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即江湖

徐皓峰2013-05-15 05:31

作者: 徐皓峰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口述:徐皓峰  整理:廖颖

我不会武,“会”字必须是脑子明白,身体也必须练到。而因为向我授艺的人——李仲轩不能收徒弟,所以他只是跟我讲武术道理和历 史,没有手把手地教过,更没有对我喂过招,也没有带我走过门子——与别派比武交流。所以我懂武术,不“会”武术。我所能做的,就是保证我所写的武术知识是 有传承的,细节准确的,我的武术观念和武术史观念是我从具体人物得来的,而不是凭空臆想的。

我的武侠小说创作,集中于民国时的武林,最大的 特点是武术界的成长和武侠小说的成长几乎是同时的,当时的民众在现实生活里接触一个习武人,就像现在在街头遇到一个警察一样,所以不会将武侠小说和真实的 武林搞混,知道武林是武林,小说是小说。后来,随着武行的消失,民众没有了判断标准,将小说和武行当成一回事。我至今常遇到的一个提问,就是问“你觉得, 武侠小说和真实的武林有何不同?”

民国的武林,不在乡野郊区,都在都市里,武人首先是城里人。当时的北京、天津都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在 民间底层,武人对民风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因为底层涉及的人事纠纷和财务纠纷,往往是请武人(镖局、武士会、或武术家办的私塾来解决),武德首先是仲裁准则 和办事礼节。而现在等于没有武行了,只有武术爱好者,许多人功夫很高,但在身份上也只能算是业余者,因为不是职业身份,不吃这碗饭。所以大家都是零散地存 在,但有一些武术世家的后人见了面,还在维持着他们儿童时记忆中的祖辈风范,看了让人温馨,也让人悲哀。

武侠小说的历史是这样的,民国二十 年代,由职业武人平江不肖生和姜容樵发明了武侠小说,写的是自身亲见和江湖的传闻,有点像民俗写作,不多做个人的夸张想象。后来被还珠楼主等文人篡了权, 自此武侠小说脱离了民俗写作,努力向明清神怪小说和西方小说体系靠拢,这一条体系后来从大陆移到了港台。我呢,等于回到了民俗写作的前史上,金庸是新派武 侠的集大成者,而我不属于新派武侠的体系。所以我现在特别害怕大家用文人式的文化来总结中国武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吃得苦太多了,到了中年,才发现青年时 代真心崇拜的东西,其实是虚假的。

一切让历史来说话,清末民国武行有一个普遍的观念,如果是高手,不以赢人为标准,要以服人为标准。让人心 服口服,得是在专业技术上能超出对方一个档次,这样在人情上才能有容人的风度。所以当时的武人刻苦极了,不是像李昌镐的围棋,赢半目也是赢,而是吴清源的 围棋,让对手中盘认输。人人都不追求赢一点,而是追求赢一个档次——拉开了档次,才能有风度,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武术曾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之 一。然而无可否认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在离大多数人远去,我们现在只能寄予文学影视作品来遥想江湖;如今没有武行了,也缺乏再产生武行的社会基础,与其按照楼市、股市的商业模式重塑武行,让它成为一个赚钱机构或文化装饰,还不如让其彻底灭亡,总好过弄成让人瞧不起的异种,后人连缅怀的余地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