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陶短房/文 5月5-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对美国进行了上任后首次正式访问。
此次访美,随行的不仅有级别不低的国安、外交阁员和幕僚,更有包括52名韩国著名商界、企业界代表的庞大经济代表团,其寄望之高不言而喻。
访美期间,朴槿惠和奥巴马举行了气氛融洽的峰会和短暂的“私下会谈”,表明两国元首间不仅可维持和发展已有的“盟友与盟友”关系,还有望建立较李明博等前任、甚至较奥巴马与日本首相安倍等其它远东盟友间更融洽的私人关系,这对于在美-日-韩三角和美-日-韩-中-俄-朝六方关系中处于微妙地位的韩国而言,显然是有利的。
朴槿惠上台伊始便碰上南北局势紧张和朝韩关系恶化,作为在军事上尚无完全自主权、面对朝鲜咄咄逼人态势亟需美国安全保障的韩国政府、社会而言,此次朴槿惠访美期间签署的《韩美同盟成立六十周年联合宣言》无疑是颗及时送到的定心丸。尽管如韩国某些媒体所言,“联合宣言”理念多于实际细节,并没有突破两国此前各项协议、共识的东西,但重申旧盟约和再次强调安全保障本身,对新官上任的朴槿惠而言已经足够。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在“朝鲜半岛信任进程”和“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等理念上达成谅解,而这些折衷于金大中、卢武铉“阳光政策”和李明博强硬路线之间的半岛关系理念,恰是朴槿惠上任后一再强调的诉求,美国的谅解无疑为朴槿惠增加了底气。
除了半岛局势,韩日间的关系同样微妙,两国既是盟友和伙伴,又因历史、领土等问题龃龉不断,美国的亲疏向背向来是韩日两国政府十分看重的。冷战结束后,美国向来把美日同盟当作远东战略的基石,美国元首和小泉等日本前领导人的关系,更非韩方所能企及。近期安倍的某些政治、经济言行因损及美方利益,已受到一些“敲打”,此消彼长,朴槿惠在白宫受到高规格礼遇,在国会演讲得到满堂彩,显然会给韩国朝野不少慰藉。
经济方面,按照朴槿惠回国后自己的解读,美国对韩国经济“打消了疑虑,坚定了信心”,并成功完成3.8亿美元投资的引进,“收获大于预期”。
从个人声望、支持率等方面而言,朴槿惠的访问可谓收获多多,访美期间虽发生“尹昶重事件”这样的尴尬,但朴槿惠团队的公关处理较为得体,并未引发大的波折。
但“飞天易,落地难”,上述成果虽然“中看”,“吃到嘴”却不易,因为韩美关系并非单纯两国间的关系,还牵扯到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
“联合宣言”和安全保障固然重要、提气,但“美国会为保卫韩国做多少”这个关键问题,美方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从目前情况看,如果朝方当真动手,美国是会且能够作出断然反应的;但倘朝方一如既往地玩弄“引而不发、跃跃欲试”,定期切换强硬/和缓模式,却并无实质性军事行动的把戏,或隔三差五搞核试、发射卫星或弹道导弹,在边界附近做一些浅尝辄止的小动作,美方除了制裁、军演,又会付出多少、下怎样决心?“联合宣言”或近期美国在半岛周边的举措,并不能给韩国朝野以明确答案。
奥巴马和朴槿惠间的官方会谈显得融洽,“建立私人关系”似也有眉目,但从美在远东的战略布局看,“日重韩轻”的大格局很难轻易改变,一旦日韩间发生摩擦,美国能主持怎样的公道,访问前韩方没底,访问后怕也同样不得要领。
经济方面问题更复杂。
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经济形势和表现事实上远好于美国,相对于“美国对韩国的经济信心”,韩国对美国的经济信心实际上更为重要。尽管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初显,但市场开放度明显不及危机前,加上量化宽松的影响,对严重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仍旧构成很大压力,这个压力并未因朴槿惠的美国之行而减轻,相反,美国借此次高层互访继续压迫韩方加入TPP、对美国产品开放更多市场,这些“成果”对于国内市场保护情绪浓厚的韩国而言,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下咽。至于3.8亿美元投资固然不错,但自“汉江奇迹”至今,韩国已历两代人(朴槿惠恰是“汉江奇迹”创造者朴正熙之女),海外投资早非国内经济发展所最急需的要素,而接下来美方“进一步开放韩国市场”的要求,及国内对此的反弹,才是对朴槿惠政府更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