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对等 两岸商讨互设办事处
导语: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台湾采访获悉,2013年,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工作重点为:首先,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扩大量、深化质;其次,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最后是全面检讨相关法规。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雨亭 实习记者 马玲玲 2013年6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这是中共十八大后,两党首次举行最高级别会晤。

习近平特别强调:“今天,两岸关系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确实如此,现在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后ECFA时代”,由“浅水区”步入“深水区”,这意味着,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思考问题。

政治议题的触碰不可避免。尽管两岸政治对话仍有难度,但至少目前双方开始商讨互设办事处的议题,这已经是政治协商的开端。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台湾采访获悉,2013年,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工作重点为:首先,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扩大量、深化质;其次,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最后是全面检讨相关法规。

习近平与吴伯雄会晤时也提出,“双方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清醒认识并主动因应形势发展变化,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两岸关系破冰后,五年间两岸贸易和人员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2年,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689.6亿美元,同比上升5.6%。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367.8亿美元,同比上升4.8%;自台湾进口为1321.8亿美元,同比上升5.8%。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229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 28.5亿美元,同比上升30.4%。

截至2012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8001个,实际利用台资570.5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4.5%。

吴伯雄在会晤时认为,“应该珍惜两岸目前的成果,不要倒退”,并声称:“民族内部的内耗是死路。”

显然,构建一个和平的两岸环境已是政治共识,接下来是双方如何在一种“对等”的关系中实现对话。

对于未来的两岸关系,吴伯雄表达了台湾的利益立场:“强化两岸经济关系,希望参与国际活动,促成两岸互设办事处和早日签署换汇协议等7个愿望。”

目前,海峡两岸人民的沟通交流已经实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次的全面互动,不仅政党高层间的互动日益增多,两岸民间交流也进入到白热化时代。

6月15日,第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举行,该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旨,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向台湾民众传达善意的平台,每年都会照例发布新的惠台措施,获得两岸民众认同。

经济观察报记者也注意到,虽然近几年两岸互动加速,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是梦想和现实尚有距离,意识形态的魅影依然在显示它的力量。

这让两岸贸易和人员交流处于某种“不对等”的尴尬境地。

据统计,台湾约有8万家厂商赴陆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美金,但反观大陆来台,才只有8亿多美金。每年中国大陆宣布诸多惠台新举措,包括放宽台湾学生及台湾居民在大陆学习和就业;对台开放大陆的农业市场等。相比之下,台湾却“禁区”诸多,大陆居民在到台湾居住、投资等方面都存在壁垒。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对大陆学生“三限六不”政策尚无松动迹象,这违背了教育的公平原则;大陆新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她们依然在为获得台湾身份而抗争;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无法享受到外资的同等待遇……

今年5月下旬,新上任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在接受台湾《联合报》采访时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总得让点儿利吧!”

2012年2月,台湾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曾呼吁,台湾应更加开放,放弃陈旧的政治偏见和防备心态,扩大陆资到台湾投资,解决两岸投资金额严重“不对等”。

挺陆派

“现在两岸关系确实存在一些不对等的地方,我们一直在呼吁。”台湾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说。乡林集团是他在1975年创办的房地产企业,2005年在台湾挂牌上市,建设开发了多个高档住宅、别墅、写字楼及酒店,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涵碧楼。

赖正镒未来的理想是,10年内在大陆建30座涵碧楼。目前该项目已在大陆5个城市落地。

作为一位行走两岸的台湾企业家,他发现两岸关系尚存在很多“不对等”的地方,无论大陆居民到台湾投资还是居住都受到了很多限制。

这让他萌发了推动修订“投资移民法案”的想法,每年他都要向台湾立法机构提出方案。他说:“这些年我从来没有停过。”“我已经多次与移民局的首长沟通和协调,现在正在修订,希望他们把投资金额的门槛降低,对照他国移民政策,让大陆居民能顺利到台湾投资。”赖正镒说。

他现在的社会身份是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和台湾国际观光工会的总会长,而向政府交提案也是通过这两个身份进行的。

赖正镒提案的依据是:因为经济压力大,中产阶级不敢生育,现在台湾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通过人口流动指标发现,台湾的人口衰退已成趋势。投资移民政策对台湾未来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他认为,由于历史和文化的缘故,两岸人民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这是两岸交流的基础。大陆学生赴台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但是现在台湾教育部门并未给他们公平的教育环境。“别小看了那些到台湾来读书的大陆学生,他们就是中国大陆未来的精英。他们对台湾的看法,决定了大陆和台湾未来的关系。”赖正镒说。

在他看来,台湾在对大陆政策方面显得十分谨慎,是因为台湾的政治格局,他说:“国民党很害怕民进党提出反对意见。台湾政治最大特点就是内耗,这让台湾失去了很多机会。”

“大陆刚开放我就去了,但是由于所在行业受到台湾当局的限制,硬生生地绑住了我们争取机会的手脚。三年前法律才允许我们正式到大陆投资。这项法律也是我去争取的。”他说。

20年前,当他到大陆访问时,北京地价还十分便宜,3年前,他再访北京时发现地价已贵得令人咋舌,大陆新崛起的地产公司规模更是让他深受刺激,可谓“一家比一家大”,曾经资本雄厚的台湾房地产业此时相形见绌,“显得小小的”。

大陆经济的崛起加深了他推动修订“投资移民法案”的决心,他认为,“台湾已经不能再等了”。

“对等”才能“解闷”

近几年,“闷经济”风行台湾,这是经济学界对经济停滞不前、难以突破困境的形象比喻。

2013年第一季度公布数据显示,台湾经济同比增速仅为1.54%,较前一季度下降0.81%,不到原本预测值3.26%的一半,也远低于去年第四季度3.72%的增长率;约占经济总量2/3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4%,不及前一季度的2.5%,也远低于台湾当局预估目标。

这组数据显示,台湾仍然没有走出“闷经济”困境。

这时有学者提出,台湾经济要想“解闷”,就要注重依托大陆市场,深化两岸合作,打造新的成长引擎。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必须做到对陆资、外资采取同等待遇,通过充分开放,做到真正的全球招商,而不是目前这种对陆资另眼看待、处处设限的做法。

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魏启林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讲过台湾的“闷经济”,他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台湾是一个海岛型经济,状态很像日本,现在岛内从政府官员到民间,从现状到经济的战略目标,都看不到未来,这就是闷。现在政府即便做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提出来意见都只是修修补补。”

魏启林说:“台湾的闷经济,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和中国大陆合作,才能恢复到市场的真正状态。”

台湾“经济部”部长张家祝提出促进投资、刺激出口以及加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的经济拉动方案,他认为:“台湾未来要积极拓销大陆市场。”

目前对陆资入台申请,台湾相关部门已经放开了很多。

经济观察报记者在采访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时获悉,台湾当局已经在着手解决目前大陆企业入台的问题,此前很多限制正在解决。“评审会”作为外国商人入台的特设机构会严格依据台湾现行法律对外来投资进行审核。

该委员会代理执行秘书张铭斌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6月30日到2013年4月,“投审会”核准大陆赴台投资共有386件,涉及金额为7.079亿美元。

针对陆资入台的申请,张铭斌说:“几乎没有不核准的,核准率达到98%,不核准的屈指可数。”

“投审会”对投资核准时间也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以前大陆企业入台申请,要等好几个月,现在核准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之内。

“现在8000万台币以下的申请一般都可以直接通过,甚至许多案子两三个星期就可以了。8000万台币以上的申请原则上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张铭斌说。

他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说,大陆在台商务人士关心的健保、劳保和居住证等问题,投审会通过协调“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他同时强调:“好像台湾人到大陆不能很快拥有社保一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

张铭斌说:“目前对陆资投资限制一共有408项,制造业对陆资开放达到90%,服务业达到了50%,未来都会有许多新增的开放项目。”

目前,“投审会”对台湾关键性的产业,例如半导体、面板等有一些限制。有的产业在台湾就已经很饱和了,不希望产业过多破坏市场,例如光伏产业,已经存在产能过剩情况,这种产业在台湾扩产对经济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除此之外,“投审会”也会对大陆投资人的身份进行审查,包括所在企业的背景,如果该企业有垄断性质的就会审查得更严格。

初期,对陆资来台,台湾当局对大陆国有企业有所限制,后来发现这条路“行不通”。

张铭斌说:“我们发现大陆国资企业占有60%以上,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有党支部,高管都是党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思考到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既然要开放陆资来台,就应该对投资没什么限制。”

目前,台湾针对大陆投资的第四波项目即将开放。

台湾皇冠集团董事长汪永雄1987年前往大陆投资,目前已是全球知名箱包品牌。他认为,中国大陆正在努力提高民众收入并扩大内需,这对台湾服务业而言是很大的机会,他现在正在推动大陆和台湾之间产业“互补”。

汪永雄表示:“如果台湾经济要解闷,前提是两岸贸易关系的‘对等’。”

(台湾《旺报》记者韩化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