需求,房屋交易中心通宵达旦的过户人潮和大量的假离婚都是这种需求的体现。

林采宜认为,整体而言,面对中国的房地产价格高企和民生问题,应该两条腿走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商品房价格属于上帝(市场)决定的范畴,政府不需要过度干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才是凯撒(政府)应该管的是,政府应该建设更多的廉租房,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调控房价甚至考虑采用限价政策,对此,林采宜表示:供求关系反映的价格才是市场的真实价格,限价导致价格扭曲和供应短缺,会进一步强化涨价预期。“限出来的价不是市场的真实价格,谈不上对房价的调控作用。”

林采宜更看好的则是对未来房产税政策的预期。因为相比于对交易环节的征税,通过房产税这种财产税增加房屋的持有成本,有利于引导住房的合理消费,并倒逼多套住房拥有者把空置房出售或者出租,增加房屋租售市场的供给。并减少由于住房空置导致社会有效资源的浪费。

林采宜希望政府把调控的目标从房地产市场价格上转移出来,聚焦于解决“居者有其屋”的民生问题。

华东分社社长
2004年入职经济观察报,历任华东新闻中心高级记者、主任,主要负责华东地区采编工作和资本市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